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生;逆反心理;尊重學生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16-0079-02
【作者簡介】1.孫紅芹,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江蘇淮安,223300)教師,高級教師;2.姚正東,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江蘇淮安,223300)教科室副主任,高級教師。
故事梗概:
故事發(fā)生在學校有名的“搗蛋”班,這個班的學生很有個性,他們精力旺盛、聰明伶俐,于是常把剩余精力轉(zhuǎn)移到學習以外的事情上,因此被教師批評為不守課堂紀律。直到有一天,孫老師的一節(jié)課,讓他們的內(nèi)心發(fā)生了變化。
第一幕
班長王小婧正在教室里拖地。
雷老虎:喲,大班長一個人做好事呢!
李胖胖:是呀,在我們這個“搗蛋”班還藏著這么一個活雷鋒啊。
王小婧:怎么了?做活雷鋒犯法嗎?
李胖胖:雷老虎,這屋子里誰說她犯法了?你說了嗎?
雷老虎:我哪里敢說這話呀。
楊雪:唉,我們班這些不要鼻子和臉之類的東西可越來越多了,兩個大男生欺負一個弱女子一點兒也不覺得臉紅。
雷老虎、李胖胖:你說誰呢?
楊雪:我剛才說什么了?
雷老虎:你說……說我們是個東西。
王小婧:哎呀,你們就別再爭了,每個人少說一句不就行了,我也沒把那話放在心上。
楊雪:我說過你們是個東西了嗎?
學生甲:楊雪,他們本身就不是個東西,你說他們是個東西,這還了得?
學生(齊):對,哈哈哈……
第二幕
楊通:大家靜一靜,靜一靜,最新特大新聞。
學生乙:什么新聞,快說,快說!
楊通:汪老師不教我們班嘍。靜一靜,我們來學學汪老師上課好不好?
李胖胖:我來表演我是如何氣跑汪老師的。
楊通學汪老師上課:昨天,我們學習了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李胖胖打哈欠。
楊通:李胖胖,站起來,上課哈欠連天的。
李胖胖:汪老師,這打哈欠也不是我能控制的。玉皇大帝管天管地,也管不了打哈欠啊。
大家哄堂大笑。上課鈴響,有學生把球扔到前面,正巧打在剛進教室的孫老師身上。
孫老師:這球投得夠準。各位同學,本人姓孫,暫時做我們班的班主任。既然大家這么喜歡打籃球,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玩籃球,大家把桌凳拉開。
學生們高興地把桌凳拉開。
孫老師:你們誰拿到球就背一句詩。
王小婧:明月幾時有。
李胖胖:把酒問……問……
孫老師:大家一起告訴他。
學生(齊):把酒問青天。
楊雪:不知天上宮闕。
楊通:今夕是何年。
孫老師:你們太棒了!
楊雪:孫老師,我給大家講個笑話。從前,有個姓孫的和一個姓李的碰巧住在一家旅館。姓孫的先跟姓李的搭話:“先生,您貴姓?”姓李的說:“免貴姓李,先生您呢?”姓孫的說:“免貴姓孫?!毙绽畹囊宦?,問:“你為什么偏偏姓這個姓呢?”姓孫的問:“有什么不妥嗎?”
孫老師:對呀,有什么不妥呢?
楊雪:姓李的說:“子小喚做孫,孫中也不長。見面比人晚兩輩,姓兒也比姓孫強?!?/p>
學生們捧腹大笑。
雷老虎:孫老師難道不生氣嗎?
孫老師:這有什么好生氣的,一個笑話而已。同學們,短短的四十分鐘很快過去了,大家對我這位大朋友有什么話要說呢?
楊通:孫老師,我們在課堂上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開心過。
李胖胖:孫老師,您對我們真好,我保證以后一定聽您的話。
孫老師:同學們,我希望你們好好想一想,難道汪老師對你們不好嗎?
楊通:汪老師對我們可認真了,她眼睛有點老花,但是批改作業(yè)特別認真,辦公室里的老師都走完了,她還在批改作業(yè)。
王小婧:我聽說汪老師心臟不好,天天吃藥。
李胖胖:聽說汪老師是被我們氣跑的,現(xiàn)在想想真對不起她。
學生(齊):是呀。
孫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汪老師今天為什么不來上課嗎?
孫老師:汪老師不是被大家氣走的,而是生病了。但汪老師仍然十分關心大家的學習,今天她就在教室外面聽了整整一節(jié)課呢。
第三幕
同學們一起擁上呼喊著汪老師。
汪老師:你們好嗎?老師很想念你們!
楊通:是我們太不聽話了,把您氣病了。
李胖胖:汪老師,我對不起您,從今天起我一定改掉調(diào)皮搗蛋的壞毛病,聽您的話。
雷老虎:汪老師,您來給我們上課,我們一定遵守紀律,好好學習。
汪老師:同學們,有你們這些話我就放心了。可惜汪老師以后可能無法再來為你們上課了,我希望你們聽孫老師的話,好好學習。
楊雪:汪老師,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我會背了,我背給您聽。
學生(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全劇終)
劇本解讀:
本劇主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積極耐心的引導下,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
1.尊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引導。面對學生課前的嬉鬧、課上對教師的不屑,教師能包容、迎合學生,并緊緊抓住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在游戲中學、學習中悟,及時對學生予以肯定和鼓勵。
2.心靈碰撞,自我成長。在讓學生說說心里話的時候,學生由衷表達了對教師的喜愛,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難道汪老師對大家不好嗎?”引導他們回憶汪老師對大家的付出,聯(lián)想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學生開始產(chǎn)生自責、后悔的心理。
對于被打上“搗蛋”印記的學生,單純的說教批評不但不起作用,還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蹲下身、彎下腰面對學生,站在學生的位置上,從他們的心理出發(fā),引導他們自己去認識、去改變、去成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本劇為第八屆江蘇省中小學“校園心理劇”特等獎劇目,掃碼可觀看現(xiàn)場表演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