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智勇
隨著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媒體,廣泛應用學校課堂教學中。微課具有激發(fā)興趣、突出重難點,方式靈活、簡單易懂、易于接受等特點,微課合理應用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輔助教師提高教學效果,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能動性。
初中語文教材選用的課文大多為名家經典,其內容豐富、寓意深刻、藝術高雅,每一篇選文都是古詩文代表,都是精挑細選的精華。但在傳統(tǒng)教學中,有許多學生表示,古詩文難學,讀不懂文章的意思,抓不住文章的主旨。筆者通過微課在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尤其是應用在古詩文教學中,深知微課對古詩文教學的變革性影響,通過微視頻的方式將古詩文所表述的情景融入到微課中,學生可以在微課中再現古詩文情景,了解古詩文的情感,快速掌握古詩文主旨,有效理解作者目表達的情感。為了讓學生更直接的接受古詩文教學,喜歡古詩文,教師在制作古詩文微課時,應達到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很強。學生在學習古詩文時,應能達到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學生直觀地理解古詩文中起必要的補充作用。比如在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時,通過微課使學生們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能夠身臨其境,把學生帶進廬山瀑布的真實情景中,對學生提高教學效率的起關鍵作用。
初中古詩文課堂教學,不像小學語文古詩文一樣多數為寓言類文章,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古詩文的教學效率。通過微課教學別開生面的教學方式,不僅使課堂教學不再呆板沉悶,而且還能激活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古詩文中的意境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十分難以捕捉的東西,它存在課文中,但并不容易理解。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是學生進一步對語文進行了解的阻礙。但在以微課為載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利用微課的視頻、音頻、圖像與相關課文的學習結合,創(chuàng)造具體的古詩文學習情景。這能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深刻了解,以及對課文意境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生進行古詩詞的相關學習中,因為古詩詞的歷史悠久,古人的生活環(huán)境與如今的差別,在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中,會產生厭倦的心理。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體的古詩詞情景,營造一個仔細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進入到古詩詞優(yōu)美的情景,幫助學生了解古詩詞的意境。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極大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上有極大的幫助。
初中語文古詩文的教學,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學習,還有對語文知識的課外拓展延伸。傳統(tǒng)的古詩文教學由于教學形式單一,學生不易于接受,往往會出現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尷尬局面。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微課教學方式是當前大勢所趨,微課在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合理利用,教師通過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采用網絡微視頻等方式,轉變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使得初中古詩文教學的課堂形式多樣,充滿趣味。微課在古詩文教學中,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而且將社會、生活、文化等與教學相關聯(lián)的內容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將古詩文知識靈活運用課堂教學中,加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思想內涵,這是只有語文教師能夠為學生做到的.初中古詩文教學中,教師首先發(fā)動學生收集與此詩有關的背景材料并讓學生參與微課制作。學生按照各自需求選擇使用,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化解難點,由淺入深,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
總之,微課作為一個新型的教學手段出現在高中的古詩詞中,勢必會帶來一個新的嘗試,但我們對待新事物必須需要耐心,因為現代的信息技術結合古詩文的出來的效果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容易接受的,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喜歡,也有人抗拒。如何將古詩詞的微課教學發(fā)展下去,需要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