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說起律師,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覺得“高大上”,那是因為不了解。我干這一行接近20年了,可謂是一名資深律師。我很清楚,這個職業(yè)所包含的酸甜苦辣,遠沒有表面上那么光鮮。但再苦再累,我也沒有改變對律師夢的追尋,因為我對這份職業(yè)有著深深的熱愛。
風雨兼程一路走來,我經(jīng)手的案例也算得上紛繁復雜。其中,有一件“20元變4萬元”的案例,尤讓我感悟良多,至今難忘。
這件事發(fā)生在十幾年前,那時我入行還不久。那一天,成都市民張宇(化名)請兩三個遠道而來的外地朋友吃飯,來到一家知名火鍋店?;蛟S是火鍋店生意太好,服務員應接不暇,上菜慢、態(tài)度差不說,還不小心把湯水濺到客人身上,為后面的沖突埋下了伏筆。
張宇一行吃完火鍋結(jié)賬時,收銀員說應支付320元。張宇認為這頓飯吃得不爽,于是提出優(yōu)惠20元。就在他和火鍋店經(jīng)理商量結(jié)賬時,其余人走出火鍋店開車。沒想到,火鍋店的一個員工強行拉著車門不讓他們走,雙方火氣上頭吵了起來。坐副駕駛的李明(化名)不知是不是酒勁發(fā)作,一把將那員工推倒在地,然后叫司機開車。結(jié)果沒想到意外發(fā)生——車輪把那員工的腿碾斷了。很快,警察趕到現(xiàn)場,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將李明刑事拘留。
李明家屬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我所。待我們律師介入的時候,火鍋店方堅持要求賠償10余萬元,而李明家屬的意見則是不要激化矛盾,能盡快妥善處理為好。作為辯護人,我們立馬去當?shù)嘏沙鏊私馇闆r。負責接待的是一名年輕警察,他的態(tài)度一開始很明確——趕緊賠償,然后再說取保。
對此,我始終不放棄,堅持要求去看守所會見當事人,征詢其賠償意見。我耐心地解釋,畢竟這個賠償數(shù)額在當時算是一筆巨款,即便是親戚代為賠償也得以本人同意為前提。見我一直堅持,負責接待的警察有些疑惑:“這個階段,你們怎么能會見呢?”聽他這么說,我就稍有底氣了。因為當時刑事訴訟法第一次修改不久,估計這名年輕警察疏于學習,所以才不清楚我們是可以會見當事人的。在我的不斷解釋下,他終于有些猶豫地詢問旁邊一名年長的同事:“他們律師可以去會見嗎?”那位警察頭也沒抬,點頭表示可以。于是,我們這才順利地前往看守所會見當事人,征詢了他的意見。最終,經(jīng)過和對方律師的協(xié)調(diào)溝通,以協(xié)商賠償4萬元為此事畫上了句號。
盡管在我們的努力下,李明的賠償由對方要求的10余萬元降低到了4萬元,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損失。他和家屬也給予了我們高度評價,但我心中卻五味雜陳——本來一場愉快聚會,卻因一時沖動,不僅害了別人,也讓自己平白無故遭受4萬元損失,這怎能不讓人警醒呢?
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不夸張地說,律師行業(yè)的每個案例都可以寫成一篇小說,或拍成電視短片,甚至是一部電影。在這當中,律師基于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經(jīng)驗的思路,很可能就是電影的劇本結(jié)構,決定了故事會如何演繹;而律師辦案過程中的用心程度、專業(yè)程度,就是電影的點睛之筆所在。至今,我還清晰記得帶我入門的師傅的教誨:“考過了司法資格只是跨過了門檻,進了門的修行全在自身?!苯?0年來,這句話都鞭策著我不斷前行,盡自己最大努力辦好每一個案子。
在我看來,作為一名律師,能夠讓當事人在我們辦案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對其合法權益的維護,體會到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精神,就是成功了。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這或許就是讓我永葆初心的律師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