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群
《歡樂頌2》的女性形象與價值觀
□楊博群
《歡樂頌2》的滑鐵盧并非偶然,有些問題其實在第一部和其他的一些熱播電視劇中就已經(jīng)彰顯,只不過在這一部里表現(xiàn)更明顯,被觀眾放大了。觀眾詬病最多的有兩點:一是劇中幾位女性主角人設的崩塌;二是劇中隱隱透露出的價值觀說到底是崇尚金錢,崇拜權力。本文通過分析劇中表現(xiàn)的幾個典型女性形象和隱藏在廣告背后的價值觀,來思考如今熱播影視劇對于女性形象和價值觀念的刻畫會給受眾和媒介環(huán)境帶來怎樣的影響。
《歡樂頌2》;女性形象;價值觀
《歡樂頌2》的熱播,又成了很多人茶余飯后的聊天話題,劇中的一些社會話題在各大微信號、微博等引發(fā)討論?!稓g樂頌2》單從收視數(shù)據(jù)上看,平均收視比第一部有所提升,但口碑卻比第一部差很多,豆瓣評分也只有5.2分。人設崩塌、花式植入廣告等都是被觀眾所詬病的地方。
《歡樂頌》系列的五位女主角,俗稱五美,處于社會的不同階層,家庭背景和個人性格差異巨大,卻因為住在同一層公寓而惺惺相惜,成為閨蜜。片中,外強中干的海歸、華爾街金融高管安迪對與人接觸有很大的恐懼,因此一直單身,劇中對安迪的定位就是女強人。這也就顯示了一個典型的思維強化:即女強人=孤獨,不幸福。在第二部中,安迪得到了愛情,她接受了美其名曰“行走撩妹”的小包總的死纏爛打式的追求,變成了沉迷于愛情中的小女人。這樣的一個轉折,又陷入了另一個死胡同。按劇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安迪會變化基本上是因為小包總的愛情滋潤,她變化的內(nèi)因劇中并未提及,在安迪的身上,觀眾看到的只有導演對女權主義的扭曲理解和貧瘠想象,而絲毫沒有塑造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界女精英的獨立人格和職場形象來。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視劇最終也沒能擺脫對男性中心價值觀的再現(xiàn)與妥協(xié)。
在張艷紅的《女性主義視野下的媒介批評》一文中,她把性別歧視的具體體現(xiàn)總結為:全社會以制度化的方式有形或無形地限制女性的公共參與行為,社會文化對女性提出特殊的多種規(guī)范與額外要求,包括大眾傳媒在內(nèi)的社會輿論有意無意地貶低女性的多種價值,歪曲或片面定位女性形象并形成刻板成見,或是對女性形象的刻板定型與虛擬塑造,或是對女性價值與女性權利的漠視或貶低。劇中另一位被討論很多的女性形象樊姐,有美貌有才華,但有點虛榮。她家境不好,曾一心想找個有錢人,在劇中她被冠上了“鳳凰女”“撈女”等稱號,這些稱號本身就體現(xiàn)了當下的大眾傳媒對女性的性別歧視,把女性形容成一心渴望男性財富、權力的附屬品。
《歡樂頌2》里關于貧富差距的描述,相較于第一部來說呈現(xiàn)了愈演愈烈的趨勢。第一集就以安迪在國外五星級酒店的床上醒過來作為開場,事無巨細地描述了整個過程,整個電視劇也在極盡可能地展現(xiàn)有錢人的上等生活,展現(xiàn)了一個個代表有錢人的消費符號。一方面,有錢人、富二代、海歸精英們都在優(yōu)雅地生活;而另一方面,平民百姓勢利、逐利、見利忘義,“窮”成了這些人的原罪。這種對于財富觀念一邊倒的跪舔態(tài)度,也讓人對電視劇的價值取向深表遺憾。類似的電視劇成了一面鏡子,映射出的是對奢華或曰“多金”生活的迷戀與渴望,這可能也是現(xiàn)代都市人沉迷在燈紅酒綠里,追求成功、唯財富至上的共同心結。
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提到: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人的地位和身份,社會的各個階層劃分也構成了一種編碼。社會的多個階層之間存在著轉換的可能性,我們已經(jīng)認識到每個階層都拼盡全力地跳向上一層,為能擁有更高階層的符號拼盡全力。很多人購買某種商品已不再是為了使用它,而是為了通過它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是想通過這一物品營造出自己屬于哪一個階層的美好假象。我們被劇中營造的一個紙醉金迷、物質豐富的世界所迷惑,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我若和劇中女主角使用相同的產(chǎn)品就能和她一樣的錯覺。
除了植入的硬廣,相比于第一部,《歡樂頌2》中五位女主角的衣服更時髦、更大牌了,穿在她們身上的衣服、她們使用的化妝品,簡直就是移動的廣告牌?!稓g樂頌2》植入廣告的方式也更“花式”了,根據(jù)片尾顯示的鳴謝商家名單可知,該劇中各式植入的品牌商超過50家。廣告品牌五彩繽紛,植入方式五花八門,從場景到劇情,從臺詞到道具……軟硬兼施無孔不入。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了當下商業(yè)、藝術在影視劇中此消彼長的“商業(yè)至上”的問題。
