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習中
語言表達能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技能,其不僅是個人生存所依賴的重要工具,也是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橋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做好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得以提升,而且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具顯著效果,能夠讓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更加強烈。因此,語文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可忽視,其需要教師對其予以關注,需要教師探索更好地路徑對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予以深入開展。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活動,語言表達能力屬于必要技能,是溝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階段,更是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和強化的重要時期,做好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成為語言教學之關鍵。小學語文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學生能夠進行暢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進行邏輯敘述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理解他人思想的重要橋梁,語言能力的全面性也由此而得以更好體驗。同時,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與建設也是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以及學生教學水平展現(xiàn)的重要衡量標準,是教師所需要努力的重要方面。此外,通過小學語文語言能力培養(yǎng)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知識內容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小學生能夠對語文基礎知識內容進行全面掌握,與此同時,還能夠熟練掌握表達技巧,進而實現(xiàn)小學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加快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應用 在開展日常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對一系列情境環(huán)境或環(huán)境模式予以創(chuàng)設,利用多次練習與情境模擬活動的開展,不斷幫助學生對屬于自身的思維模式進行建構。
比如:筆者在進行小學四年級語文中蘇軾的詩歌——《但愿人長久》教學時候,首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朗讀,并讓學生記錄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詞語或句子,通過自身的想象能力,敘述出聯(lián)想的內容。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與到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來,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融入當時的情景中去,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利。用該方法,還能于無形之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結合所想象的情景進行語言表達,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書本內容知識,融入到情境模擬中去,為學生語言表達訓練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明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情境的創(chuàng)設既可以采用實物形式,也可以采用意境形式,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是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強化其應用效果。必要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等技術來進行情景烘托,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意愿。
2.有感而發(fā),寫作訓練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說,不僅可以通過語言表達的方式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利用寫作的形式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對寫作的題目進行選擇之前,教師應當針對表達題目,開展相關選擇活動,確保表達題目選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對題目進行確定的過程中,除了對小學生日常需求進行考量之外,還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內容,并將這兩個方面綜合起來進行考量。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相關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對所描寫的事物近距離觀察,結合實踐過程寫下自身的經歷,通過語言描寫的方式,將自身想法與情感表達出來。
比如,筆者在教學活動中,開展了《記一次活動》的活動組織,利用周末的時間,組織全班學生去郊外進行春游,使學生能夠走進大自然,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進行認真觀察,并通過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內容,以文字的形式將本次活動記錄下來,既為學生寫作提供了素材,提升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的描寫更加形象、生動,更加縮短與實際生活的距離。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中,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日后的社會生存技能、社會觀與價值觀方面來說,其重要作用更是無可替代。通過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將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水平充分體現(xiàn)出來。作為語文教師,更加應當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利用實踐觀察與寫作,強化學生表達欲望,進而實現(xiàn)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3.生活取材,細節(jié)感悟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離不開日常生活的影響和作用,口語交流也是語言能力的重要評判標準,其主要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充分利用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以及儲備的信息知識,實現(xiàn)日常生活中溝通技巧的強化。然而,相比較于成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知識掌握度都比較低,倘若只是通過有效的語文課堂時間,難以顯著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難以符合當前社會的要求。針對該情況,語文教學的開展更加需要家長參與其中,科學規(guī)劃課外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
比如:筆者在進行冰心先生的《雨后》教學時候,為了使學生能夠對文中所描述的踩水嬉戲場景進行切身體會,使學生能夠認可并喜歡語文教學方式,在一場大雨過后,組織學生走出去。之后,利用寫作或演講等形式,使學生能夠將切身體會充分表達出來,進而實現(xiàn)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是語言應用的沃土。只有讓學生的語言表達回歸到生活之中,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才能夠讓學生的語言應用效能越來越強,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從生活中獲得語言表達的靈感。
語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加需要對語言能力予以不斷強化和訓練,達到提升敘述能力、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的目的。教師更加需要從日常實際教學中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語言能力提升策略,讓學生的語文素質教學得以更好展開,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王艷.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以《黃果樹瀑布》第二課時課堂教學為例[J].新課程(小學),2017(11):96.
[2]趙言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74.
[3]張玉華.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措施[J].學園,2017(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