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慶
(安順學院特殊教育學院 貴州安順 561000)
美術治療在特殊兒童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鐘 慶
(安順學院特殊教育學院 貴州安順 561000)
美術治療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治療方法,以其趣味性、藝術性、表現(xiàn)性將特殊兒童的內隱的情緒、癥結外顯,通過治療師的幫助,可不斷療愈、矯正特殊兒童的心理與行為。文章在簡要介紹美術治療及其過程后,對美術治療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據此提出相關建議,期望美術治療在特殊兒童心理治療工作中得以推廣應用。
美術治療;特殊兒童;心理治療
美術治療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治療方法,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學家瑪格麗特·南伯格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提出并確立[1]。1969年,藝術協(xié)會(AATA)在美國成立。該協(xié)會認為,美術治療是指通過運用美術介質或材料、藝術創(chuàng)作的意象、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和患者對作品的反饋,來呈現(xiàn)個體的發(fā)展、能力、人格、興趣、關注和沖突的一項服務性職業(yè)。
特殊兒童由于其生理或心理發(fā)展上的各種限制,導致他們更多地表現(xiàn)出心理與行為問題。綜合研究發(fā)現(xiàn):聽覺障礙兒童容易出現(xiàn)焦慮、易怒、多疑、孤僻、自我中心、自卑、逆反等情緒問題、社交問題和個性發(fā)展問題;視覺障礙兒童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暴力行為與傾向、畏縮害羞、逆反等心理與行為問題;肢體障礙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是抑郁、焦慮、激怒、猜疑和敵意;智力障礙多表現(xiàn)為情緒體驗異常,調節(jié)和控制能力差等異常情緒行為和自我為中心、意志品質薄弱等人格發(fā)展障礙[2]。因此,對特殊兒童開展心理與行為的治療工作就顯得更加重要。
鑒于特殊兒童的障礙特點及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水平,傳統(tǒng)的以語言溝通為主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手段是不適合開展特殊兒童心理治療工作的。而近年來在我國逐漸興起的美術治療方法,卻越來越顯示出它在特殊兒童心理治療中事半功倍的效果。楊俏貞(2012)運用美術治療方法對1名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實施干預,發(fā)現(xiàn)“個案呈現(xiàn)的問題普遍得到了轉化”[3]。金萌萌(2016)對8名自閉癥兒童實施為期三個月的團體美術治療,設計并開展了涂鴉、涂色,主題美術等治療策略,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對自己的物品有了更強的歸屬感、視覺注意保持時間顯著增加,目光對視也明顯增多[4]。張宇琦(2015)對16名自閉癥兒童實施美術治療,采用繪畫、欣賞藝術作品等治療手段,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有所改善,交流和溝通能力也明顯提高[5]。姚紅(2015)對視力殘疾兒童運用串珠、簡筆畫、陶泥等美術治療技術,注重其不良情緒的表達和宣泄,從而達到改善其不健康心理的目的[6]。王鵬(2016)對2名農村留守兒童實施美術治療,設計了三個階段:情緒問題呈現(xiàn)、表達與梳理、探求與重構,運用繪畫測量與主題繪畫技術,結果發(fā)現(xiàn)兩名留守兒童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情感、社交問題得以明顯改善[7]。項海林(2016)對多名腦癱兒童實施美術治療,采用房樹人繪畫治療、吹點畫等治療方法,使腦癱兒童的情緒及動作機能都得到改善與提高。同時還開發(fā)了美術治療課程相關的校本教材,探索了美術治療課程在校本開發(fā)實踐中的路徑[8]。
由此可見,美術治療在特殊兒童心理與行為治療中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美術治療的實施一般由診斷、治療、結束三部分構成[9]。
診斷是治療師通過結構性或非結構性診斷方法,結合兒童家長或老師對兒童的描述,了解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存在的問題,從而分析兒童是否適用美術治療以及具體的治療形式及計劃、目標等。診斷階段是實施具體治療的基礎與前提。
治療階段是美術治療的核心部分,該部分實施過程主要以圍繞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與作品展開治療。治療初期一般以熱身方式克服兒童的防御心理,激發(fā)其對繪畫活動的興趣,當其防御心理逐漸消除,可采用用多種治療形式幫助兒童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作品完成之后,治療師可與兒童共同就作品進行交流與討論,治療師可由此深入兒童內在思想情感,并就此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與治療。
治療結束部分是美術治療對兒童的心理或行為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問題得以改善后,通過1—2次的總結與回顧,鞏固治療效果??刹捎没仡櫢麟A段作品的方式,也可采用繪畫來表達情緒情感。
在特殊兒童美術治療的實施中,因為特殊兒童的個體差異較大,缺陷情況各不相同,因此應根據兒童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并視反饋結果適時調整。
美術治療已有近80年歷史,美國有27個美術治療碩士點得到認證[10],全世界國家級的美術治療協(xié)會就有38個,美術治療的雜志達22種[1]。但美術治療在我國的發(fā)展才剛剛開始,目前,在國內大學還沒有正式的美術治療專業(yè),僅僅在一些相關專業(yè)開設美術治療課程,美術治療的理論宣傳與實踐驗證也才開始起步。我國美術治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國內關于美術治療的理論體系不完善,特別是本土化的研究較為薄弱。美術治療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國還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診斷與治療過程都參考國外治療方式進行。但中國的人文畢竟不與西方相同,因此美術治療在本土化的實踐驗證也需要大量開展。目前,已有學者在進行這方面的驗證與探索,但仍然較為薄弱。
(二)相關研究與培訓機構少,從業(yè)人員資格認證不規(guī)范。西方由于美術治療起步早,目前已形成較為成熟和豐富的研究與培訓機構,但我國由于起步晚,還處于美術治療發(fā)展的初期,相關的研究與從業(yè)人員培訓機構較少,且缺乏國家統(tǒng)一認證標準,從而帶來從業(yè)人員資格認證的規(guī)范性問題。