隨著劇集的熱播,這些相關的衣服和化妝品立刻被眼尖的網(wǎng)友認出是什么牌子,并迅速在網(wǎng)上擁有了熱度?;ヂ?lián)網(wǎng)的興起,改變了大眾媒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網(wǎng)絡傳播的異常迅速且覆蓋面大,各種產(chǎn)品信息像病毒一樣無孔不入地被“安利”給了觀眾。這更加謳歌了階層觀念,尊崇了有錢便是好,有錢便是成功的標志。這處處充斥著精英主義的優(yōu)越感和對不同階層的不平等刻畫,抹殺了前作的精髓——“現(xiàn)實性”。第二部中樊姐身上價值不菲的衣服和首飾,明顯不符合她在劇中的身份,給很多觀眾造成了誤導。
就是在這樣的推波助瀾下,《歡樂頌2》無形中就對時尚進行了引導,但這些時尚都價值不菲。一方面這是為了對贊助商產(chǎn)品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自己劇集的熱度。很多女生對劇中女孩的造型進行模仿,殊不知這樣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正如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提到的:“女人之所以進行自我消費是因為她與自己的關系是由符號和表達維持的,女人對自己的眼光,對自己的皮膚都沒有自信,屬于她自己的東西絲毫不能給她帶來自信。女性看似有很多的選擇,長裙或短褲,單肩包或手提包,曬傷妝或甜美妝,長發(fā)或短發(fā)……但這一切與‘自由’無關,因為你的物品以及你自身都已異化為這個社會的產(chǎn)品。你可以挑選各種手袋,但你沒有權利選擇你奶奶年輕時提的碎花包袱,因為有人告訴你這是‘過時’的,你失去了在上班時不化妝的權利,失去了不使用洗發(fā)水和沐浴露的權利,你每天在超市里的‘自由選擇’都是被某種社會符號控制的虛假自由?!迸儽粍≈械漠a(chǎn)品所吸引,去消費,無形中就被這樣的時尚捆綁住了。
但話說回來,商業(yè)劇不是公益片,植入廣告,為品牌商做宣傳都是合理的,“在商言商”地去追求利潤最大化,這也是契合價值規(guī)律的尋常事。但重點是這要在不影響劇情和崇尚正確的價值觀的前提下進行?!稓g樂頌2》主創(chuàng)人員在打廣告上確實花了不少心思,除了五美的衣服化妝品,就連劇中愛喝礦泉水的安迪,第二部的習慣已經(jīng)更接地氣地把愛喝進口高檔水變?yōu)楹葒a(chǎn)大路貨。這頓時就讓觀眾有了一種“出戲感”,沒了輕松只剩浮躁。這樣違背劇情常識與人物身份的廣告植入,加上生硬的鏡頭安排、別扭的出場走位,對好劇口碑的傷害或許也是摧枯拉朽的。
《歡樂頌2》已淪為外表華美卻營養(yǎng)匱乏的泡沫劇,回顧近幾年的現(xiàn)代都市女性題材劇,多得是如《何以笙簫默》《親愛的翻譯官》之類的瑪麗蘇,而真正意義上為女性平等獨立自主發(fā)聲的現(xiàn)實劇較少。而對于劇中體現(xiàn)的價值觀,類似的崇尚金錢、精英主義的也不少,如《小時代》系列。還記得在第一季片尾具有奮斗精神的五美嗎?“生活縱使一地雞毛,但依然要歡歌高進,成長之路雖然有玫瑰也有荊棘,但什么都不能阻擋堅強的心?!比缃瘢瑘詮姷男氖强床坏搅?,一地雞毛倒是仍在,這樣的結局,很難讓人想象,是否還能回歸《歡樂頌》原本的寓意。電視劇無論演繹什么樣的時代,歸根結底都是披著一張皮,要演繹和投射當下眾生,要在表面喧囂后沉寂平靜,要在作品背后蘊蓄思考和力量,這才值得期待。切實關注現(xiàn)代女性最為迫切的需求,不刻板成見、不片面地創(chuàng)作出獨立、自主、美好的女性形象,對價值觀的宣傳有更規(guī)范的考量,帶動正確的消費觀念,這才是《歡樂頌2》等電視劇應當努力的方向。
1.張艷紅.女性主義視野下的媒介批評[D].武漢:武漢大學,2009:23-42.
2.張鵬雁.我國網(wǎng)絡媒介批評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3:47-55.
3.陳陽.性別與傳播[J].國際新聞界,2001(l).
4.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 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55-77.
5.[美]凡勃倫.有閑階級論[M].革和,李華夏 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67.
6.韓素梅.廣告中被消費的性別形象[J].學術論壇,2004(3).
7.劉利群.社會性別與媒介傳播[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56.
8.王岳川.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35.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