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炳強
(聊城大學音樂學院,山東聊城252000)
通過這幾年的寫歌興趣,本人總結了幾點不成熟的歌曲寫作技巧和心得體會與你共勉,希望不成熟的地方大家多多見諒。我認為一首歌的完成具體會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知道我們到底要寫什么。比如到底是寫關于父母的或是祖國的或是愛情的等等。只有明確寫作目標才能有針對性的去寫,這樣才不會讓人覺得東拼西湊內容散亂。
歌曲名字非常重要,他將直接影響到歌曲的質量,歌曲名字必須做到兩個原則:能簡務繁,寧缺毋濫。意思就是能少用一個字,就絕不多用。寧愿缺幾個字也絕不能濫用一個字。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針尖越細越鋒利,蓋房用沙不用泥。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
到底寫進行曲風格還是抒情風格,還是勞動號子等等。適合什么聲部的人唱,是女高音還是男中音,這兩步和想主題起名字是一樣重要的,也是選擇方向的問題。其實有好多歌詞適合多種風格,關鍵哪個是你自己內心的風格。
確定風格后,用你起的歌名反復給它找旋律,直到找到一個最適合它的,基本你的歌名就是本首歌的經典樂句,他常常會在出現(xiàn)在歌曲的第一句,中間副歌高潮句或者歌曲的結束句。要想從萬千旋律中找到你想要的樂句確實很難,而你找到的經典旋律首先要以打動自己為原則。找主題找旋律這一步是寫歌過程中最難的一步,往往很多寫歌者到這一步就停止了,然后就說我不會寫歌或者這首歌我寫不出來等等理由。這一步的關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靈感!
歌詞要緊緊圍繞主題去寫,每個人的風格不一樣?;久窀瓒际?句式,起程轉合!講究合轍押韻,和諧對稱。前4句為主歌,后4句為副歌,大部分民歌第5句就是經典句,也就是剛才說的歌曲主題,旋律也會是經典旋律。結束句一般重復最后一句或用主題句。
根據你唱的經典旋律往下順著寫,大部分經典旋律稱為副歌,也就是歌曲的中間部分,那你就從中間一直寫到最后,這樣你的歌曲經典部分也就出來了,他將直接決定了本首歌有沒有寫作價值,并且當你寫完這段后歌曲的速度節(jié)拍也就出來了,根據你前面所想的音域問題,歌曲的調性也出來了,比如是f小調還是G大調等等。相對來說歌曲你就已經寫了三分之一了。寫完后再看看最后你的旋律到底落在那個主音上。如果是1那就是大調色彩,如果是6那就是小調色彩。這將直接影響到你副歌以前的旋律寫作內容。
如果你確定你的歌曲為大調色彩,前4句就用5、2、6、1作為句末停頓音。如果是小調色彩那就用6、3、1、6作為句末停頓音。根據你的風格和音域要求,對這幾個音進行自由搭配和刪減增加,四個音無所謂高中低音,比如說4個全是中音也行,2個中音2個低音也行,3個中音1個低音也行等等。在第4個樂句中或者說主歌與副歌的銜接處特別注意5、7、2和3、5、7兩個屬和弦的運用,這幾個音的長拍對推動高潮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第4句可以是終止,也可以是半終止,可以是主音也可以是屬音。
歌曲的主題樂句和歌詞的主題句不是一回事。歌曲的主題樂句就是歌曲的第一句,這需要一個很好的動機完成。開頭一個音最難寫,基本會根據大小調去找第一句的寫法,比如大調我們就從1、3、5中去找第一個音,小調我們就從6、1、3中去找第一個音。剛開始確定一個音后向它的上方或者下方以就近原則找下一個音,就近原則不超過四度。綜上幾點一首歌你就寫完三分之二了。
前間奏可以說是聽眾和歌手對這首歌的初步感知,它能為歌手找準調性和速度,更能讓聽眾知道歌曲風格,所以前間奏應該簡單明了,一針見血?;厩伴g奏寫作都會運用到本首歌的副歌或經典旋律部分,基本運用4個小樂句或2個大樂句,最簡單的就是直接引用副歌的經典旋律。還有就是在副歌旋律上進行伸展變化但是聽著還是不離副歌的旋律。經過以上九點的構思和寫作一首歌就寫完了。
要想修改就要不斷的用感情唱,看詞曲結合后能不能流暢起來,能不能感動自己,是不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如果做不到這幾點,或者說很難推翻自己,也可以請別人試聽提出建設性意見,不能剛愎自用,滴水不進。當然有時也要堅持原則,保護原創(chuàng)。
綜上所述寫一首歌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但是還要加上個人的感悟和創(chuàng)新,在規(guī)律中改變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再找新的規(guī)律。靈感加上寫作方法再加上自己的感情,相信每個人都是作曲家。
參考文獻:《歌曲分析與寫作》方智諾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流行歌曲寫作十八講》付林、胡音聲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流行歌曲寫作與和聲分析》陳飛編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