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支撐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靈魂,只有在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一路前行。偉大的延安精神,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主要內容;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一種精神、一種傳統(tǒng),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優(yōu)良作風和風范。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豐富滋養(yǎng),成為凝聚人心、戰(zhàn)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從研究延安精神的內涵入手,進一步深刻了解延安精神的本質所在,可以為當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動力。
[關鍵詞]延安精神;內涵;時代價值
[作者簡介]王潔(1993-),女,漢族,山西省陽泉市人,太原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圖分類號] D2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8)03-0023-02
延安精神是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分子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yè)的不懈奮斗中,在陜北延安極其艱苦的環(huán)境下,所體現出來的理想信念、精神風貌、思想品德、工作與生活作風的精華和結晶。延安精神是集全黨智慧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政治品格、精神氣質和道德風范,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黨的宗旨和性質的集中體現,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的集中體現,具有著重大的時代價值。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克服嚴重的經濟困難,所形成思想精神和品德風貌。它是對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革命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同時又融合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升華到了一個全新的精神境界。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延安精神結合新的歷史任務和時代精神在不斷與時俱進,形成了符合時代特征,又具有原始本質的精神內核。
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靈魂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它首先是毛澤東于1938年3月5日給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同學會成立紀念的題詞中提出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從某種意義上講,延安精神與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有著密切的聯系。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艱苦樸素構成了延安精神的核心。這個核心又涵蓋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具體表現為: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同心同德、顧全大局、團結奮斗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勤儉節(jié)約、勵精圖治、無私奉獻的精神,先人后己、不怕犧牲、頑強奮斗的精神等。
延安精神作為一種特殊時段的產物,在戰(zhàn)爭年代有著其存在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它作為歷史的產物和時代的產物,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特有的國情和地域的基礎上產生的,具有自己獨特的理論思維。延安精神就其形態(tài)來說,它不是一個理論體系,它是一種人生觀、倫理觀,又是一種工作作風、敬業(yè)精神。新時期,延安精神并沒有過時,仍然有著其特殊的指導意義。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內核
延安精神中最本質的東西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既是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時期,也是中國各族人民長時期地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艱難困苦時期。服務人民與報效祖國密不可分,報效祖國的過程,就是明確和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過程。毛澤東在1943年發(fā)表的《中共中央為抗戰(zhàn)六周年紀念宣言》中說到:“共產黨員是一種特別的人,他們完全不謀私利,而只為民族與人民求福利。他們生根于人民之中,他們是人民的兒子,又是人民的教師,他們每時每刻地總是警戒不要脫離群眾,他們不論遇著何事,總是以群眾的利益為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因此他們就能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這就是他們的事業(yè)必然獲得勝利的根據。”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策略的制定,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濟綱領、政治綱領和文化綱領的確立;無論是大生產運動的開展,還是精兵簡政意見的采納;無論是雙擁運動的興起,還是“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方向的堅持,無不充分反映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服務人民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延安精神就是在服務人民的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
(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延安精神產生的動力
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這是唯物史觀的一個根本特點,同時也是延安時期關于民主思想的哲學依據和動力源泉。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唯心主義英雄史觀一直占據統(tǒng)治地位。它片面夸大極少數杰出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否認廣大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力量。與唯心史觀抽象夸大少數歷史人物的歷史作用、貶低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相反,延安精神所彰顯的民主則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出發(fā),反對英雄史觀,堅持群眾史觀,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真正動力,是社會變革的主體和決定力量。
首先,人民群眾是經濟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構成了延安精神產生的物質動力。其次,人民群眾是文化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構成了延安精神的思想動力。最后,人民群眾是歷史變革的決定力量構成了延安精神產生的群眾動力。總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不僅從哲學上徹底扭轉了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歷史的唯心史觀,而且開創(chuàng)了一種嶄新的唯物主義世界歷史觀。
延安精神之所以能受到人民的推崇,其根本邏輯起點就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將人民群眾看作是社會經濟財富、文化財富和社會歷史變革的物質動力、思想動力和群眾動力,從而提出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政治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思想,深刻體現了延安精神“以人為本”的價值內涵。
延安時期,毛澤東明確提出“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可能得到起碼的知識?!辈⑶腋叨荣潛P“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為延安精神提供了發(fā)展動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時代的影響更為突出。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基本出發(fā)點就是對歷史時代的正確認識,因此離開了對所處時代和時代主題特征的正確認識來評價延安精神的價值就會失去方向感。只有當延安精神在宏觀總體上符合時代主題和時代特征,能夠指導中國發(fā)展實踐,促進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時,延安精神才具有時代價值。
然而,不難看到,延安精神具有重大的時代價值。延安精神以其博大的內涵,成為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服務人民的傳家寶。時至今日,延安精神仍然沒有過時,其對今天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現實的啟迪作用。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定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延安精神既有民族性也有時代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們的生活,一方面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精神的一種升華,另一方面又符合現階段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是現代文明在中國的具體體現,是時代精神在中國的高度凝結。
延安精神所體現的民族特色啟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塑造又必須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愛國主義是一面高揚的旗幟,是凝聚人們力量的精神支柱,愛國主義在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各族人民有著光榮的愛國傳統(tǒng),延安時期的愛國主義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超越了以前愛國主義的局限性,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做了最好的詮釋。
延安精神所具有的鮮明時代特征也同樣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大力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延安精神并不是固步自封、閉門造車出來的,而是在吸納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并與馬克思主義現代文明相融合而產生的,那個時代具有鮮明的時代創(chuàng)新的特點。延安時代是一個激情勃發(fā)的時代,是一個思想創(chuàng)新的時代。經過延安精神的鋪墊,為最終奪取全國勝利打下了堅持的基礎。延安時代又是一個全面開放的時代,放眼世界,使延安成為博采眾長之地,為共和國的建立做好了各個方面的準備。
今天,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中,積極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可以更好地適應世界飛速發(fā)展的新形勢,從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
結語:延安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永恒的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不是定格于延安時代,而是與時俱進的。直到今天,延安精神依然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大力弘揚延安精神,深刻領悟延安精神的思想內涵,汲取延安精神的精神給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李世軍.毛澤東與延安精神[J].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社版),1997(4).
[2]吳楓.中華思想寶庫[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郭必選.延安精神論綱[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紅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