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儉
摘要:主要分析了蛋雞絳蟲病的病因、臨床癥狀、病理診斷、實驗室診斷及防治方法,供參考。
關鍵詞:雞;絳蟲?。辉\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8)03-0023-01
雞絳蟲病是由賴利屬的多種絳蟲寄生于雞的十二指腸中引起的。蛋雞絳蟲病主要有賴利絳蟲、漏斗帶絳蟲、節(jié)片戴文絳蟲,該絳蟲寄生于腸道內,引起雞糞便稀薄,產蛋率下降、蛋殼顏色變淺、蛋重輕、畸形蛋增多等癥狀。各種年齡的雞均能感染,其他禽類如火雞、雉雞、珠雞、孔雀等也可感染,17~40日齡的雛雞易感性最強,死亡率也很高。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6~11月份多發(fā)。
1 雞絳蟲病病因
雞通過食入攜帶絳蟲的中間宿主螞蟻、蒼蠅、甲蟲、螺獅等感染該病。受養(yǎng)殖條件所限,蛋雞接觸最多的是蒼蠅,所以臨床上以賴利絳蟲和漏斗帶絳蟲多發(fā),而節(jié)片戴文絳蟲感染率較低。由于目前蛋雞養(yǎng)殖戶養(yǎng)殖觀念落后,衛(wèi)生環(huán)境普遍性差,夏、秋兩季又是蒼蠅大量繁殖的季節(jié),所以該病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
2 臨床癥狀
雞絳蟲病主要的危害是奪取營養(yǎng),損傷腸壁,代謝產物可使雞體中毒,大量寄生時能堵塞腸道。由于寄生蟲種類和數量不同,病雞癥狀各異。輕者雞冠發(fā)白歪倒在一側,采食量增加但雞體消瘦;感染較重的,雞生長受阻,精神沉郁,產蛋下降至10%~15%,蛋殼無明顯變化,采食減少,飲水增多,機體嚴重消瘦,糞便稀薄,有時帶血,可視黏膜黃染,雞體貧血,最后衰竭死亡。病程后期,個別雞只突發(fā)神經癥狀,癲癇、痙攣死亡。
3 病理診斷
3.1 外觀
糞便表面有明顯芝麻大小的白色蟲卵,能蠕動,有時變成蘑菇型,有時變成橢圓形,一堆糞便中幾個到十幾個不等。新鮮糞便帶有泡沫,病程稍長些雞群糞便均較稀,用腸道藥只能緩解癥狀,停藥后復發(fā),必須驅蟲治療。
3.2 解剖
病雞解剖后腹腔可見小腸間斷性粗細不勻,在空腸前段及十二指腸可檢出大量蟲體,有米粒至綠豆大出血灶,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腸管內有白色的節(jié)狀扁形的蟲體,且腸道內有大量的泡沫,直腸泄殖腔糞便中有脫落的絳蟲節(jié)片。
4 實驗室診斷
肉眼可見蟲體比較粗大、扁平、帶狀、白色,目測蟲體長約100~250 mm。取完整頭節(jié)于載玻片上,壓上蓋玻片,在高倍顯微鏡下鏡檢,可見蟲體有兩個卵圓形的吸盤,吸盤上無鉤;頂突上一圈大鉤約有15~24個。脫落的絳蟲節(jié)片壓片鏡檢,可見蟲卵呈橢圓形,蟲卵表面具有兩條明顯的細帶。
5 防治措施
5.1 產蛋前預防驅蟲
開產前105~130日齡用丙硫咪唑按20~25 mg/kg體重拌料,連續(xù)2次;或用滅絳靈按150~200 mg/kg體重一次性拌料;也可以用吡喹酮10~12.5 mg/kg體重一次性拌料。
5.2 定時驅蟲
及時清除舍內雞糞,雞糞場外罩塑料布進行堆漚發(fā)酵,殺死孕卵節(jié)片中的蟲卵;清除雞舍外污穢物并用殺蟲劑噴灑,消滅中間宿主(蒼蠅、七星瓢蟲等),并定期給雞群投藥驅蟲。
5.3 治療
該病治療時必須用吡喹酮,以15~20 mg/kg體重的劑量,在傍晚投料時一次性攪拌飼喂,并連續(xù)3 d清糞,絕對禁止糞便掉到料槽、水槽里導致重復感染。吡喹酮的治療效果很好,且一次用藥不影響產蛋。
6 小結
近幾年來,絳蟲病在蛋雞生產中發(fā)病并不少見,由于對寄生蟲病的防范意識較低和對生產性能的危害認識不足,很容易忽視寄生蟲感染的問題,臨床中常誤診,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從而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部分養(yǎng)殖戶不認識絳蟲,直到用了驅蟲藥以后,看見了排出雞體外的絳蟲節(jié)片,才引起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差的雞舍,雞感染絳蟲病后,腸道寄生部位呈針尖大結節(jié)樣病變,中央凹陷。大量蟲體聚集時,引起腸堵塞,可造成腸破裂和腹膜炎,雞群出現死亡。此外蟲體的代謝產物可引起病雞自體中毒,呈現神經癥狀如痙攣等。另外很多養(yǎng)殖戶因為省事,節(jié)約用藥成本而習慣使用伊維菌素作為廣譜驅蟲藥使用,實踐證明這一類藥物對絳蟲無作用,吡喹酮才是治療絳蟲病的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