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是從什么時候投身公益的?
孔維(以下簡稱孔):公益對我來說是家教使然。小時候,媽媽牽著我的手買菜,只要看到帶著孩子賣菜的,她一定會買。媽媽說,早一點把菜賣完,人家就可以帶著孩子回家了。在父母的影響下,做公益對我來說是順其自然的事情。2001年,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白血病患兒求助的新聞,內(nèi)心很受觸動,便電話聯(lián)系上患兒的媽媽。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后,我決定伸出援手。盡管那時我剛大學畢業(yè),沒錢沒名氣,但經(jīng)過努力,我成功為患兒籌到10萬元醫(yī)療費。這件事對我是個莫大的鼓勵。大學畢業(yè)后,我一直在做公益,包括微博打拐、貧困兒童免費午餐,我都是志愿者。后來,我做過很多救助貧困兒童的事情。我對孩子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做了媽媽后更是如此。
記:是什么觸動您專職做公益的呢?
孔:2012年11月16日,貴州省畢節(jié)市5名留守兒童鉆進垃圾箱取暖時,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這件事揪痛了我的心。我從小在貴陽市長大,這件事發(fā)生后,我總想為家鄉(xiāng)的留守兒童做點事情。為此,我專門到貴州的一些鄉(xiāng)村調(diào)研,接觸留守兒童越多,我越發(fā)感受到,相比物質(zhì)的匱乏,那些孩子其實更缺少陪伴和心靈的呵護。實地調(diào)研過程中,我走訪了許多山村小學,看到由于條件艱苦、待遇低,鄉(xiāng)村教師人才緊缺,很多學校只能開設基本的語文和數(shù)學課程,孩子們從來沒有上過體育課,沒有畫過畫,有的可能小學都要畢業(yè)了還不會唱國歌。這些孩子百分之八十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學校幾乎是他們唯一獲得教育和情感疏導的地方。經(jīng)過調(diào)研和論證后,2013年,我發(fā)起成立了“傳夢公益基金”,面向貴州、云南等貧困地區(qū)推動鄉(xiāng)村資教工程,通過培訓為鄉(xiāng)村學校輸送音樂、體育、美術(shù)等專業(yè)老師。
記:資教工程招聘的老師素質(zhì)如何?
孔:我們在貴州招的最早一批師資可能差一些,當時招聘途徑也沒有那么好,只能在電線桿上貼廣告。后來經(jīng)過努力,師資這一塊越來越好,在云南招的英語老師,最好的口語過八級,美術(shù)老師有以前專門在公司里做美術(shù)設計的。2017年,資教工程走進貴陽學院、貴州師范大學、六盤水師范學院等高校進行宣講,招的老師都是科班出身,試講之后就能直接上崗。
記:資教老師很受當?shù)貛熒鷼g迎吧?
孔:資教老師未派駐時,山區(qū)學校的課程只有語文和數(shù)學,當?shù)乩蠋焻s擔心我們提供的音樂、體育、英語這些副課會占主課的時間,讓孩子們原本就不好的成績進一步下滑。但一年之后的成果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學生成績不僅沒有下滑,反而整體上升了51.7%??梢哉f,我們的資教老師激活了一潭死水。事實證明,年輕化的資教老師在實行更專業(yè)化教學的同時,還能激勵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資教老師的作用不但表現(xiàn)在教學上,他們還利用周末課余時間上山下鄉(xiāng)給鄉(xiāng)村留守兒童洗頭、剪指甲、輔導功課,陪孩子們做游戲,鼓勵他們前行,給予他們溫柔的陪伴,讓夢想、信心與愛重回他們的內(nèi)心。
記: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孔:我們所找的資教學校都是最偏遠最破舊的學校。貴州省晴隆縣大田鄉(xiāng)蛇坡小學是資教工程04號教學點,縣教育局曾經(jīng)派了4名公辦教師,但不到半年4個年輕人都辭職離開了。他們覺得這地方太貧困,沒有他們想要的生活,寧愿不要公職,也不愿在這樣的地方教學。2014年,資教工程來到這里時,整個學校只有30多名學生。我們的老師來了以后,盤活了當?shù)氐慕逃Y源,如今學校的學生數(shù)量已經(jīng)翻了3倍。學校希望我們再補充一些老師,就可以開設四年級的課程了,這樣的成績讓我更加堅定了信心。
記:您在陌生領(lǐng)域開疆拓土,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孔:最大的困難是沒有錢。這幾年我忙于公益,演藝事業(yè)沒什么進展。因此,我籌款只能厚著臉皮求朋友幫忙。朋友基于對我的信任,把我推薦給其他朋友。后來,我們有了眾籌的資質(zhì),在騰訊網(wǎng)也經(jīng)常上項目。2015年的99公益日我們募到了100多萬元,騰訊又跟捐了100多萬元。我有一個認識,如果項目夠好,不用擔心籌款。但項目好,還得宣傳推廣。我們的宣傳冊做得很漂亮,為了省錢都是找朋友幫忙免費做的。
記:籌款過程中您遭受過誤解嗎?
