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婷,楊晶珍,李梅,江美嬌
(贛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江西 贛州 341000)
宮腔粘連綜合征是指子宮內壁粘連,導致宮腔閉塞,從而引起痛經、月經量過少、閉經及不孕等一系列癥狀,是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1-2]。宮腔鏡電切術是臨床治療疾病較為常用的手術方法,可有效恢復宮腔形態(tài),但術后再粘連發(fā)生率較高,從而導致患者二次治療,嚴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有效的預防術后再粘連迫在眉睫[3-4]?;诖耍狙芯窟x擇本院收治的92例宮腔粘連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實施術后宮內置入節(jié)育器和術后宮內置入充水球囊,比較兩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擇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宮腔粘連患者,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將所有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6例,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30.58±5.24)歲;經產婦27例,未產婦19例;輕度粘連30例,重度粘連16例。對照組46例,年齡23~42歲,平均年齡(30.62±5.30)歲;經產婦29例,未產婦17例;輕度粘連28例,重度粘連18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對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宮腔鏡檢查確診為宮腔粘連;②無精神疾病,無溝通障礙;③患者自愿加入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無凝血功能障礙。
1.2.1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腎、心、臟等重要臟器疾病;②有凝血功能障礙;③不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④有手術禁忌證。
1.3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宮腔鏡電切術治療:術前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檢查,在其經期干凈1周內進行手術,術前2~4 h宮頸放置海藻棒擴張宮頸,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使用擴宮棒將宮頸逐漸擴張至10 mm,在宮腔鏡下辨別宮腔粘連程度、部位及類型,使用德國生產的STORZ宮腔電切鏡或美國生產的STRYKER宮腔電切鏡,采用針狀電極規(guī)范化的將粘連組織切開,分離后雙側輸卵管開口清晰可見、宮腔大小、形狀正常。對于重度粘連的患者分次進行分離,聯(lián)合超聲引導操作,最大程度減輕子宮損傷。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分離成功后根據(jù)對照組患者宮腔大小,在宮腔內置入節(jié)育器,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根據(jù)其粘連治療實際情況行取環(huán)手術;觀察組患者術后在宮腔內放置充水球囊,注入3.5 ml生理鹽水在球囊內,外端與宮腔引流袋相連接,1周后將球囊取出。兩組患者術后均予以人工周期治療,給予患者戊酸雌二醇片(補佳樂,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規(guī)格:1 mg×21 s)口服治療,2 mg/BID,連續(xù)治療3周;術后2周后開始加服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100 mg/BID,連續(xù)服用10 d,連續(xù)治療3個月。
1.4評價指標治療3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痛經、閉經等癥狀基本消失,經宮腔鏡檢查宮腔形狀完好,雙側輸卵管開口清晰可見;有效:臨床痛經、閉經等癥狀顯著改善,經宮腔鏡檢查宮腔形狀顯著改善;無效:臨床痛經、閉經等癥狀無明顯改善??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在治療3個月后,在患者非經期的狀態(tài)下行宮腔鏡檢查,觀察記錄宮腔情況,通過詢問患者月經恢復情況;隨訪1年記錄兩組妊娠率。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更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宮腔形態(tài)及月經恢復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宮腔形狀恢復情況及月經恢復情況更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宮腔形態(tài)及月經恢復情況[n(%)]
2.3兩組患者妊娠率比較隨訪1年后,兩組患者妊娠率相比,觀察組妊娠率略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妊娠率對比
隨著清宮術、人工流產術的增加,宮腔粘連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fā)展,嚴重危害女性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將宮腔鏡電切術作為治療和診斷宮腔粘連的“金標準”[5-6]。通過微創(chuàng)手法分離粘連組織,最大程度保留殘留內膜,術后給予人工周期治療,從而促進子宮內膜增長,改善患者宮腔形狀及月經量,但對已經破損的修復效果不理想,術后再粘連常有發(fā)生,降低治療效果[7]。因此,促進子宮內膜恢復的關鍵在于術后如何有效的預防再粘連。
目前宮腔鏡電切術術后放置節(jié)育器聯(lián)合人工周期治療是較為常用的方法,但由于節(jié)育器的面積較小,不能將宮腔完全的分離,從而易引起節(jié)育器前、后端出現(xiàn)宮腔再粘連情況,在置入節(jié)育器期間導致宮腔分泌物無法及時的排除,易引起無菌性炎癥反應,增加炎癥因子水平含量,進一步提高粘連復發(fā)率[8]。而充水球囊通過在球囊內注水能有效的適應宮腔形狀,在子宮內起到支撐作用,有效的將宮腔四周撐開,起到屏障作用,且宮腔內的分泌物可通過引流管排除體外,避免炎癥因子繁殖,從而促進子宮內膜表面修復,降低粘連再次發(fā)生,減輕患者痛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宮腔情況及月經恢復情況均更好,妊娠率較高于對照組,結果提示相較于節(jié)育環(huán),充水球囊預防術后再粘連效果更好,月經恢復情況好,可作為臨床預防術后再粘連首選方法。
綜上所述,充水球囊可有效的預防宮腔鏡電切術患者術后再粘連事件發(fā)生,改善患者宮腔形狀及月經量,提高術后妊娠率。
[1]蘇瑞金.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放置充水球囊預防再粘連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8):3008-3010.
[2]韓鐵龍,聶文華,劉俊霞.宮腔內球囊加幾丁糖預防宮腔鏡電切術后宮腔粘連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4,36(11):1712-1713.
[3]管媚媚,陳勍,劉暢浩,等.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預防再粘連方法比較[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7):551-553.
[4]蔣志峰,封意蘭,趙仁峰.宮腔粘連電切術后預防再次粘連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yī)學,2014,36(9):1269-1272.
[5]黃琴,吳閩君.不同劑量戊酸雌二醇用于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輔助治療的價值評價[J].當代醫(yī)學,2016,22(18):128-129.
[6]石巖,池余剛,徐冬梅,等.球囊子宮支架預防宮腔粘連術后再粘連的療效及對子宮出血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3):533-535.
[7]易靈,崔艷萍,胡慶蘭.術后放置防粘連膜加宮內節(jié)育器和幾丁糖加球囊治療重度宮腔粘連的療效比較[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7,36(1):22-25.
[8]莊元.觀察比較宮腔鏡、腹腔鏡下治療子宮黏膜下大肌瘤的手術效果[J].當代醫(yī)學,2016,22(2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