(三)評估方式不夠規(guī)范,缺乏適合特殊兒童的評估方式。在美術治療實施中,還存在評估方式不夠規(guī)范的問題。如評估計劃制定過于片面、評估過程被忽視、評估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等[10]。在一個美術治療過程結束后,其癥狀的改善有可能源于美術治療,也有可能源于兒童自身發(fā)展的影響,如何對結果進行解釋,對原因進行分析,這是一個還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加強美術治療理論研究,大力開展美術治療實踐。美術治療在借鑒西方原有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應該結合本土人文、環(huán)境、心理因素,研究出適合我國的系統(tǒng)的美術治療理論與方法,并大力開展美術治療的實踐工作。特別是美術治療在特殊兒童心理治療中的應用,從而推動特殊教育更好的發(fā)展。
(二)培訓師資。特殊兒童美術治療的推廣離不開優(yōu)良的師資,而我國特殊學校中進行心理咨詢服務的教師中具有相關資質的并不多,有美術治療培訓經歷的就更少。因此,應加大特殊學校相關教師的在職培訓,或引進專業(yè)教師,增強教師隊伍的專業(yè)能力。也可建立與校外美術治療機構的聯(lián)結,從而達到服務學生的目的。
(三)完善學校美術治療相關設施,并開設相關課程,嘗試校本化研究。完善的設施是順利開展美術治療的基礎,因此,學校應配備心理咨詢與治療教室,建設適合的美術治療設施。同時,學校應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根據兒童需要開展個體或團體美術治療,也可把美術治療融入美術教育之中[11],在對特殊兒童進行藝術熏陶與教育的同時讓兒童的不良情緒得以表達,形成穩(wěn)定、健康的人格,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在校本化研究方面,特??筛鶕鲗W校學生的情況,在借鑒傳統(tǒng)美術治療的基礎上,選編、創(chuàng)編適合本校的美術治療方式和內容,已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開展本土化美術治療研究。在美術治療模式研究時,可結合本土文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進行開發(fā)。由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人們的思想情感難免會帶有地域色彩,因此,無論是在藝術表現(xiàn)手段還是在作品分析時,不可剝離這些因素。今年來有的學者已開始了相關研究,例如有學者發(fā)現(xiàn)書法治療、民間美術在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具有一定效果[12-14]。
(五)整合多種藝術治療形式。廣義的藝術治療是指利用各種藝術形式,包括繪畫、音樂、舞蹈、雕塑、戲劇、詩歌等,幫助人們獲得較好的身心調節(jié)的一種方法[15]。不同的藝術方式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情境,抒發(fā)每個人不同的情感,多元化的表現(xiàn)手段可以適應不同興趣取向兒童的需要,也可以更充分地表達個體內在的情緒情感與欲求。因此,整合多種藝術治療形式更加適合特殊兒童心理治療。在具體實施中,有的學者已對將多種藝術治療進行整合,我國臺灣地區(qū)已建有專門的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可針對有各種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藝術治療。在國內也有一些團體在進行實踐之中。
美術治療以其趣味性、藝術性、表現(xiàn)性,將特殊兒童的內隱的情緒、癥結外顯,通過治療師的幫助,不斷療愈、矯正特殊兒童的心理與行為。相信通過學校、社會及家庭的不斷努力,美術治療將在特殊兒童心理治療的道路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孫霞.特殊兒童美術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
[2]何侃.特殊兒童心理治療[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52,76,109,137-138.
[3]楊俏貞.淺談美術治療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有效性[J].早期教育,2012(5):10-11.
[4]金萌萌.自閉癥兒童教育中的團體美術治療[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6(3):68-70.
[5]張宇琦.美術在自閉癥兒童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6]姚紅.視障兒童美術治療的實踐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7):137.
[7]王鵬.繪畫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感問題治療的個案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8]項海林.腦癱兒童美術治療課程的實踐與思考[D].蘇州:蘇州大學,2016
[9]周紅.美術治療及其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7(5):68-72.
[10]王玉.繪畫治療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應用與反思[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6):12-14.
[11]姜歡笑.美術治療在兒童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12]趙國明,魏柳青,李坤.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結合書法治療干預教練員心理疲勞個案分析[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8):26-29.
[13]曹九英,鄧文英,文結維.書法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的干預作用[J].現(xiàn)代護理,2006(4):14-17.
[14]肖弋.民間美術在單親家庭藝術交流中的功能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11(12):35-37.
[15]金野.特殊兒童藝術治療[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2.
G760
A
2095-0438(2018)01-0139-03
2017-08-13
鐘慶(1978-),女,貴州安順人,安順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心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特殊兒童心理治療。
[責任編輯 靳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