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不到學習動力的小C
“咚……咚咚”,初秋的一天中午,幾聲若有若無的敲門聲響起,打開辦公室的門,我看到了一個局促不安的女孩,她皺著眉頭,似乎隨時準備離開。我在她退縮之前,把她迎入了辦公室,并給她倒了杯水。沉默了好一會兒,她才向我敞開了心扉,斷斷續(xù)續(xù)地訴說她的苦惱。
女孩叫小C,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yōu)秀,而且喜歡給自己找競爭對手,對學習充滿了熱情,當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我們這所重點高中??墒堑搅烁叨?,她的成績一落千丈,更可怕的是,她對學習提不起精神了。
當詢問到家庭狀況時,小C一開始有些躲躲閃閃,不愿意回答。后來小C告訴我,她的父母在她上小學一年級時就到廣州工作了,留下她和爺爺奶奶生活。每年過年,父母都對她說要爭取回來工作,可是十幾年過去,一切照舊。說到動情處,小C默默地流下了眼淚,她說她覺得自己從小就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如果父母現在回到她的身邊,她都不知道該如何與他們相處。到了高中,她遇到了一群很好的朋友,才讓她感覺到了“愛”?,F在,她感覺到學習壓力很大,卻找不到學習的動力,感到很苦惱。
二、案例原因分析
從生理因素來分析,小C正處于青春期,渴望得到同伴的關注與理解,與同伴的交往成為目前最重要的話題。從心理因素來分析,小C從小就處于愛的缺失狀態(tài),她努力學習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她把學習當成了寄托,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換取別人對她的肯定。相對于其他同齡人,小C顯得成熟許多,她知道要努力學習,也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但她始終不明白為什么要努力。從社會因素來分析,小C常年與祖輩一起生活,祖輩比較寵愛她。她一方面對自己要求嚴格,學習、生活始終處于一種情緒的應激狀態(tài);另一方面,她又自然而然有著年輕人固有的追求享受、逃避學習壓力的想法。
三、尋找成長的動力
(一)整體策略
個人的成長發(fā)展是由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動的。人是社會中的人,應當從人際交往的場景中了解當事人;運用綜合的診斷方式來確定問題的原因,采用多層面的介入方式來幫助當事人。
(二)輔導實施要略
1.反思過去經歷,調整自我認知,建立良好自我意向。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適應社會、不斷社會化的過程,而家庭則是兒童社會化最重要的環(huán)境。小C從小就和父母分離,雖然爺爺奶奶也很關心她,但是父母親情的缺失,給她造成了創(chuàng)傷,使她缺了基本的心理歸屬和心理依戀。當同齡人圍繞著父母撒嬌、嬉戲的時候,小C已經能夠上冷靜地處理學校發(fā)生的事情,能夠不需要大人督促就勤奮學習。小C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學習上,把同學間的競爭作為一種寄托,使得原本多渠道、多方面的人際交往變成以單一競爭為主的關系。因此,應引導小C反思這種競爭行為背后的原因,甚至對早年的生活經驗進行深度反思,最終尋找到現在問題產生的內在原因。
2.創(chuàng)設和諧環(huán)境,發(fā)揮自我潛能。
到了高中,小C換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她得到了來自同學和教師的友愛之情,她發(fā)現人與人之間不單純是競爭的關系,還有其他更美好的東西,以往強烈的競爭意識逐漸減弱。
輔導過小C之后,我及時把小C的情況反饋給班主任,并一起探討如何憑借集體的力量讓小C更有歸屬感,如:在班級門口的文化宣傳欄內輪流放入每位同學的自我介紹及奮斗目標,促使班集體成員間彼此加深認識;在班級板報上,用每位同學的照片拼成一個心形,預示著同學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舉辦“心連心、手拉手”班會,增強班級凝聚力;在班級中組建學習小組,引導同學互幫互助。小C是英語課代表,班主任請英語教師平時多關注小C,多鼓勵小C。
3.運用目標導向,建立學習計劃。
當我詢問小C的理想時,小C毫不猶豫地告訴我“要做企業(yè)家”。“為什么要做企業(yè)家呢?”“這是我從小的理想,總覺得做了企業(yè)家掌控度會更高。”“想過將來做哪方面的企業(yè)家嗎?”“應該是金融行業(yè)吧,我還是蠻喜歡這個的?!薄澳菧蕚涫裁磿r候實現你的理想?”“大概40歲左右吧。”“如果以后在金融行業(yè)發(fā)展,你想過要考哪方面的大學、讀哪方面的專業(yè)嗎?”“呃……還沒具體想過。”“那么現在有沒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沉默良久,小C終于說:“說實話,在今天來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很有理想的人,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如何把將來的理想和現在的學習聯(lián)系起來?!?/p>
在后來的咨詢中,我用簡單的語言介紹了目標導向及人生規(guī)劃的步驟和方法,這其實是一個倒推的過程,即:你想要什么樣的人生—你想要什么樣的職業(yè)形態(tài)—你想進入哪些職業(yè)領域—進入這些職業(yè)領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和資格—目前你需要為獲得這些條件和資格做些什么。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可操作的計劃,小C就會適時地降低情緒應激水平。
四、咨詢體會與反思
在兩次輔導之后,小C慢慢地意識到父母也很辛苦,為了給自己創(chuàng)造比較寬裕的物質條件,背井離鄉(xiāng)去外地打工,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他們沒有給予自己關愛,也要學會體諒他們;雖然平時和爺爺奶奶交流較少,但是他們?yōu)樽约禾峁┝耸孢m的生活環(huán)境,平時也很關心自己;成長的道路上不要總想著失去了什么,而是更多地想得到了什么,嘗試著轉換一下自己的思考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平時可以多讀一些勵志書籍,讓自己獲得正向的能量,遇到事情,朝著積極的方向去思考,學會自我調整的方法。
對于高中生來說,家庭的影響非常重要,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如何在每個當事人已有的家庭背景、性格、態(tài)度的基礎上對其施以積極有效的影響,如何使學校不僅成為一個學習的環(huán)境,更成為一個生活、成長的環(huán)境,值得進一步探究和實踐。
(江蘇省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吳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