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飛,于 千
尿路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其中腎結石約占尿路結石癥的86%[1-2]。關于腎結石的發(fā)病機理尚未明確,有大量學者認為可能是與尿液的物理性質變化、尿晶體變化及泌尿系統(tǒng)炎癥等因素有關[3-4]。尿路結石一般以突發(fā)性腰腹絞痛、血尿為主要臨床癥狀,給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5-6]。傳統(tǒng)的開放性手術治療雖然去石效果較好,但手術創(chuàng)傷大,患者預后情況欠佳[7]。目前,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因其較小的創(chuàng)傷性、較強的實用性和較廣的普及率等優(yōu)勢而廣泛應用于臨床,是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首選治療方法[8-9]。但該方法只是擊碎結石,使結石直徑縮小,不具備排石效果,術后易出現(xiàn)感染、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10-11]。因此,如何提高結石的清除率,縮短腎絞痛的發(fā)生時間,降低疼痛程度是目前治療尿路結石的重要臨床問題。本研究采用丁溴東莨菪堿聯(lián)合坦索羅辛輔助ESWL治療腎結石,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304例腎結石患者作為觀察對象。①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關于腎結石的診斷標準[12],并經靜脈腎盂造影、腹部X線等影像學檢查確診;患者及家屬均了解研究內容和目的,明確治療風險,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本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②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結石疾病或惡性腫瘤;合并心腦血管、肝、肺及造血系統(tǒng)等原發(fā)疾??;合并原發(fā)免疫缺陷疾病;合并精神、神經疾??;不能配合本次研究完成結果評估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將所選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152例。研究組男97例,女55例;年齡24~63(36.21±9.83)歲;結石直徑(7.62±0.68)mm;結石位置:左側78例,右側74例。對照組男94例,女58例;年齡26~65(36.64±9.23)歲;結石直徑(7.58±0.71)mm;結石位置:左側77例,右側75例。兩組的性別、年齡、結石直徑和結石位置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Dornier Compact Delta Ⅱ型體外沖擊波碎石機(Dornier MedTech GmbH生產)進行ESWL,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額定工作電壓設為11~13 kV,沖擊次數(shù)設為2000~2500次,通過X線及B超等影像學檢查確定結石位置,碎石全程應用B超或X線實施跟蹤定位,并在發(fā)現(xiàn)第二焦點發(fā)生移位時及時給予調整。ESWL后20 min給予丁溴東莨菪堿(煙臺魯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B726301)10 mg稀釋于25 ml生理鹽水中進行治療,1/d。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坦索羅辛[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81]進行治療,術后20 min后給予坦索羅辛0.4 mg口服,1/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周。
1.3觀察指標①結石排出情況:兩組均于首次行ESWL治療后1周內行影像學檢查觀察結石排出情況,記錄兩組結石完全排出時間。②腎絞痛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進行評估,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痛;同時記錄兩組腎絞痛消失時間。③臨床療效評估:痊愈為結石完全排出,影像學檢查未見結石影像,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有效為結石有部分排出,影像學檢查示結石下移,腎絞痛疼痛程度、發(fā)作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有明顯減輕;無效為結石未排出,影像學檢查示結石位置與直徑無改變,腎絞痛疼痛程度、發(fā)作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無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④不良反應:觀察記錄兩組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并對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1相關臨床指標比較研究組結石完全排出時間、VAS評分、腎絞痛消失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腎結石患者治療后相關臨床指標比較
注:對照組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給予丁溴東莨菪堿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坦索羅辛治療;VAS為視覺模擬評分
