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皖北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快速轉變,人們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較于其他科室,由于兒科內患兒疾病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等主要特點,加之患兒的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在對其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患兒家屬的積極參與方可實現對患兒的有效護理[1]。家庭中心式護理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臨床護理模式,其主要是指以患兒的家庭為中心,在尊重患兒選擇權的基礎上,提高家庭成員與患兒之間的協同作用,以此來實現對患兒的有效護理。然而,由于家庭中心式護理在我國的起步相對較晚,導致其并未在臨床中得以廣泛應用?;诖耍狙芯侩S機選取12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針對家庭中心式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期望以此實現家庭中心式護理在臨床中的廣泛推廣,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院內兒科收治的12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在患兒及其家屬知情同意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干預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4.57±1.86)歲;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4.86±2.23)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密切監(jiān)測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并對患兒予以營養(yǎng)支持和心理護理,做好對患兒的出院指導。
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家庭中心式護理模式,護理方法為:(1)制定家庭中心式護理的護理制度: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崗位職責分配制度,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全面管理,通過對其進行系統(tǒng)性的培訓和考核,提高護理人員對家庭中心式護理的重視程度,并共同為患兒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了解患兒生理及心理的基本需求;(2)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針對患兒家屬給予“一對一”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家庭中心式護理的護理價值及方法,同時使其了解與患兒病情相關的疾病知識,了解疾病的具體護理和治療方法,提高患兒家屬在患兒護理中的積極參與度,提高臨床護理質量;(3)設立家庭式病房:于病區(qū)內設立專門的護士站,使患兒及其家屬隨時可以與護理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安全感,并為患兒營造一個良好、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如在病房內布置患兒喜歡的貼畫等,或在兒童節(jié)等節(jié)日為患兒準備小禮物,使患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4)對癥護理:針對患兒臨床癥狀的不同,在患兒家屬的積極配合和參與下,對其實施相應的對癥護理模式,如針對出現疼痛癥狀的患兒,可以提高家屬對患兒的關懷,并告知患兒家屬疼痛的處理方式,確保在患兒疼痛時,患兒家屬可以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并通過安撫或講故事等方式,緩解患兒的疼痛癥狀。
分別記錄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并利用院內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針對兩組患兒家屬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護理態(tài)度、技巧、健康教育及護理行為等,根據調查結果的不同,將其分為:①十分滿意;②滿意;③一般滿意;④不滿意??倽M意度=十分滿意度+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平均住院時間為(5.13±1.29)d,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75±2.58)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534,P<0.05)。
干預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近年來,隨著兒童疾病發(fā)病率的不斷升高,兒科內的患兒人數也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發(fā)展趨勢。家庭作為人體社會化的核心場所,同時也是個體的主要支撐來源。相較于其他患者,由于小兒的生長發(fā)育尚未成熟,從而導致其對人或事物的理解能力也相對較低,傳統(tǒng)臨床護理中,多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患兒進行護理,但這不僅無法滿足患兒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時也是目前導致護患糾紛的主要因素[2]。因此,臨床中在對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必須與成人患者進行區(qū)分,對其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模式,才能為患兒的身體健康恢復產生積極的影響。
家庭中心式護理是由美國研究學者于1972年所提出的臨床護理模式,其認為患者并非一個孤單的個體,因此在對其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家屬,并動員其家屬參與到護理過程當中[3]。大量臨床經驗表明,通過家庭中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有效應用,不僅使護理人員可以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盡量滿足患兒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時也可以提高患兒家屬的護理參與度,增進其與患兒之間的情感交流,為維護家庭和諧,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4]。目前,家庭中心式護理在日本、美國以及以色列等諸多國家的臨床護理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本研究在對家庭中心式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時,發(fā)現干預組的住院時間為(5.13±1.2)d,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干預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P<0.05),進一步說明家庭中心式護理可有效應用于兒科的臨床護理中,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家庭中心式護理模式可有效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提高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有利于患兒的身體健康恢復,宜廣泛應用和推廣。
[1] 馬麗詠,張秀團.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應用于兒科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6,6(9):308-309.
[2] 蔣華杰,陳培佩,何紅芬.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科護理模式實施效果[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6,31(24):156-157.
[3] 王 琳,翟曉楠,馬新影.以家庭為中心兒科護理模式創(chuàng)建與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8(6):289-290.
[4] 張 萍.以家庭為中心的教育干預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6,11(1):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