鄭業(yè)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肝腸疾病屬于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對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1]。在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手術治療。但由于手術作為直接應激源,再加上手術部位的特殊性,易增加多種手術應激反應,從而增加術后疼痛感,會降低患者后續(xù)治療依從性[2]。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耳穴埋籽聯(lián)合穴位貼敷緩解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60例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肛腸疾病手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行肛腸疾病手術治療標準,并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0)觀察組(n=30)。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7.5±10.1)歲,其中混合痔15例、肛瘺9例、嵌頓痔1例、肛裂5例;觀察組男21例、女9例,年齡31-66歲,平均年齡(48.0±11.2)歲,其中混合痔14例、肛瘺9例、嵌頓痔1例、肛裂6例。將兩組患者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相應體征檢查,確診病情后,實施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遵醫(yī)囑給予患者相應的止痛藥,指導用藥方式,排便方式,飲食及康復指導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耳穴埋籽聯(lián)合穴位貼敷護理,對患者耳廓消毒后,將王不留籽貼敷于耳穴,并對其進行按壓,時間為2-3分鐘,以患者出現(xiàn)酸、麻、脹等反應為準,3次/d,兩耳交替進行;穴位貼敷:取大腸腧穴、長強穴位,對其進行貼敷,同時進行心理干預護理,指導患者活動,分散其注意力,以緩解患者疼痛。
1.3 分析指標[3]
分析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緩解程度、止痛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疼痛程度采用VAS量表進行評價,總分10分,0分為無痛、1-3分疼痛為輕度、4-6分疼痛為中度、7-10分疼痛為重度。
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量表進行評價,評分標準:總評分≥85分為非常滿意;總評分70-85分滿意;總評分< 7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采用(±s)表示止痛時間、住院時間,用t檢驗;采用%表示術后疼痛程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用 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術后疼痛緩解程度
觀察組無痛9例、輕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2例、重度疼痛1例,術后疼痛緩解程度90%(27/30);對照組無痛4例、輕度疼痛15例、中度疼痛6例、重度疼痛5例,術后疼痛緩解程度63.3%(19/30),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 =10.981。
2.2 比較止痛時間、住院時間
止痛時間、住院時間對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比較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頭痛頭暈1例、惡心嘔吐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7%(2/30);對照組出現(xiàn)頭痛頭暈4例、惡心嘔吐5例、口腔炎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6.7%(11/30),組間對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 =5.963,P<0.05。
2.4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96.7%(29/30);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80%(24/30),組間對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4.043,P<0.05。
3 討論
肛腸疾病通過手術治療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促使患者身體健康,但由于術后易對肛門及其周圍組織產(chǎn)生損傷,使大量的炎性介質釋放,從而引起感染,再加上肛門周圍神經(jīng)末梢較為復雜,術后對疼痛感敏感度較高[4]。術后麻醉過后,會使患者產(chǎn)生疼痛感。在臨床護理中,常規(guī)西藥止痛藥,雖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藥物不良反應較明顯,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對治療及預后效果產(chǎn)生嚴重影響[5]。
隨著中醫(yī)學的發(fā)展與進步,中醫(yī)認為術后疼痛主要來源于患者機體局部氣血阻滯,導致淤阻不通[6]。而耳部屬于百脈聚集之本,其部位的穴位與全身臟腑經(jīng)絡相通,應用耳穴埋籽法,能有效疏通氣血經(jīng)絡,從而緩解術后疼痛感[7-8]。穴位貼敷是通過人造磁聲對病變部位及其穴位進行針對性干預護理,通過大腸腧穴、長強穴的選擇,針對性緩解軟組織與內臟平滑肌痙攣產(chǎn)生的疼痛感。當兩者聯(lián)合后,可有效增加止痛效果[9-10]。本次研究顯示:術后疼痛緩解程度觀察組90%、對照組63.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6.7%、對照組36.7%,護理滿意度觀察組96.7%、對照組80%,P<0.05。
綜上所述,耳穴埋籽聯(lián)合穴位貼敷緩解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翟柏枝.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11(36): 135-136.
郭飛. 中藥治療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療效觀察[J]. 山西中醫(yī). 2017, 33(2): 49, 53.
浩一竹. 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在肛腸疾病手術后疼痛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6(10): 111-112.
孫麗英,包巨太. 耳穴貼壓治療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療效研究[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6, 19(9): 1337-1339.
廖華蔚. 耳穴埋籽聯(lián)合穴位貼敷緩解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34): 124-126.
沈建. 耳穴埋籽聯(lián)合穴位貼敷緩解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J]. 臨床護理雜志. 2014(2): 20-22.
何云鳳. 肛腸疾病術后病人采用耳穴埋籽聯(lián)合穴位貼敷護理干預對疼痛緩解狀況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16, 14(18): 1875-1877.
黃永琪. 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中醫(yī)治療與護理[J]. 中醫(yī)藥導報. 2010, 16(7): 130-131, 137.
張麗娟. 護理干預對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應用效果[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4(24): 69-70, 78.
杜巖,楊麗麗. 中藥熏洗聯(lián)合亞甲藍對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療效觀察[J]. 陜西中醫(yī). 2017, 38(10): 1451-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