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認芝
提問教學法主要是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整合資料,分析問題,找尋答案。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能通過提問的方式,誘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英語有極強的求知欲,進而讓學生能主動地學習英語,主動的獲取英語知識。
提問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藝術性的提問能讓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也能將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出來,在不斷調(diào)動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的同時,能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總結規(guī)律,進行知識內(nèi)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設計的問題應具有精準度,需要給學生提出一些內(nèi)涵深刻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深化自身知識能力,而不是僅牢記細節(jié)、事實等歸納性的簡單知識點。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1)How many house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2)Which house will you choose to live?Why?比較兩種提問方式,后一種提問方式,能更好的啟迪學生的思維。教學活動中,教師為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從推理和分析兩個角度出發(fā),提出一些發(fā)散性的問題,以拓展學生的語言應用思路,突破思維定勢限制,從而在知識經(jīng)驗組合中,找尋出新的答案。其實很多問題答案沒有固定的形式和范圍,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思考,教師也允許學生做到“標新立異”。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I'm not sure”等進行問題設置回答,讓學生自己搭建場景,學生可以給出幾十種不同的場景。想象能力是創(chuàng)造思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所有的創(chuàng)新均來源于想象,英語教學中,在學生思維上插上翅膀,能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思維更加活躍,進而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配有有積極影響。語言學習學習,需要在不同的場景中進行應用,同樣一句話不同的場景表達出來的內(nèi)涵不同,所以學生應在平時的練習中,多進行場景模擬訓練,然后提出問題向教師求助,學生敢于說,勇于說,并主動地進行質(zhì)疑,英語應用能力才會提高[1]。
高水平問題的提出十分重要,但是較高水平的問題應與基礎水平問題間相互依托,教師開始應進行基礎水平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根據(jù)教師設置的難易度層層遞進,最終上升到高水平的問題提問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能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并能為高水平的問題回答作出準備。教師教師中提出的問題,可以是學生通過回憶背誦出的知識點,如When was he born?Where did he live?或者是學生能通過描述、歸納開展的理解性問題,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學生自身解決運用到的問題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另外還有學生聽過創(chuàng)造、預見的綜合性問題Give the passage a title??傊?,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qū)τ谥R、理解、運用類的問題均屬于低層次的問題,學生在回答此類問題的時候可以對以往學過的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進而能將已經(jīng)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深度了解。學生在分析綜合性評價的問題的,需要結合所學知識,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并自己設計解答問題的方案,這才能為學生設置高水平的思維訓練機會[2]。
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做好“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探究,并設計有層次和有梯度的問題,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的教師在進行課程內(nèi)容提問的時候,沒有做好層級遞進,提問過于密集,有時一分鐘能提出一到兩個問題,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僅為1秒鐘左右,學生還沒有進行認真思考,就讓學生說出答案,或者請其他同學進行作答,這樣做會降低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生在不能緊跟教師教學思路的情況下,會放棄思考,進而學習自信心大受打擊。根據(jù)調(diào)查資料能了解到,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留給學生3-5秒的時間,學生才能經(jīng)過思考,獲得更加詳實的答案,雖然教師會要求其他同學作答,但是學生心中已有答案,只是在進行答案對比,且學生通過對比能清晰的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如反應時間較慢,或者問題思考片面,繼而學生才能有意識的強化自身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均會提高。
教師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兼顧中、好、差學生的能力,對于不愿意開口說的學生,教師盡量設置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學生只需要回答yes或者no就可以,或者設置判斷類題型,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時給一點提示,讓學生能快速作答,進而樹立學習信心。面對中等學生,教師可以選用When,What,how等特殊疑問句讓學生回答,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仔細觀察的方式,給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英語基礎較好,反應敏捷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歸納性題型,讓學生通過分析后獲得答案,且答案不唯一,這樣做能更好的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使學生能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各項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結束語:教學活動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能更好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掌控好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課堂的問題回答情況,教師能做適度的調(diào)整。學生在問題回答的過程中,能更好的鍛煉自己的信息采集能力,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英語實用能力,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能不斷深化,且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能替代傳統(tǒng)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進而成為未來教學發(fā)展的新方向。
[1]孫寶龍.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調(diào)查研究[J].淮北師范大學,2013(05):70-71.
[2]岳喜玉.優(yōu)化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3(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