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星源,劉功良,蘇柱華,姚建華,朱振雄,黃星才,謝永巧
(1.廣東巴倫比酒業(yè)有限公司,廣東郁南 527100; 2.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廣東廣州 510225;3.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經(jīng)濟與農村發(fā)展研究所,廣東廣州510640)
黃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又名黃批、黃彈子,是蕓香科(Rutaceae)黃皮屬(Clausena)植物。無核黃皮以其果大、肉厚、多汁、味美、色鮮、無核等特點著稱,成熟果實呈橢圓雞心形,可食率79.4%以上。據(jù)研究報道,每100 g無核黃皮果實含有54.8 mg維生素C、0.135 mg維生素B1、0.07 mg維生素B2,這些維生素含量顯著高于有核黃皮、荔枝、龍眼、蘋果等[1]。另外,無核黃皮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煙酸、氨基酸、多糖、黃皮酰胺類物質、黃酮忒以及鉀、鈣等礦質元素。因此,無核黃皮被譽為“水果珍品,黃皮之王”。中醫(yī)認為,黃皮果有消食化痰、理氣功效,用于食積不化、胸膈滿痛、痰飲咳喘等癥,并可解郁熱,理疝痛,葉性味辛涼,有疏風解表,除痰行氣之功效[2]。
目前,郁南縣正大量種植無核黃皮。以優(yōu)質成熟無核黃皮為原料,采用現(xiàn)代新型果酒生產(chǎn)工藝,生產(chǎn)發(fā)酵型“巴倫比”無核黃皮果酒,有利于提高其應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市場潛力極大[3]。
1.1材料、設備儀器
材料:無核黃皮,廣東郁南產(chǎn);酵母RP15、果膠酶C,上海杰兔工貿有限公司;果膠酶TO、果膠酶TC、皂土NC、PVPP,上海鼎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儀器設備:小型控溫發(fā)酵罐,溫州章達輕工機械有限公司;酸度計,上海大普儀器有限公司;顯微鏡,廣州光學儀器廠;小型板框過濾機,溫州市大成藥機制造有限公司;密度瓶。
1.2實驗方法
1.2.1工藝流程及操作1.2.1.1工藝路線
采取如下工藝路線進行實驗:
無核黃皮鮮果→清洗→破碎打漿→多種酶混合酶解浸漬→低溫發(fā)酵→陳釀→低溫澄清→穩(wěn)定性處理→除菌過濾→灌裝→成品
1.2.1.2操作
原料的篩選:無核黃皮要求八成熟以上,用于生產(chǎn)的無核黃皮鮮果必須新鮮、無爛果、病蟲果、出汁率高。
破碎打漿:將準備破碎的無核黃皮鮮果進行分選,并用加入亞硫酸的清水進行清洗。然后用打漿機進行破碎,應在此工段補加SO245 mg/L。
多種酶混合酶解浸漬[4]:將無核黃皮果肉倒入小型控溫浸漬罐中,加入活化好的20 mg/L果膠酶C、18 mg/L果膠酶TO和22 mg/L果膠酶TC、混合后循環(huán)攪拌均勻,浸漬時間在13 h,降溫至14~17℃,以加速果汁的澄清。
低溫發(fā)酵:將活性干酵母RP15活化好后按0.7 g/L緩慢加入到發(fā)酵罐中,并視需要加入營養(yǎng)劑,然后,循環(huán)攪拌均勻。發(fā)酵溫度控制在18~21℃,準確檢測果汁的糖度和酒精度,根據(jù)化驗數(shù)據(jù),按17 g/L糖分轉化1%vol酒精補加白砂糖,使最終發(fā)酵酒度在17%vol~18%vol[4]。發(fā)酵時間為29~35 d,發(fā)酵結束后進行陳釀,陳釀時間在6個月以上,溫度24℃。
低溫澄清:為促使酒盡快澄清,采用加入澄清劑(皂土NC、PVPP)的方法,加入量為560 mg/L皂土NC和250 mg/L PVPP,混合加入后充分攪拌均勻,使其充分和酒液接觸。下膠后,溫度控制在10~12℃靜置6~7 d,待酒腳完全沉淀后,分離酒腳并用板框過濾機進行過濾,以得到澄清的酒液。
穩(wěn)定性處理:低溫澄清完成后,先在45℃的溫度中熱處理7 d,然后在-6℃的溫度中冷處理5 d,得到成品無核黃皮果酒。
