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西藏民族大學,陜西 咸陽 712000)
相信許多人看印度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一言不合就尬舞”。電影雖然十分精彩,但冗長的歌舞部分讓許多人覺得乏味。不可否認的是,有許多人是喜歡印度歌舞的,熱鬧嘛!放眼印度電影界,歌舞已然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有些人會有疑惑,電影上如此,那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是否一樣呢?日常會否有載歌載舞的現象出現呢?答案是肯定的。筆者在印度游學的時候,有一次恰逢他們慶祝撒紅節(jié)(印度教的春節(jié))也有霍利節(jié),潑水節(jié)之稱。與傣族的潑水節(jié)不同的是他們潑的是五彩顏料水。傳說破這種水可以消除誤解和怨恨,表示友好,第一次過這種特別的節(jié)日,不免心里有些好奇,除了被弄得渾身是各種顏色之外,我們還被拉去跳舞,整個學校的學生在宿舍樓前的空地上,伴著歌聲跳的不亦樂乎,一邊跳舞還一邊嬉笑打鬧。雖然身為沒有過過此節(jié)日的外國學生,但那一刻還是不禁隨著舞蹈律動起來。有那么一瞬間,感覺自己真的像是電影里的場面。
那么“全民尬舞”這一現象有沒有文化淵源可循呢?絲路上這個神奇的國家,我們的老鄰居印度對歌舞天生的熱愛到底源于何處呢?
我們先從音樂說起。上古時代,印度有四大吠陀本集,其中《娑摩吠陀》便是一部歌集?!版赌Α?)在印地語中具有曲調之意,可以說是這本書開創(chuàng)了印度的音樂的先河,又形成了如今這種融匯百家卻又自成一體的音樂傳統。早在吠陀時代(約公元前2000年)“歌”、“樂”、“舞”印度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印度兩國自古以來在文化上就有緊密的聯系,在歌舞,聲樂方面也不例外。吠陀后期形成的“薩、萊、咖、瑪、帕、塔、尼”七個音階(被認為分別代表孔雀、乳牛、山羊、鷺鷥、馬、象七種動物不同的叫聲)于隋朝傳入我國,對我國音樂的發(fā)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高僧玄奘在中印文明史上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也是《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西游便是到天竺(印度古稱天竺)求取真經。玄奘曾對天竺樂做出高度贊賞。而那已是公元七世紀的事情了,印度的音樂已經發(fā)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音樂系統的發(fā)達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印度音樂的種類。印度音樂分為古典音樂、輕音樂、民間音樂和軍樂等。古典音樂重樂理程式,輕古典音樂重情感表達,輕音樂則側重于樂曲的完美性和情感表達。民間音樂是所有音樂中形式最豐富的。曲調清新自然,簡單純樸又富于表現力。印度人能歌善舞,因而民間音樂也十分發(fā)達,民間音樂的社會功能十分豐富,人們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這種音樂。在印度的山間海河之上都可以經常聽到旋律優(yōu)美的歌聲。西孟加拉馬哈拉施特拉和安德拉等邦的民歌都富于地方特色,因而十分著名。印度民間音樂的音域寬廣,許多民間歌曲可以達到三個八度。插曲豐富的印度電影的繁榮和普及也推動了民間音樂的發(fā)展。印度詩人泰戈爾詩十分欣賞民間音樂,他在吸收民間音樂養(yǎng)分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歌曲2000多首。這些歌曲又回到民間,為漁夫村姑所傳唱。1998年榮獲諾貝爾獎的印度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在一篇題為《泰格爾與他的印度》的文章中曾指出:”他創(chuàng)造的歌曲至今仍然回蕩在印度東部和整個孟加拉國”。20世紀后期,西方流行音樂也開始傳入印度,搖滾音樂受到城市里一些青年的歡迎。
那么種類這么豐富的音樂少了多樣化的樂器,如何能行?說起印度的樂器,那么品種可就更加豐富了。維納琴、西達爾琴、雙面手鼓、木琴等等不僅很有特色,而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同音樂一樣,舞蹈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具有南亞獨特的風格和韻味。在印度河文明(約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中就有舞女青銅像和表現男性舞者的雕像了。說明印度先民十分喜愛舞蹈。提到印度舞蹈的其實就不得不提到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據說濕婆是印度舞蹈的始祖,會跳108 種舞。印度教徒認為宇宙就是在濕婆的舞蹈中周而復始的走向毀滅和新生舞蹈自古以來就是慶?;顒硬豢扇鄙俚膬热荨T缭?000多年前就有婆羅多的舞蹈專著《舞論》,至今仍然是印度所有古典舞蹈形式的理論依據。舞蹈的體系記憶如此完善,那么流派必定是多種多樣的。就拿古典舞蹈來說,分為南北兩大體系和四大流派。分別是婆羅多舞(也是印度最古的舞蹈),舞蹈的題材多源于吠陀和史詩。塔卡利舞,起源于南印的克拉拉邦,內容多取自于史詩,有“印度的京劇之稱??ㄋ宋瑁庇《任璧噶髋?,主題多源于莫臥兒細密畫,對足功要求十分嚴格。最后一種是曼尼普里舞,被前總統尼赫魯譽為“印度的寶石”。主要反映黑天和羅陀傳奇的愛情故事,舞蹈形式莊嚴又不失細膩優(yōu)雅。當然還有許多其它的流派都是印度舞蹈文化長河中不可缺少的細流。
這是古典舞,那么大家所了解的“全民尬舞”,其實屬于寶萊塢舞蹈。它主要偏向于大眾娛樂。印度舞蹈的發(fā)除了民間傳承外,其實還真離不開寶萊屋。通過印度電影國際化發(fā)展,印度舞蹈越來越多地進入國際視野,為人們了解印度傳統,了解印度教,甚至印度這個國家提供了重要的媒介。
這么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沿襲至今,歌舞早已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歌舞表演也是印度舞臺的傳統。筆者看來,印度電影的紀實率還是很高的,電影自然而然的反應許多生活中的橋段,那么歌舞現身熒屏也就不奇怪了,因為這本身就是人家千百年來的觀賞習慣呀!電影的主題不管是什么,歌舞定要來湊個熱鬧,體現一下民族的傳統色彩。且歌舞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很多情況下能更加細膩的反映出人的情感,對于表現情節(jié)也具有一定的幫助。哪怕故事情節(jié)已經完整,但是少了歌舞,在印度人的心中,那也算不上一部成功的電影,歌舞作為寶萊塢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人民大眾所欣然接受的。通過歌舞藝術化的表達,他們更能進入劇情,更能了解男女主人公的內心,體會那種細膩的情感。
現在,你明白印度人為何“一言不合就尬舞”了嗎?要是有機會去印度,你會發(fā)現,還真一點不尬。那種強大的感召力,說不定你都想加入他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