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雪,王 麗,錢偉倫,于志文,王英豪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xué)藥學(xué)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胰島素抵抗是肥胖、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基礎(chǔ)機理,又與線粒體功能的損害密不可分[1]。而線粒體功能與線粒體分裂和融合的形態(tài)和功能改變密切關(guān)聯(lián),當(dāng)線粒體功能損害時,一方面造成能量代謝紊亂,另一方面通過產(chǎn)生過氧化物并激活炎癥等信號途徑產(chǎn)生對胰島素信號的負反饋調(diào)節(jié)等,從而進一步誘發(fā)或加重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白藜蘆醇是一種存在于虎杖、藜蘆、花生、葡萄等天然植物的多酚化合物。十年多來的大量研究證實:白藜蘆醇具有明確的改善胰島素抵抗作用[2]。然而,白藜蘆醇的藥效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尤其是其對線粒體功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guān)研究尚很不足。本研究通過高脂誘導(dǎo)小鼠胰島素抵抗模型,用白藜蘆醇藥物灌胃進行短期干預(yù)后,檢查與肝臟線粒體調(diào)控相關(guān)的信號蛋白表達和線粒體功能等生化指標(biāo),以及肝臟炎癥信號關(guān)鍵蛋白的表達,探討白藜蘆醇是否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線粒體功能和炎癥,起到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效作用。
1.1 實驗動物與試劑 8周齡SPF級雄性C57BL/6J小鼠(許可證號:SCXK滬2013-0018);低脂飼料(4.5%脂肪)、高脂飼料(45%脂肪)均購自廣州省醫(yī)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白藜蘆醇(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Na+K+、Ca++Mg++-ATP 酶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CL顯影液(北京康為世紀(jì)生物科技公司);IKBα、TNF-α、Mfn2、OPA1、Drp1 抗體(美國 Cell Signaling公司);GAPDH抗體(美國Santa Crue公司)。
1.2 實驗儀器和材料Trans-Blot小型電泳及轉(zhuǎn)印槽、轉(zhuǎn)模儀(美國Bio-Rad公司);血糖儀和血糖試紙(上海魚躍醫(yī)療設(shè)備有限公司);ChemiDocXRS化學(xué)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美國Bio-Rad公司)。
2.1 胰島素抵抗模型的建立及藥物干預(yù) 8周齡SPF級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隨機分為低脂對照組(n=10)、高脂模型組(n=20),分別用低脂飼料(4.5%脂肪)和高脂飼料(45%脂肪)喂養(yǎng)。飼喂12周后,通過葡萄糖耐量實驗(IPGTT)檢測胰島素抵抗模型是否成功建立。再將成功的胰島素抵抗模型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n=10)、藥物組(n=10)。 藥物組給予白藜蘆醇50 mg/kg劑量每天灌胃1次,而對照組和模型組按體重給予等量生理鹽水每天灌胃1次,連續(xù)干預(yù)10 d。
2.2 血糖測定 3組小鼠連續(xù)干預(yù)10 d后,禁食12 h,取小鼠尾椎靜脈血檢測空腹血糖。然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1.5 g/kg葡萄糖,分別于 15、30、60 min和120 min尾椎靜脈取血測定血糖。
2.3 組織蛋白樣品制備 3組小鼠禁食12 h后,脊椎脫臼處死,迅速取出小鼠肝臟,放入液氮速凍5 min,置于-80℃冰箱儲存。取50 mg肝臟組織,加入預(yù)冷的細胞蛋白裂解液,在冰上用組織研磨器勻漿,放入離心機內(nèi)14 000 rpm,4℃離心10 min,取上清。BCA試劑盒檢測蛋白濃度,制備蛋白樣品。
2.4 免疫蛋白印跡(Western Blot) 蛋白樣品經(jīng)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轉(zhuǎn)于硝酸纖維素膜上,用5%脫脂牛奶 TBST 室溫封閉 2 h,一抗(1∶1000) 4℃孵育過夜,二抗(1∶2000)稀釋室溫反應(yīng) 2 h,洗脫劑TBST洗滌4次,用ECL顯影曝光并記錄。
2.5 Na+K+、Ca++Mg++-ATP-pase 含量測定 稱取小鼠肝臟組織 30 mg,按重量 /g∶體積 /mL=1∶9 的比例,加入生理鹽水,冰上組織研磨器勻漿,3 000轉(zhuǎn)/min,離心10 min,取上清,BCA試劑盒檢測蛋白濃度。 根據(jù) Na+K+、Ca++Mg++-ATP 酶測試盒說明書操作。
2.6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數(shù)據(jù)使用軟件SPSS20.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屬正態(tài)分布以(x±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
