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極,袁 泉,宮赫乾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長春 130021)
隨著火力發(fā)電廠機組容量的提升,對儲煤場煤的儲量要求不斷提高。大直徑封閉式圓形儲煤場具有占地小、儲煤量大、自動化程度高、便于配煤、運行安全可靠、抗惡劣天氣強、對環(huán)境污染小、煤損耗小、景觀好等特點[1],因而在電力行業(yè)得到較好的應用。
封閉式圓形儲煤場干煤棚由上部球面網殼結構和下部擋墻結構組成。其中,下部擋墻結構可分為分離式和整體式兩種,相比較而言,整體式擋墻結構具有整體性好、材料和用地面積較少等優(yōu)點。整體式圓形煤場擋墻結構主要由環(huán)形基礎、擋煤墻、頂部環(huán)梁組成,在工程實踐中主要應用帶扶壁柱和無扶壁柱兩種整體式擋墻結構。
整體式擋墻結構形式雖然簡單,但上部網架質量較大,并要為其提供可靠的支撐,自身范圍、高度較大,加之結構質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不均勻,其自身動力特性以及不同工作荷載作用下對其動力特性的影響必須加以重視。
我國北方某熱電廠工程項目規(guī)劃4×300 MW供熱機組,一期完成2臺機組,建設2座圓形煤場,儲煤總量約為1.5×105t,屋面采用雙層球面網殼結構,擋墻采用整體式擋墻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主要由基礎、擋墻、壁式牛腿、扶壁柱、輸煤地道組成,扶壁柱頂端預留埋件與屋面網殼結構相連。擋墻高度為22.1 m,厚度為0.9 m,內徑為90.5 m,扶壁柱寬度為1.2 m,墻頂環(huán)形走道板寬度為2.15 m,壁式牛腿挑出長度為0.75 m,端部高度為0.6 m,根部高度為1 m,輸煤地道內壁尺寸4.5 m×3.3 m,整體式擋墻結構見圖1。
圖1 圓形煤場整體式擋墻結構
圓形儲煤場干煤棚結構由上部球面網殼結構和下部擋墻結構組成,擋墻結構所受恒定荷載由上而下,即網殼結構自重、擋墻結構及其基礎自重。上部網殼結構通過與擋墻之間的預埋件將自重傳遞給擋墻結構,預埋件沿擋墻圓周每10°設置一個,共36個,單個預埋件上所受豎向荷載為400 kN[2],共計14 400 kN。
擋墻結構所受活動荷載主要為門架式取料機行走機構作用在擋墻頂部圓周上的輪壓,輪壓主要由門架、行走機構、欄桿、卷揚支架、司機室、電氣室、料耙等各組成部分的自重引起,此外,當料耙在取料范圍內處于不同工位時,料耙重心的移動還將引起輪壓的變化[3],其中,料耙上仰時輪壓最小,取料耙下俯時的輪壓為964.3 kN,水平和下俯時較為接近。
擋墻頂部沿圓周設置通行走道板,滿足檢修、通行以及參觀需求,根據GB 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和DL 5022—2012《火力發(fā)電廠土建結構設計技術規(guī)程》 相關規(guī)定進行荷載取值,按3.5 kN/m2計算。
堆煤壓力的計算,可以按照極限平衡理論,在考慮煤與混凝土側壁之間的摩擦力的情況下,假設不同的滑移面,求出擋墻對煤體的反力,其中最大者為堆煤壓力,再假定它沿高度為線性分布,便可換算出側壓力系數[4]。煤體對擋墻結構的側向壓力p可按公式(1)計算[1,5-8]:
p=KγI
(1)
式中:p為任意一點的側向壓力;K為側壓力系數,取0.45;γ是煤的容重,取13 kN/m3;I為內壁處煤堆表面到該點的深度。
整體式擋墻有限元數值模型的坐標原點位于擋墻圓心,標高±0.000 m處,采用笛卡爾坐標系統(tǒng),符合右手定則:x軸沿輸煤地道方向,以由內而外為正;y軸沿豎直方向,以豎直向上為正;z軸沿垂直輸煤地道方向。扶壁柱為上部網殼結構固定支座,按10°間隔設置,為描述方便,以輸煤地道及洞口中線為基準,沿逆時針方向對扶壁柱編號,洞口兩側扶壁柱編號分別為1和36。
模型采用質量單元(Mass21)模擬堆煤壓力作用,并將上部網殼結構、取料機行走機構重量施加于模型,按180°堆煤來考慮堆煤荷載的最不利布置工況[9-10],即以x軸正向起始,沿逆時針方向繞y軸形成的180°范圍內布置堆煤荷載。擋墻結構采用Solid45單元模擬,有限元三維模型見圖2,單元共24 961個,節(jié)點共35 398個。
擬定通過2種計算方案開展研究工作,方案1,不考慮活動荷載及堆煤壓力;方案2,考慮活動荷載及堆煤壓力,并按照堆煤荷載最不利布置計算,走道板活荷載重力布置范圍與堆煤荷載相同,同時將取料機行走機構輪壓重力作用于壁式牛腿頂面90°處,混凝土標號為C30,彈性模量為30 GPa,剪切模量為12 GPa,泊松比為0.20,密度為2 400 kg/m3。