2.2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17.323,P<0.001)。見表2。
表2 兩組腎結石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對照組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給予丁溴東莨菪堿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坦索羅辛治療;與對照組比較,bP<0.01
2.3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研究組發(fā)生惡心嘔吐5例、頭暈3例、射精異常5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8.55%;對照組發(fā)生惡心嘔吐2例、頭暈4例、射精異常3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5.92%。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84,P=0.376)。兩組的不良反應均較輕微,經對癥治療或隨用藥時間的延長,大部分不良反應均得到緩解。
腎結石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腰痛、尿急、尿頻、血尿等,易并發(fā)梗阻、感染,特別是相對復雜性腎結石(如鑄形結石、多發(fā)性腎結石等),如果臨床治療處理不當,就會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嚴重者會危及患者的生命[13-14]。目前,關于腎結石的發(fā)病原因仍未十分明確,但大部分學者均認為是由于患者尿液物理性質發(fā)生變化,尿液pH值偏堿性或炎癥引起尿晶體物質發(fā)生濃縮,降低了溶解度,進而聚集形成[15-16]。腎結石的治療方法很多,傳統(tǒng)的藥物保守治療與開放性手術治療雖都能有效治療結石,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17]。而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經皮腎鏡等治療方式開始運用于腎結石治療,但由于其要求較高,費用較高等因素,并未廣泛應用于臨床[18]。ESWL是20世紀8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非創(chuàng)傷性碎石技術,具有無須麻醉、非侵入性、定位準確、效果理想等優(yōu)點,現(xiàn)已成為腎結石的主要治療手段[19]。但該手術方法在排石過程易刺激輸尿管平滑肌,導致黏膜受損、平滑肌痙攣和水腫,不利于結石的排出,再次治療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和殘留率,無法發(fā)揮較好的治療效果[20-21]。有相關研究表示,當腎結石直徑>1 cm時,單次體外沖擊波碎石的結石清除率僅為50%,排石過程容易出現(xiàn)腎絞痛、血尿等并發(fā)癥,且容易損傷輸尿管造成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22]。有文獻報道提示,在體外沖擊波碎石后可應用藥物緩解輸尿管平滑肌痙攣,促進排石。因此,本次研究采用丁溴東莨菪堿聯(lián)合坦索羅辛輔助ESWL治療腎結石,旨在探討其療效及安全性。
丁溴東莨菪堿是M膽堿受體阻滯藥,可競爭性結合M受體,其外周作用與阿托品相似,僅作用程度略有不同。與阿托品相比,丁溴東莨菪堿主要作用為平滑肌解痙,可以選擇性地緩解胃腸道、膽道及泌尿道平滑肌痙攣,并抑制其蠕動,同時可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改善微循環(huán)。丁溴東莨菪堿口服吸收較差,采用肌內注射和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不僅能增加藥物的吸收速度,緩和藥效,還可以有效降低嗜睡、心悸、惡心嘔吐、頭痛等不良反應,提高用藥安全性。α受體是主要存在于輸尿管平滑肌的腎上腺素能受體,以α1受體為主,在α1受體中分布密度最高的為α1A和α1D受體,該α1受體興奮后可促使逼尿肌收縮和輸尿管痙攣,從而影響結石排出效果[23]。坦索羅辛為選擇性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對α1受體的親和力較α2受體強5400~24000倍,這一特性可使其有效抑制α1受體作用于輸尿管和逼尿肌,降低輸尿管蠕動頻率和幅度,增強尿液傳輸能力和尿流脈沖,最終在結石的上方建立壓力梯度,有利于結石的排出[24]。有研究表示,坦索羅辛可以有效抑制膀胱三角區(qū)及輸尿管小段平滑肌痙攣,在提高痛閾的同時,還能有效促進結石的排出[2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結石完全排出時間、VAS評分、腎絞痛消失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丁溴東莨菪堿聯(lián)合坦索羅辛輔助ESWL治療腎結石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明顯縮短了結石排出時間和腎絞痛消失時間,同時能有效降低腎絞痛的疼痛程度,改善臨床癥狀。同時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丁溴東莨菪堿聯(lián)合坦索羅辛輔助ESWL治療腎結石不僅能有效提高了臨床療效,同時不增加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較好。
[參考文獻]
[1]趙增喜,李霞,陳寶霞,等.鹽酸坦索羅辛聯(lián)合丁溴東莨菪堿耳穴注射輔助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泌尿系結石的療效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16):1901-1903.
