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春
對于有效教學的衡量也從簡單的知識技能,擴展到了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等多個方面,教學的過程變得有血有肉逐漸豐滿起來,擺脫了枯燥課堂理論的束縛,學習不再唯方法論,唯分數(shù)論,有效教學為高中政治課堂煥發(fā)出更大活力。如何提高教學活動有效性,成了教師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將有效教學理念滲入教學全程,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怎樣去學習,這就需要政治老師尋找到各種途徑和方法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改善學生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要求政治老師具備實踐和探索相結合的精神和素質。
高中政治課程中的重難點相對比較抽象難懂,卻是高頻考點,無論是高考的課標要求還是平時的練習考都突出對重難點知識的考查,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突破重難點知識。首先面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內容多,授課時間短,學生課余時間少等實際情況,教師必須充分用好課堂的每一分鐘。在廣泛運用多媒體的今天,課堂板書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學生來說,板書不僅有認知作用,能幫助他們把握教材重點,突破難點,還能以其直觀性,通過知識的再現(xiàn)促進其理解。其次多媒體教學具有內容簡短、針對性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對重難點內容進行專門講解,有效補充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樣性》那一課時,其中“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重點知識,“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難點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課前制作的微課,在微課中突出對各屆奧運會會徽含義的解讀及我們對待它的正確態(tài)度,從中讓學生真正領悟到“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我們應該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并且學以致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給學生以知識的熏陶,智慧的啟迪和個性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挖掘知識的深度。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才能心情舒暢,使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才能敢想,敢說,敢質疑。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過程,師生以何種心境進入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師不能把學生當成被動接受的、抽象的知識容器,而應該是生動活撥的認識主體,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由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讓課堂形成一種生動、民主的氛圍,變教師的"一言堂"為課堂的"群英會",這樣就能使學生更積極地展現(xiàn)自己的思想,教學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為達到"群英會"爭先恐后發(fā)言獻策的目的,教師課前要認真?zhèn)湔n,挑選有啟發(fā)性的練習題,以"王小丫"式的問答方式使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樣不僅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和知識上的誤區(qū)也會得以暴露,教師可以及時加以糾正,因此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非常重要。
目前,高中生的最大特點是思想不成熟,知識結構不健全,實踐活動不多,遇到問題時只會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讀,使用片面的觀點看待問題,缺乏理性思維和法治意識。但他們的思想又很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更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應以課本為基礎,有目的地開展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組織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運用現(xiàn)實材料,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識。在教學《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中的“永遠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時,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愛國主義的內涵,筆者提出了一個辯論題目:拒絕日貨是否就是愛國主義?正方的觀點是拒絕日貨是愛國主義,反方的觀點是拒絕日貨不是愛國主義。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有上網(wǎng)查閱資料的,有翻閱圖書的,有制作幻燈片的。這種形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辯論的興趣,更讓他們能夠為了一個觀點而去收集、整理自己的論據(jù)資料,構建理性的思維體系。在整個辯論賽中,學生們的辯論很激烈、很精彩。如正方認為拒絕日貨會對日本經(jīng)濟的增長造成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抵制日貨的行為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反方立即反駁,認為拒絕日貨會對中國人的就業(yè)造成影響,是不理智的行為等。通過辯論賽的形式,學生們都能為自己的觀點找出合理的論據(jù),逐漸形成嚴謹、批判的理性思維,使自己擁有獨立的思考空間。最后,對于愛國主義,學生們一致認可,人們要理性愛國,不能做出違反法律的事情。通過辯論互動的方式,促進了學生法治意識的形成,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教師積累基本的教學經(jīng)驗是解決教學重難點的能力基礎,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前提條件是吃透教材,外在因素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偠灾?,要學好高中政治,要想達到不斷進步的目的,就必須從我們自身的認識實際出發(fā),解決好自身存在的疑點、難點問題,在學習中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堅定學習政治的立場和正確方向,提高學習能力,做到知、行統(tǒng)一,在實踐中見成效。作為一線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對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發(fā)揮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熟練掌握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技巧,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實效性,真正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