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英
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沒有教學質量作為支撐,學校的發(fā)展將如失去船槳的一葉孤舟。教學看似簡單(老師教、學生學),其實要“真”教會學生就不是那么簡單,需要厚積薄發(fā),需要舉重若輕。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有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學才是“真”教學。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樹立創(chuàng)優(yōu)意識和反思習慣,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才能留住精彩,才能鑄就輝煌。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常見問題
1. 照本宣科
平庸的教師以滿堂灌為主,講述知識,引人入“睡”;優(yōu)秀的教師懂得激勵學生,演繹知識,引人入勝。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沒有“吃透”知識,沒有“摸透”學生,不懂基于學生特點活用教材,不懂什么是有效教學,因此上課時照本宣科,似“復讀機”,課堂死氣沉沉。
2. 墨守成規(guī)
有效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體用,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不懂什么叫寓教于樂,不懂什么叫因材施教,因此上課時墨守成規(guī),趣味性不足,課堂一成不變。
3. 安于現狀
把握了細節(jié),便留住了精彩,把握了“不經意”,便鑄就了輝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反思不足,對細節(jié)關注不夠,不懂什么是“有為教師”,不懂什么是“有效教法”,不知什么是“師生關系”,不知什么是“學習興趣”,因此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課堂平淡無味。
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學生所能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fā)展,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學理念,要有時間與效率的觀念,要有反思的意識。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關注學生需求是教學的核心,合適的教法是教學的關鍵。
站在小學的課堂教學角度來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不需要強迫學生“學習”的前提下,學生學習有動力,學生愛學習、喜鉆研,并且學有所獲,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幫助,有利于學生茁壯成長。
2. 如何評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節(jié)課的有效教學效果如何,要看重學生的學習效果,關注學生是否能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否對關鍵能力的發(fā)展有幫助。實踐證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特征有:教學目標清晰,授課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教學內容適度,課堂設計科學合理,調控有效;教法合適,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問題并逐步積累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順其自然,沒有違背學生的意愿,沒有“被迫”去學習但卻學有所獲的課堂,將是最富有成效的課堂。學生不想學,教師再認真,也是低效的教學。學生沒有收獲,課堂再“精彩”,同樣也是無效的教學。
三、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怎樣上好一節(jié)課,怎樣用自己的熱情來勾畫出自己引以為傲的、最美麗的課堂,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教師永遠關注的課題。
1. 善于當一位有為教師
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一位有為教師,沒有一位有為教師作為支撐,無以談有效的課堂教學。有為教師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教”知識,而且“教”做人,課堂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有為教師的主要特征有:熱愛事業(yè),以德立教,寧靜致遠,自強不息,學富五車,樂學善教,有童稚之心,有長者風范,滿懷激情,關注細節(jié),團結協作,開拓創(chuàng)新。有為教師是一個對學生充滿期待的教師,是一個值得學生信賴的教師。
2. 善于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是保證教學效果與質量的基石。如果學生“討厭”老師,老師“看不慣”學生,能否順利完成教學尚是一個未知數,更不用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名教師,應熱愛學生,當學生的益友,應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當學生的知心人,應正確處理師生間的矛盾,當學生的良師。用愛去喚醒學生的心靈,用情去感化學生,走入學生內心世界,是構建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關鍵。
3. 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絕對不是“天生”的,主要看教師如何引導,如何激發(fā)。學生只有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因此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實踐證明,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才能變得輕松高效,學習才不會成為一件“苦差事”。
4. 善于有效的控制課堂
俗話說得好:三分教學,七分管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控制課堂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障。課堂失控,無以談有效教學。調查表明,經驗豐富的教師總是嚴格要求學生,有張有弛,有表揚有批評,有“熱鬧”,也有安靜,有“自我”,也有秩序,有“渙散”,也有專心,進而有效地控制課堂。在“有效控制”中產生效率,在“有效控制”中教書育人。
5. 善于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其本質就是讓學生既輕松愉快又能構建知識,教師開心地教,學生快樂地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巧設懸念,故事感染,情境表演,討論探究,競賽激勵等,都是寓教于樂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捕捉時機,因勢利導,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化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簡明,讓學生在樂中學,這樣的課堂都是最受歡迎的課堂,這樣的教學都是最有效的教學。
6. 善于采用合適的教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創(chuàng)造火花的激發(fā)者,是學生智慧源泉的引導者。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善于采用合適的教法,科學處理教學深度、廣度,將有助于學生的知識、品德獲得最佳的發(fā)展。
實踐證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教師是否是一位有為教師,是否擁有實現預期教育教學目標的能力。善于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善于有效的控制課堂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善于改革創(chuàng)新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靈魂,善于寓教于樂、善于采用合適的教法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核心。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教學,帶給學生的是收獲,帶給學生的是改變,收獲從毫無頭緒到心里有數,改變從束手無策到按部就班。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