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莉
“如果內(nèi)心的蝴蝶從未蘇醒,枯葉蝶的一生,也只不過是一片無言的枯葉?!绷智逍倪@句話極有味道。于人類而言:內(nèi)心的蝴蝶”即為思想。有了思想,人才能真正存在于天地間。
讀王小波的文字,有一種暢快感。他是吶喊自由的囚徒,是挑戰(zhàn)風車的騎士,他的《黃金時代》散發(fā)著濃郁的生命氣息。當世人蒙上眼睛,捂住耳朵,張牙舞爪地批判他的“瘋狂放縱”時,他的精神早已自由翱翔于天際。人的思想使人即便處于黑暗中,也能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如王小波所言?思索的人,超越了現(xiàn)世的人類?!?/p>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蓖蹙S的辛夷花是他內(nèi)在精神的外現(xiàn)。靜看花開花落,既不執(zhí)著于空,也不執(zhí)著于有,這是何等的任運自在”!在王維看來,整個世界,不正是像辛夷花那樣,因果相續(xù)、自在自為地演化著嗎?思想的和風細雨可消融物我隔閡,最終“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無獨有偶,馮友蘭先生曾提出人生境界四等級,其中最高境界正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那么,如何達到圣人之境?終極奧義在于思想。一旦從感覺世界上升到理智世界,當思想達到了一定高度,人的精神自然能齊天地萬物而作逍遙之游?存在”的意義便不僅局限于一具軀殼,萬里山河,無一是我,卻處處有我。
林清玄先生論茶道時說,就茶”字結(jié)構(gòu)而言,其實就是人生活在草木之間。人生起落,經(jīng)過滾燙的浸泡后才知道人生滋味,才會進入茶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我認為林先生所說的天人合一”是要人們拋卻形我”,追求真我”,做到心不為形役。
人生數(shù)十載,我們活在瞬間與永恒的罅隙間。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每個人都拼命想把一個空虛的我”填滿,不過有人選擇了借外物粉飾皮囊,有人選擇了用思想裝點靈魂。思想是使人能夠扛著痛苦的我”穿行世間的力量,當你有了思想,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面對誘惑、苦難自能巋然不動,堅守自我。
《松子茶》中有言?誰能束縛月光呢?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當思想的月光傾瀉一地,精神自由的人隨處可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