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資產管理處 上?!?01620)
大型儀器設備是高校進行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ǎng)、社會服務的重要物質基礎[1]。隨著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國家不斷加大對高校的投入力度,大型儀器設備的數量、規(guī)模也顯著增加,在高校國有資產總額中的占比不斷上升。構建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考核體系,是提升儀器設備使用效率、確保資產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舉措[2]。
(一)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應用范圍。目前,對于大型儀器設備還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標準。依據《東華大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研究將單位或成套價值超過10萬元(含)以上的儀器設備定義為大型儀器設備。
大型儀器設備是體現高??茖W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標,在高校固定資產總額中占有重要比重,已經成為高校資產管理的重點和難點。2017年,《教育部關于規(guī)范和加強直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若干意見》強調[3],高校要加強資產績效考核評價,提出評價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4],為進一步推動考核評價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凝聚了理念共識。
(二)構建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通過調研當前高校關于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考核的主要做法,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第一,績效管理主體意識淡化。在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方面,目前仍然存在“重配置、輕使用”的問題,許多科研團隊、教師更多重視自身儀器設備占有情況,較少主動關注設備的日常使用效率。在校級儀器設備平臺建設過程中,一些設備責任人還存在較大的顧慮,擔心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會影響團隊自身的科研工作進展。
第二,考核指標缺乏針對性。2000年,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和《高等學校貴重儀器設備年度效益評價表》[5],從宏觀角度為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評價提供了政策依據,主要包括機時利用、科研成果、服務收入、人才培養(yǎng)以及功能開發(fā)等五個類別。
第三,基礎數據難以保證精準性、科學性。目前,高校在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的統(tǒng)計中,多采用數據報表的形式,包括使用機時、服務人次等信息,多由設備使用人及所在二級單位自主填報,學校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匯總。手工填報的方式,存在較強的主觀性,不利于進行后期的管理和核實,難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進行統(tǒng)計的價值和意義,匯總而來的數據也不具有進一步進行績效分析的基礎條件。
(一)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在構建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考核評價體系過程中,要準確把握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核心目標,即保障大學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等四大功能的充分發(fā)揮[6]。
(二)堅持評價結果與資產配置相結合。在高校資產配置過程中,必要性論證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目前的論證體系中,更多的是結合經費保障情況、購置主體的實際需求以及擬購置儀器設備的功能特點,較少聚焦現有同類設備的使用情況,這也在客觀上導致現有設備使用率低下,但仍然要重復購置同類設備的情況[7]。
(三)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為確??己嗽u價結果的科學合理性,要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7]。在兩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的過程中,尤其要運用分類管理的思維,針對儀器設備的使用方向分別設置相應指標,并在同一類別范圍內進行比較分析。
(一)轉變觀念,構建績效管理協(xié)同機制。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不僅涉及學校多個學院和部門,也與每一個課題組、實驗室息息相關。如何構建有效的協(xié)同機制,這是績效管理體系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
體系構建,觀念先行。在校級層面,要牽頭成立學校儀器設備績效管理工作小組,整合校財務、資產管理、科研等相關職能部門,系統(tǒng)規(guī)劃學校儀器設備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目標、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8]。
(二)分類指導,科學建立指標體系??茖W準確的評價指標是績效考核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如前所述。高校儀器設備種類繁多、使用方向呈現多元化特點,在指標體系建立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完善分類機制,依據不同分類選取考核指標并設置權重。
(三)聚焦共享,建設校級儀器設備開放平臺。推動建設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平臺,是完善績效考核體系的重要舉措。以東華大學為例,2016年12月,《東華大學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辦法》正式印發(fā)實施,遵循統(tǒng)一規(guī)劃、兩級管理、開放共享、優(yōu)質服務的原則,明確了儀器開放共享的范圍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學院等在共享建設中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逐步將院級大型儀器設備納入校級平臺進行共享管理,這對于提升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績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四)動態(tài)反饋,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冃Э己嗽u價體系的建設不是最終目標,而是指導實踐、推動儀器設備使用管理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構建大型儀器績效考核體系基礎上,要重視加強評價結果的運用,形成良好的反饋機制,不斷推動高校儀器設備管理水平穩(wěn)步提升。第一,及時發(fā)布績效評價結果,讓相關職能部門、學院以及參與設備管理使用的廣大教職工了解學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第二,將評價結果與儀器設備購置進行關聯(lián),明確將績效評價結果納入儀器設備購置論證的重要參考指標,對于使用率長年低下的儀器設備,實施購置“一票否決制”,推動校內各單位將儀器設備績效理念落實在日常工作中。第三,完善激勵和整改機制。依據評價結果,一方面,對于儀器設備績效管理體系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另一方面,對于長期未達到績效考核要求的儀器設備,指導設備責任人通過轉變設備使用功能、擴大開放范圍等舉措,多渠道并舉實現儀器設備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