3.1 白藜蘆醇緩解高脂誘導(dǎo)胰島素抵抗的糖耐量異常 高脂飼料喂養(yǎng)12周后,模型組小鼠糖耐量明顯損害,見圖1;白藜蘆醇藥物干預(yù)10 d后,藥物組小鼠血糖明顯低于模型組,見圖2。白藜蘆醇明顯改善高脂誘導(dǎo)的胰島素抵抗。
圖1 高脂飼料造模12周后糖耐量實驗結(jié)果圖
圖2 白藜蘆醇緩解胰島素抵抗小鼠糖耐量異常
3.2 白藜蘆醇抑制高脂造成的肝臟線粒體形態(tài)調(diào)控蛋白和功能異常 在小鼠肝臟組織中,白藜蘆醇促進線粒體融合蛋白 Mitof Usin2(Mfn2)、Optic Atroploy1(OPA1)表達,抑制線粒體促分裂蛋白Dyaminrelated Protein1(Drp1)的表達,見圖3。模型組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肝臟中 Ca++Mg++、Na+K+ATP-pase含量明顯降低,而藥物組可以明顯逆轉(zhuǎn)這一現(xiàn)象,增加 Ca++Mg++、Na+K+ATP-pase含量。見圖4~5。
圖3 3組小鼠肝臟線粒體形態(tài)調(diào)控蛋白信號變化圖
圖4 3組小鼠肝臟線粒體調(diào)控蛋白密度統(tǒng)計圖
圖5 3組小鼠肝臟ATP酶活性含量圖
3.3 白藜蘆醇明顯抑制肝臟的炎癥信號及相關(guān)因子 白藜蘆醇可以明顯增加小鼠肝臟組織中NF-kB的抑制性蛋白IκBα的表達,相應(yīng)地減少腫瘤壞死因子(TNF-α)蛋白的表達。見圖6~7。
圖6 3組小鼠肝臟炎癥信號蛋白變化圖
圖7 3組小鼠肝臟炎癥信號蛋白密度統(tǒng)計圖
線粒體作為能量代謝的最重要細胞器,近年相關(guān)研究的重要進展之一是線粒體分裂和融合的線粒體形態(tài)變化與線粒體功能密切相關(guān)。前期研究證實線粒體調(diào)控的幾種關(guān)鍵蛋白,即Mitofusin 1(Mfn1)、Mfn2和OPA1在高脂模型小鼠肝臟均受到抑制[3],相反,線粒體促分裂蛋白 Drp1明顯升高,這一結(jié)果與已有的報告結(jié)果一致[4],并提示在高脂胰島素抵抗情況下,抑制了線粒體融合。本研究進一步表明:白藜蘆醇短期干預(yù)則可明顯緩解和逆轉(zhuǎn)高脂造成的這些線粒體調(diào)控蛋白的異常,線粒體ATP-pase的檢測結(jié)果也支持白藜蘆醇干預(yù)可以緩解高脂飼喂造成的小鼠肝臟線粒體功能障礙。
在線粒體功能障礙時,一方面其正常產(chǎn)能作用損害,另一方面線粒體產(chǎn)生的過氧化物增加[5],線粒體可以改變氧化還原平衡狀態(tài),激活炎性信號蛋白[6]。另外,線粒體與NF-κB炎性信號通路之間也有密切的對話,通過激活炎癥起到抑制胰島素信號傳導(dǎo)和功能作用[7]。本研究證實,白藜蘆醇可以抑制高脂造成的 IκBα降低并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炎性因子的表達。
參考文獻:
[1] 時麗麗,張莉,譚初兵,等.線粒體功能損傷與胰島素抵抗[J].中國藥理學(xué)通報,2012,28(11):1481-1486.
[2] 陳莉,陳冠軍,陳兵,等.白藜蘆醇改善高脂血癥小鼠脂肪組織胰島素抵抗的機制探討[J].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2014,49(8):1104-1109.
[3] LIU K,ZHOU R,WANG B,et al.Effect of resveratrol on glucose control and insulin sensitivity:a meta-analysis of 1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4,99(6):1510-1519.
[4] KRUSE M,SEKI Y,VUGUIN P M,et al.High-fat intake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exacerbates high-fat diet-indulced complications in male offspring in mice [J].Endocrinology,2013,54(10):3565-3576.
[5] LANG A,ANAND R,ALTINOLUKHAMBUCHEN S,et al.SIRT4 interacts with OPA1 and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and mitophagy [J].Aging,2017,9(10):2163.
[6] ASADI S,MORADI M N,KHYRIPOUR N,et al.Resveratrol Attenuates Copper and Zinc Homeostasis and Ameliorates Oxidative Stress in Type 2 Diabetic Rats [J].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17,177(1):132-138.
[7] FENG J,LIU S,MA S,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resveratrol o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regulation of SIRT1-NF-κB signaling pathway [J].生物化學(xué)與生物物理學(xué)報(英文),2014,46(12):1024-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