孔:當然,還不少呢!曾不止一個人問我:“你不是明星嗎?你不是有很多明星朋友嗎?怎么會沒錢呢?”對于這樣的誤解,我只能苦笑。其實演員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光鮮,反而是一個被動的職業(yè),有戲拍才有錢拿。有一次,我找一個演員朋友捐款,對方熱心公益,曾經(jīng)為我捐過20萬元。但那一次接到我的電話后她有些為難,對我說:“孔維,我知道你的難處,可我已經(jīng)半年多沒拍戲了。”對她的難處我表示理解,不過那位朋友最后還是捐了2萬元。不少演員朋友私下給我捐款都拒絕做公示,因為他們害怕公示出來會被人說捐得太少。
記:事情之所以做起來難,是因為很多事情需要您親力親為吧?
孔:你說得太對了,包括我們的老師和孩子從外地來北京,機票都是我來訂。因為我們的錢是專項基金,從一開始我就告訴自己不能碰錢,但是每一分錢我都要做監(jiān)管,要簽字才能拿出去。我們的老師要訂機票,公益機構(gòu)不可能讓你先拿錢來花,只能由我來墊付。2017年1月,我號召黃曉明、陳坤等12位明星做了一個月的推廣。這件事對我來說也有壓力,因為我要親自跟他們的經(jīng)紀人溝通。他們的經(jīng)紀人看到我的微信,都有些疑惑地問:“孔維姐,是本尊嗎?”我說:“是的?!彼麄兌加行┎幌嘈拧C磕?9公益日我都捧著幾個手機從早忙到晚,在20多個群里拉票,然后把鏈接轉(zhuǎn)到群里,讓人家捐錢。等人家捐了款我還得去感謝人家。一天下來,我累癱了,嗓子也啞了。
記:您手下也有團隊,沒必要這么辛苦自己吧?
孔:我最頭疼的就是人手不夠,團隊全職成員多的時候只有4個,少的時候兩三個。留不住人的原因是工資太低,買不起社保。每一次團隊有人離開,我都會想,這個項目是不是要完蛋了。有一次,我跟熟悉的朋友說,如果有哪個企業(yè)站出來說,孔維,你的團隊我給你養(yǎng)著,那我簡直要給他跪下了。曾經(jīng)有段時間,我每隔幾天都會問財務,賬戶上還剩多少錢,能支撐幾個月。最難的一次,我自己的銀行卡里只剩下10萬元,我拿出8萬元補貼到了項目款中。好在這些年項目做出一些成績,有企業(yè)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2017年,一汽大眾認捐了5所資教學校,加上2016年99公益日籌到的300多萬元善款,算是讓我松了一口氣。
記:目前,你們的資教工程進展怎么樣?
孔:進展讓我挺滿意。2017年資教工程新招的50名老師,國家全部給予西部志愿者的身份,其中還有10個名額帶薪,3000多元的基礎(chǔ)工資由國家出。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整個項目得到社會認可,也是資教老師得到社會認可,讓他們更有榮譽感了。另外,資教工程還和北京師范大學合作,準備開發(fā)一套鄉(xiāng)村教育課程,并多次把一線教育專家請到資教工程的學校講課。2017年,傳夢公益基金在貴州發(fā)起了“資教工程—百校計劃”項目,將在全省再建100所資教工程項目學校,計劃5年內(nèi)完成,屆時將有2萬多名學生受益。
記:您把那么多的時間都用在公益上,還有時間拍戲嗎?