[2]李鳳霞,李巖.八正散加味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對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5,32(4):111-113.
[3]趙軍,幸世龍.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泌尿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7,46(5):633-634.
[4]景婕黎,魏琴.雙氯芬酸不同劑型聯(lián)合丁溴東莨菪堿治療結石性腎絞痛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藥師,2016,19(8):1523-1525.
[5]牛濤,汪金燕.丁溴東莨菪堿輔助治療胃潰瘍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5,26(27):3782-3783.
[6]張彥兵,韓志紅,廖子君,等.奧曲肽和丁溴東莨菪堿控制晚期卵巢癌并發(fā)惡性腸梗阻100例對照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9):1207-1209.
[7]Chen K, Mi H, Xu G,et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msulosin combined with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for urolith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 Endourol, 2015,29(10):1166-1167.
[8]門方麗,劉晶宇.丁溴東莨菪堿在無痛胃鏡檢查胃食管結合部早期病變中的改善應用價值[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5(S2):1388-1389.
[9]沈百欣,衛(wèi)中慶,丁留成,等.索利那新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男性帕金森病患者下尿路癥狀的療效觀察[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1):63-65.
[10] 趙增喜,盛軒銘,馮永杰,等.丁溴東莨菪堿聯(lián)合坦索羅辛輔助ESWL治療泌尿系結石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6,38(4):567-569.
[11] 李沖,王娟,曹文娟,等.坦索羅辛和硝苯地平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療效比較的薈萃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11):847-853.
[12] 李紅蕾,劉繼新,錢佳琦,等.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并發(fā)癥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河北醫(yī)學,2015,21(11):1883-1885.
[13] 趙增喜,李霞,陳寶霞,等.鹽酸坦索羅辛聯(lián)合丁溴東莨菪堿耳穴注射輔助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泌尿系結石的療效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16):1901-1903.
[14] 劉志敏,劉波,潘鐵軍,等.鹽酸坦索羅辛在輸尿管結石沖擊波碎石術后中的作用[J].國際泌尿系統(tǒng)雜志,2015,35(5):664-666.
[15] Long Q, Zhang J, Xu Z,et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icacy of external physical vibration lithecbole after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for a lower pole renal stone less than 2 cm in a single center[J].J Urol, 2015,195(4 Pt 1):965-970.
[16] 張勁航,譚付清.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與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J].浙江醫(yī)學,2015,37(15):1309-1311.
[17] 曾鋒,曾令浩.鹽酸坦洛新緩釋膠囊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5):656-660.
[18] 趙增喜,馮永杰,李鑫,等.芬太尼聯(lián)合丁溴東茛菪堿穴位注射對體外沖擊波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8(7):830-832.
[19] 郝繼東,廖國強,劉輝,等.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效果[J].河北醫(yī)學,2016,22(1):20-23.
[20] El-Nahas A R, Tharwat M, Elsaadany M,et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alpha blocker (tamsulosin) and anticholinergic (solifenacin) in treatment of ureteral stent-related symptoms[J].World J Urol, 2016,34(7):963-968.
[21] 孫柳靜,朱喜山,王科峰.輸尿管鏡下U100plus激光碎石術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9):104-105.
[22] 徐偉,錢沖,劉成倍.坦索羅辛對腎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療效的Meta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31(5):811-815.
[23] 葉緒曉.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的相關影響因素[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1):105-106.
[24] 劉亞瑋,李建坤,趙春艷,等.體外震波碎石術后應用中藥排石湯治療腎結石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8):1110-1112.
[25] 丁俊.鹽酸坦洛新緩釋片輔助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的療效觀察[J].貴州醫(yī)藥,2017,41(6):6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