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廊坊市農(nóng)業(yè)局 河北 廊坊 065000)
小麥是廊坊市主要糧食作物,近年播種面積百萬畝、總產(chǎn)40余萬噸,占全市糧食總面積、總產(chǎn)的近30%,在促進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促進農(nóng)業(yè)增效農(nóng)民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7年秋廊坊市種麥93.86萬畝。受小麥播期強降雨影響,全市小麥播期跨度大、播期拉長,出現(xiàn)一定比例的晚播麥。目前,小麥返青在即,苗情比較復雜。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存在一定比例的晚播麥甚至“土里捂”小麥,麥田群體較小,個體相對較弱,苗情比較復雜;二是冬前部分晚播麥田水分比較適宜而未澆冬水,全市冬灌比例與常年相比有所減少,加上越冬期間降水少、蒸發(fā)大,當前麥田墑情不容樂觀;三是經(jīng)過越冬期后,麥田凍枯葉較多,這將會導致麥田返青略偏晚;四是隨著氣溫回升,麥田病蟲草害需密切關注。
因此,今春麥管應加強,做到科學分類管理。
春季氣溫波動較大,這類麥田不要急于澆水,否則會因早澆水而降低地溫不利出苗。如干土層較薄,待土壤返漿后水分可達地表,這類“土里捂”麥田不需早澆水迎苗;如干土層較厚,應待日最低溫達0℃以上、日均氣溫3℃以上且近期無降溫情況時,在晴天中午澆小水,要注意出苗后鋤劃保墑促苗早發(fā)。
對底墑差又沒澆凍水的麥田,不澆水會影響正常返青,這類麥田應及早澆水補墑。注意要在日最低溫達0℃以上、日均氣溫3℃以上且近期無降溫情況時,在晴天中午澆救命水,水要小,澆后應落實鋤劃提溫保墑措施。
3.1強化鎮(zhèn)壓鋤劃措施。除了“土里捂”麥田和失墑重干旱麥田需早澆小水外,主體麥田早春均要抓緊時間落實好鎮(zhèn)壓、鋤劃等保墑措施,以提高地溫促苗早發(fā)。對底墑好、表層干、土層厚的田塊,可鎮(zhèn)壓2次,待水分提升后再進行鋤劃,鋤劃要做到劃細、劃勻、劃透。
3.2科學用好肥水管理。春季肥水管理是協(xié)調群體與個體、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鍵。堅持因地因苗分類管理的原則,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肥。三類麥田春季以促為主,在起身初期和拔節(jié)期分2次進行肥水管理,以爭取更多的穗數(shù)、粒數(shù)。分別畝追尿素8~10kg。二類麥田促控結合,根據(jù)地力水平在起身至拔節(jié)追肥澆水,畝追尿素15~20kg。生長健壯、群體適宜的一類麥田,控促結合,在前期鎮(zhèn)壓鋤劃保墑基礎上,春一水在拔節(jié)初期施用,做到麥腳干凈,提高穗層整齊度。畝追尿素15~20kg。
總之,今春麥田群體相對較小,第一肥水可適當提前,肥水過后要麥田鋤劃保墑,“土里捂”麥田出苗后參照三類麥管理。
隨著氣溫回升,麥田病蟲草害將陸續(xù)發(fā)生并產(chǎn)生危害。
4.1除治麥田雜草。本市麥田雜草以播娘蒿、薺菜等闊葉類雜草為主,在小麥返青起身期,可開展人工除草與化學防治相結合。化學防治可選用麥施達(459g/L雙氟磺草胺+二甲四氯異辛酯懸浮劑),或奔騰(22%唑草酮+14%苯磺隆)或二甲四氯鈉鹽+苯磺隆等藥劑按比例噴施。
4.2除控紋枯病??稍诨瘜W除草同時,加入烯唑醇或井崗霉素·蠟質芽孢桿菌(紋菌清)等,達到一噴雙效作用。
4.3防治吸漿蟲。小麥孕穗期正是吸漿蟲化蛹盛期,也是防治最佳期,用毒死蜱粉劑配成毒土順麥壟均勻撒施,撒后澆水防治效果好。
春季氣溫波動大,要積極做好防御及應對補救工作。
5.1對于倒春寒。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之前灌水,調節(jié)近地面層小氣候,減輕早春凍害對麥田的影響。一旦發(fā)生倒春寒凍害,要及時采取追施速效氮肥以及噴施生物調節(jié)劑等補救措施。
5.2對于春旱。在早春麥田鎮(zhèn)壓、鋤劃保墑基礎上,科學施用肥水,培育健壯植株,構建合理群體結構,增強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