除菌過濾、灌裝:將無核黃皮果酒用膜過濾機精濾后抽入干凈的配料罐內,開動酒泵循環(huán),使用冷熱薄板換熱器進行瞬時殺菌,殺菌后酒溫應低于25℃。
將除菌過濾后的無核黃皮果酒分裝于玻璃瓶中。
1.2.2分析方法
糖度的檢測:采用斐林試劑法進行檢測。酸度的檢測:采用中和滴定法進行檢測。酒精度的檢測:采用密度瓶法進行檢測。pH值的檢測:采用pH計檢測。
2.1酶解工藝條件的確定[5]
在預備試驗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了果膠酶C、果膠酶TO和果膠酶TC不同用量。然后在酶解溫度17℃和酶解時間為13 h下進行正交試驗(見表1)。
表1 多種果膠酶酶解試驗因素水平表
根據(jù)設計的酶解條件進行試驗,然后進行離心處理,取上清液在800 nm下測定透光率,測定結果見表2。
比較表2中3個因素的極差值R,可以得出決定因素的主次關系為果膠酶TC用量>果膠酶C用量>果膠酶TO用量,分別取3個因素的最高水平,最后得出最優(yōu)方案為:果膠酶TC用量22 mg/L,果膠酶C用量20 mg/L和果膠酶TO用量為18 mg/L,酶解溫度為17℃,酶解時間為13 h,此時透光率最大,為88.2%。
表2 多種果膠酶酶解澄清正交試驗結果
2.2感官要求與理化指標分析
2.2.1感官要求[6]
合格的無核黃皮果酒,其感官標準見表3。
表3 感官要求
2.2.2理化指標(表4)[6]
2.2.3微生物指標(表5)[6]
2.2.4檢驗結果[6]
通過對3#、4#和5#罐無核黃皮果酒進行理化及衛(wèi)生檢驗,結果見表6。從表6可以看出,無核黃皮果酒的各項理化、微生物指標均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及企業(yè)標準。
表4 理化指標
表5 微生物指標
3.1以廣東云浮郁南縣優(yōu)質成熟無核黃皮為原料,經(jīng)過破碎打漿、多種酶混合酶解浸漬、低溫發(fā)酵、低溫澄清、穩(wěn)定性處理和除菌過濾等工藝,釀造出澄清透明、呈金黃色,具有濃郁的無核黃皮果香和酒香,口感醇厚豐滿、酸甜爽口,典型性突出,風格獨特,穩(wěn)定性好的“巴倫比”無核黃皮果酒。通過正交試驗及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檢測,確定其最佳的生產(chǎn)工藝為:將無核黃皮破碎后,添加20 mg/L果膠酶C、18 mg/L果膠酶TO和22 mg/L果膠酶TC進行混合酶解浸漬,酶解溫度為17℃,時間13 h,酶解完成后,添加0.7 g/L活性干酵母RP15在18~21℃下進行發(fā)酵,并按要求補加糖分后繼續(xù)發(fā)酵,發(fā)酵時間為29~35 d,使最終發(fā)酵酒精度在17%vol~18%vol[3]。
表6 無核黃皮果酒進行理化及衛(wèi)生檢驗
4.2無核黃皮果膠含量高,破碎直接取汁出汁率低且渾濁,利用果膠酶C、果膠酶TO和果膠酶TC處理后大大提高了出汁率,而且汁液清亮。
4.3本工藝在對無核黃皮果酒進行凈化處理時,根據(jù)無核黃皮釀酒的特性,添加了皂土NC、PVPP等進行經(jīng)低溫澄清,不但提高了無核黃皮果酒的澄清度,而且色澤好和風味更佳。
參考文獻:
[1]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全國代表值)[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
[2]江新能,品仕洪,李純,等.無核黃皮生物學特性研究[J].廣西植物,1998,18(3):275-280.
[3]索穎.保健酒的發(fā)展戰(zhàn)略[J].釀酒,2002(2):1-2.
[4]黃星源,郭正忠,寇兆民.淺談冰荔枝酒的生產(chǎn)工藝[J].釀酒,2011(4):60-62.
[5]黃星源,郭正忠.發(fā)酵型桑葚果酒的研制[J].釀酒科技,2014(11):58-60.
[6]廣東巴倫比酒業(yè)有限公司.水果發(fā)酵酒:Q/BLB 0001 S—2017[S].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