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守鳳
(江蘇省徐州市擷秀初級中學 221000)
根據(jù)教育心理學的原理,教學可以視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活動過程.尤其是在教學導入方面,心向引導的作用極為重要.教師能否為課程設置一個好的開頭,組織好教學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是否能夠有效運用心理學原理——心向引導法.教學實踐證明:通過科學合理地設置引入情景,可以迅速引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按照心向引導在數(shù)學教學引入過程的前后順序,它分為兩個階段,即初步引導和深度引導.下面,就結合實例分別闡述一下心向引導法在教學引入中的具體運用.
根據(jù)引導行使方式的不同,初步引導分為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實物演示引導和情緒引導三種.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是根據(jù)教學要求,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chuàng)設一種“聯(lián)系”,把學生引入新知識有關的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生思維和興趣,推動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情知對稱是情境引導教學的心理依據(jù).
具體來說,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指利用與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有關的各種情境,包括教學內容的模型構建、教具的陳列、教師的形象等,來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維過程.其中,教學內容的模型構建是最為普遍的情境引導方式.
如在《圖形的展開與折疊》教學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學生自主設計、動手操作的情境: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首先讓學生制作一個正方體的包裝盒,然后再要求學生 “將包裝盒先展開成平面圖形、再從平面折疊回正方體”,從而引導學生探究總結“幾何體在立體和平面之間的相互轉換規(guī)律”.
也可借助現(xiàn)實生活中來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在《直線與圓位置關系》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演示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海上日出圖片,引導學生從“太陽與地平線的不同位置關系,去思考探索直線與圓幾種不同位置關系”.
另外,教師所具備的影響學生的印象也較為重要.教師應充分認識并利用這種心理效應,在課的開始就以恰如其分的言談舉止傳遞給學生有關教學的信息,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教學狀態(tài).
2.實物演示引導
人的思維通常遵循“從感性到理性、再從理性到實踐”的演變過程.著名教育學家斯賓塞專門指出:“教課應該從具體開始而以抽象結束.”對于中學生來說,抽象思維能力正處于初步建立過程中,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通過向學生演示實物,引導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進入教學,也是一種經(jīng)常運用的教學導入方式.
比如,在《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數(shù)學教學中,通過展示一組俄羅斯套娃,讓學生從正面、左側面、上面等角度觀察套娃,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他們看見的物體.由于角度不同,學生所描述的物體也大相徑庭.從而引導學生得到結論——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事物所得到的結果并不一樣,進而引入“三視圖”的教學中.在《全等圖形》數(shù)學教學中,通過展示整版奧運福娃郵票,讓學生從中尋找圖形完全相同的福娃圖案,從而探究分析全等的基本性質.
3.情緒引導
情緒引導則是用友善、親和、詼諧、幽默等情感特征組成的愉悅寬松的課堂心理氣氛,自然把學生引導到教學內容上去.經(jīng)驗表明:靠說服、勸誡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生動活潑的方式效果會更佳.
例如學生上課后仍顯得激動、興奮,此時教師若簡單、急躁地采用強制性的做法,如用板擦猛敲講臺或提高嗓門訓斥學生,雖可短暫安靜,但一會兒又恢復原狀.此時可采用情緒上的轉移與引導,讓學生平靜下來.
深度引導在實際應用中有以下幾種方式:
1.構置疑問,激發(fā)思維興趣
構置疑問,引入新課的心理實質是“在學生認知失調后產(chǎn)生認知動機”.如果學生原有的知識,包括他的知識經(jīng)驗、態(tài)度和信念等,不能回答提出的問題并作出恰當?shù)男袨榉磻蜁a(chǎn)生一種心理不平衡感,即認知失調.在這種情形下為了恢復心理上的平衡,必然會產(chǎn)生認知動機,采取積極的學習行動,來消除或減輕由認知失調引起的心理緊張和壓力.
據(jù)此心理學原理,產(chǎn)生如下兩種教學引入策略:
(1)提出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設置疑問,引入新課
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增強記憶、發(fā)展智力、提高能力的學習效果,這是一種引入較多的引入辦法.
例如在講述《角的概念》時,可以通過足球射門來引入.可以問學生:在足球射門時,為什么角度越大、射中的可能性越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比如,在講述勾股定理時,讓同學們觀察依據(jù)該原理設計的希臘郵票,去推導勾股定理的基本內容.
(2)抓住學生易犯的錯誤,設置疑問,引入新課
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還可以使這類錯誤不再發(fā)生.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時,可以設置如下問題:兩邊一角分別相等或者一邊兩角分別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大多數(shù)學生會回答:全等.這時則列出反例圖形,使學生認識到“以上兩種情形,必須是存在對應關系時才能全等”,進而加深對三角形全等條件的認識.
2.承前啟后,以舊導新
深度心向引導中有這樣一種方式:把課的開端與先前教學及后續(xù)內容聯(lián)系起來,以促成學生的心理承接.
具體做法是:第一,提供一條與先前教學聯(lián)結起來的“環(huán)鏈”;第二,獲得學生對將要進行的某課題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及期望方面的信息;第三,讓學生了解并形成課堂中將要做什么這樣一種結構.以此原理而展開承前啟后法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教學引入法之一.運用此法引入新課,又分為兩種方式.
(1)新舊知識的直接承接.
例如在傳授三垂線定理時,這樣引入:平面的垂線和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都垂直,那么平面的斜線和平面內怎樣的直線垂直呢?三垂線定理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如果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和這條斜線垂直.這樣引入新課題既復習了以前的重點內容,又點明新課的目的、任務,新舊知識自然銜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2)類比分析的承接.
這種方法要求歸納分析新舊知識的異同,并歸納出新授內容的有關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從類推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提高探索發(fā)現(xiàn)能力.
例如:在講授分式的基本性質時,可用小學數(shù)學中的分數(shù)基本性質類比;如在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用“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判斷”類比;在講相似三角形性質時,可以從全等三角形性質為例類比.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對應線段、對應周長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這幾組量怎么樣?
導入新課是數(shù)學教學中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堂課成功的重要基礎.在數(shù)學教學中,掌握學生心理活動規(guī)律,積極運用心向引導方法,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對上好這節(jié)課有著重要的意義.
除此之外,要有一個好的引入除了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外,還要把握學生心理,發(fā)揮語言藝術,使自己的語言準確、精練、豐富、生動、幽默,在時間的安排上要恰當.
參考文獻:
[1]鐘夏.從核心素養(yǎng)角度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策略[J].好家長,2017(67).
[2]呂治元.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