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楊
摘 要 大學生的信仰與價值觀,對我國未來發(fā)展影響深遠,高校作為社會育人的重要場所必須要承擔起傳承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信仰的職責,以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宏偉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中必須深入融合馬克思主義思想,以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標準,提升思想政治以及意識形態(tài)教育中的馬克思信仰以及方法論教育,以信仰奠定我國未來社會發(fā)展道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需要將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與信仰教育融為一體,在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基礎上,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升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深刻理解與高度認可。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方法論教育 信仰教育
中圖分類號:D641文獻標識碼:A
1高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推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高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學中,必須要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精神的實質內涵,使得學生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信仰,從而堅定維護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必須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以及價值觀念等入手,依托于一定的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xiàn)科學信仰教育,培育大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學生的精神支柱以及行動指南,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肅清外來文化及不良思想的影響,構建符合當代大學生精神需求的環(huán)境,奠定“中國夢”的實現(xiàn)基礎。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學是指導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能力以及思想境界。
因此,基于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以及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相輔相成關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要形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育模式,奠定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理論基礎,制定符合大學生精神及思想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從教育教學方式、課程體系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多方面入手,聚焦于學生個體生活體驗,以馬克思主義為精神羅盤,啟發(fā)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世界,并以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為目標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以及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中存在的認識觀念、思想意識方面的問題,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方法論入手,使得學生能夠站在理性視角規(guī)范世界,以信仰規(guī)范行為,深入融合知識與信仰,改進大學生思想現(xiàn)狀以及觀念誤區(qū)。
2高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與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以及信仰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方法論教育的目的是解決大學生理解難等問題,以方法論教育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同程度。新時代高校信仰教育必須要充分凸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解決當代大學生信仰缺失以及思想多元化、多樣化導致的不良風氣橫行等問題,塑造具有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1將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作為核心
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以及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相輔相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將兩者作為核心,以培養(yǎng)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為最終目標,從教育教學、學生管理、黨建黨務等多方面展開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構建一套適合高校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長效機制。嚴抓黨政,實現(xiàn)全方位、全過程育人,聯(lián)合家庭以及社會共同構建馬克思主義教育體系,從大學生生活、思想、學習等方方面面落實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融入到大學生文化、思想教育之中。在思政課堂中以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為主要內容,課外聯(lián)合社會各界強化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以課內方法論促進課外信仰教育,發(fā)揮高校文化育人、立德樹人的教育職責,形成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的思政教育機制。
2.2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模式
大學生信仰教育主要是通過家庭、社會以及學校,實現(xiàn)三者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并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低下的問題,增強高校馬克思主義教學功能性。整合地方教育資源以及高校教育方針,聯(lián)合家庭、社會構建全方位教育模式,充分挖掘網絡、媒體等教育資源,從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中拓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手段與方法,構建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和方法論教育的在線教育平臺,在高校選修課網站中設置關于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以及方法論教育課程,改進信息交流手段以構建網絡教育模式,利用新媒體的影響力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實效性;高校也可在網絡環(huán)境中,聯(lián)合互聯(lián)網與新媒體平臺構建起抵制外來不良思想、文化及風氣的圍墻,為學生構建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環(huán)境,避免網絡不良輿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沖擊,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全面塑造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3結語
近年來由于西方思潮以及非馬克思主義觀點通過互聯(lián)網、新媒體等傳播渠道對大學生思想產生重大影響,為鞏固馬克思主義思想在高校信仰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必須要強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提升思政教師隊伍素質、改變思政教育質量,建立健全馬克思主義信仰長效教育機制,達到讓學生形成掌握利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自覺行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參考文獻
[1] 王大鵬.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與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結合[J].鄂州大學學報,2014(11):15-17.
[2] 靳玉軍,陳亮.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方法論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03):111-113.
[3] 陸攀,高巍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與思考——以安徽省7所高校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 2017, 19(01):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