孔:傳夢基金成立后,我就很少拍戲了,起初是沒有精力,再后來,感覺那個圈子似乎把我遺忘了。做項目的過程中,我越來越遺憾自己不是一線明星,沒有錢,也不能給項目帶來關(guān)注度和影響力。如果是一線明星,我就不會做得那么艱難了。有段時間資金比較緊張,我去辦公室,團隊里的小姑娘開玩笑說:“孔維姐,你不用來辦公室了,趕緊去拍戲掙錢吧!”對此,我只有苦笑。起初做慈善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把演藝工作停掉。真正投入進去我才體會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演員這個工作更需要全身心投入。我在拍公益宣傳片的時候,發(fā)現(xiàn)鏡頭里的我聲音啞了,臉是浮腫的,我覺得自己太需要休息調(diào)整了。
記:做公益這幾年,您有沒有拍戲的經(jīng)歷呢?
孔:有過幾次苦澀的經(jīng)歷。一次,我加盟一個劇組,戲剛開拍一天,還剩兩場沒有拍,劇組就通知我第二天換人。我的經(jīng)紀公司堅持要個說法,最后得到的反饋是:我狀態(tài)實在太差,太疲憊了。對方的說法我也認可,那段時間正是我在項目上奔波操勞的日子,白天去學??春⒆?,和老師聊天,跟當?shù)卣畬?,晚上回到住處還得跟團隊開會。資教工程宣傳片正是那段時間拍攝的,鏡頭里的我蓬頭垢面,精神狀態(tài)非常不好。另一部戲要找我,最后我也沒有接成。那部戲拍攝時間在五六月份,正是資教工程每年招聘老師的時間段,我必須去宣講會,到現(xiàn)場面試老師。我把自己的時間表交給劇組,人家本來定了我,一看我的行程,就放棄了,理由是:你沒那么紅,戲本來也不多,還那么多事兒。2016年,一個大餡兒餅砸到我頭上:由邵曉黎導演的電影《我的寵物是大象》找我當主演,和香港演員劉青云搭戲。2017年影片上映后反響不錯,讓我得到了些許安慰。我相信,如果給我機會,我還會回來的,我對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從來沒有懷疑過。
記:做慈善這么難,讓您堅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孔:能堅持到今天,是因為有許多讓我感動的事情激勵著我。2016年6月,一對兄妹跟著資教老師一起來北京過兒童節(jié),吃飯的時候,那個叫陳清爽的孩子,和我隔著幾個桌子,七拐八拐地跑過來,拿著一個冰淇淋舉到我面前說:“孔媽媽,你先吃!”我想起第一次見他的樣子,當場就流淚了。還有一件事就是2017年元旦前,我?guī)е?0多個孩子參加《天下貴州人》節(jié)目演出。我答應晚上請大家吃冰淇淋,下榻的酒店得知我們做的是公益項目,孩子們是從大山里來的,晚餐時給每個孩子的碗里都加了一個冰淇淋球。團隊工作人員跑來跟我說起這件事,我感動得流淚了。還有就是資教工程北京辦公室的房東知道了我做的事情后,主動給我們換了一間大房子,并減免了部分房租。房東說:“你們是令人敬佩的人,我被你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感動了!”此類事情很多,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是我能堅持下去的理由。
記:現(xiàn)在您還要負責兒子的教育,會感覺特別累嗎?
孔: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有時間我一定會多陪陪兒子。有一年夏天,兒子參加夏令營,因為有話劇要演,為了陪他,我在北京人藝跑來跑去請假。領(lǐng)導看我可憐,就準了假。兒子3歲那年,我?guī)еベF州項目學校,第一次在那兒看到活豬,他撿什么都喂那頭豬,回北京后還經(jīng)常問我那頭豬怎么樣了。兒子在貴州還認識了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他們成了好朋友。第二次我要去貴州,兒子開始畫畫,讓我教他寫那個孩子的名字,然后找玩具要送給那個孩子。一開始他找了個自己最不喜歡的玩具,我說:“要送就送最好的,如果你都不喜歡,憑什么要求別人喜歡?”最后,兒子決定送個大的玩具。后來,帶兒子參加資教工程的次數(shù)多了,他也學會了與人分享。在北京參加資教工程的活動時,兒子會特別自豪地跟別人說:“這是我媽媽做的!”兒子在一所國際學校上小學,三年級那年,老師告訴我,學校有個小朋友患白血病,兒子和兩個小朋友承擔了為患病小朋友發(fā)動捐款的任務,并為這次任務取名“愛心行動”。最終,他們一共籌了2200多元錢。這點錢對成年人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于3個孩子來說,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兒子8歲就開始立項做慈善,而且還把事情做成了,這也是兒子受家庭潛移默化影響的結(jié)果,我為他感到驕傲!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