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正式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原油期貨將以人民幣計價結算,也是我國首個向境外投資者全面開放的期貨品種。與世界上現有的兩大原油期貨(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相比,中國原油期貨交易的不同主要集中在交易品種、計價方式、漲跌停幅度、交易時間等方面,其中交易品種的差異是最主要的不同:現有兩大原油交易的是輕質低硫原油,而中國原油期貨市場選擇了占全球產量44%的中質含硫原油作為交易標的。
有媒體評論認為,從國際影響來說,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將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隨著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也有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當前中國謀求全球原油定價權具有劃時代意義。從國內影響來說,企業(yè)可以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同時把寶貴的投資者資源留在國內,也可實現市場優(yōu)化石油資源配置,更好地反映國內供求關系,進而實現服務好實體經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