圖2 整體式擋墻有限元三維模型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對圓形煤場整體式擋墻結構有限元三維模型進行模態(tài)分析,可選擇的模態(tài)提取方法共7種,分別是:子空間迭代法、分塊(Lanczos)法、動態(tài)提取(Power Dynamics)法、縮減法、非對稱法、阻尼法、正交直角三角形(QR)阻尼法等。不同的適用性,其中以子空間迭代法、分塊法、縮減法、動態(tài)提取法最為常用,并且能夠基本滿足大多數工程計算問題的各項要求,本文采用由經典Lanczos法演化而來的分塊Lanczos法。
通過既定的2種計算方案,分別計算整體式擋墻結構前30階自振周期,前20階計算結果見表1、表2。
對應于2個方案第1、2階振型的振型圖分別見圖3、圖4。
a.方案1:自振頻率分布比較密集,基頻周期僅為0.116 s,說明結構整體剛度較大;前10階振型圖表現出關于輸煤地道的對稱或反對稱關系;前4階振型均位于洞口附近或洞口對面,說明洞口的剛度削弱不近對洞口附近有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洞口對面位置;從第5階振型開始,各振型均為結構整體振動,扶壁柱均出現扭轉效應;第15、18階分別為沿輸煤地道和垂直輸煤地道方向的整體振動。
表1 方案1擋墻結構自振周期
b.方案2:前10階振型圖并未表現出明顯的對稱關系;前4階振型均出現在堆煤荷載布置邊界位置,第1、3階更與洞口位置相關,正是結構質量與剛度分布變化最為明顯的部位;從第5階振型開始,絕大多數振型下,扶壁柱均出現扭轉效應;第20階為垂直輸煤地道方向的整體振動。
c.考慮了活動荷載的最不利布置以后,結構自振頻率數值上整體稍稍降低,振型上變化較大,關于洞口的對稱或反對稱關系消失,且在前20階振型中未出現沿輸煤地道方向的整體振動模態(tài),說明受工作荷載影響,尤其堆煤荷載的最不利布置對結構質量分布產生較大影響;前4階振型均出現在洞口附近、洞口對面附近以及堆煤荷載布置邊界位置,說明質量與剛度的突變對擋墻結構自振特性影響突出,此類位置容易成為薄弱位置;整體振動模態(tài),扶壁柱扭轉效應明顯,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扭轉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扶壁柱抗扭能力。
表2 方案2擋墻結構自振周期
圖3 方案1擋墻結構第1、2階自振模態(tài)
圖4 方案2擋墻結構第1、2階自振模態(tài)
采用模態(tài)分析方法,按照是否考慮活動荷載及堆煤壓力2個方案,計算了大直徑圓形煤場整體式擋墻結構前20階自振周期,通過分析自振頻率計算結果及振型圖得出以下結論。
a.整體式擋墻結構剛度較大。
b.考慮最不利布置的堆煤荷載對結構質量分布產生較大影響。
c.洞口附近剛度突變容易成為薄弱部位。
d.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扭轉效應對扶壁柱產生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冬.圓形貯煤場結構內力分析[D].沈陽:沈陽建筑大學,2013.
[2]王淵.巨型貯煤筒倉的受力特性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2.
[3]王建波.門架式頂堆側取堆取料機行走機構的輪壓計算及車輪軌道選型[J].起重運輸機械,2013(3):56-58.
[4]范振中.圓形封閉煤場結構設計的若干問題[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7,40(S1):158-161.
[5]姜哲.大型貯煤筒倉整體結構有限元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3.
[6]陳添槐,彭奇,湯正俊.大直徑圓形煤倉內壁堆煤溫度及側壓力現場實測與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2,45(3):366-369.
[7]丁偉亮,曾文革,吳曉帆.整體式封閉煤場擋煤墻有限元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43(S1):307-310.
[8]翟建強,薛飛,葛忻聲.圓形煤場結構和地基共同作用設計方法簡介[J].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2,45(S1):247-250.
[9]王騰,黃友強.大型圓形封閉煤倉結構的有限元分析[J].特種結構,2011,28(6):76-78.
[10]彭臣偉,倪國慶,王毋庸,等.大型整體式圓形煤場的結構形式分析[J].工業(yè)建筑,2015,45(S1):2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