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移情和70年代第三世界女性小說

        2018-03-31 13:02:13盧紅芳
        山東外語教學 2018年6期
        關鍵詞:主體小說

        蘇·J.金 (著) 盧紅芳 (譯)

        (1. 馬薩諸塞大學 洛威爾分校,洛威爾 01850;2.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外國語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5)

        1.0 引言

        除了激發(fā)本文集討論的全局性問題外,激發(fā)本文寫作的還有兩個問題:(1)女性主義者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分享“跨文化”的忠誠?(2)(蘇珊妮·基恩提出的相關問題)小說閱讀引發(fā)的移情在多大程度上導致了“親社會行為”?基恩研究的證據(jù)表明: 歷史地看,閱讀小說不一定產生合乎倫理需要的結果。盡管如此,基恩還是堅持認為,“作者的移情和讀者的移情都有修辭用途”(Keen,2007:140;原文著重號),她呼吁進一步研究移情和敘事,尤其是研究后殖民小說。

        本文通過研究一個實例來探索這兩個問題,論證敘事移情可以通過跨越和改變不同女性群體之間的現(xiàn)有邊界而產生顯著的社會變化。我將首先回顧一些關于移情及其與敘事、倫理和主體性的關系的討論,然后,討論本文使用的“第三世界女性”和“有色女性”這兩個術語,并且考察 20世紀70年代后殖民和族裔女性作家運用具體敘事策略的方式。

        2.0 移情

        移情通常被描述為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體體驗他或她相信他人正在感受的情緒?;疽魄楸幻枋鰹橐环N即時反應——比如,嬰兒在其他嬰兒哭時也哭的移情(Keen,2007:17)——但移情依據(jù)語境可在認知、情感和身體等方面產生各種各樣的效果,從而變得更加復雜。一些學者,比如科普蘭,主張移情的狹義定義(Coplan,2011),另一些學者,比如霍夫曼,卻主張較為寬泛的、未涉及意志或復雜的心理理解的定義(Hoffman,2001)②。

        影響廣泛的“移情-利他主義”假設認為,小說閱讀促成讀者的道德成長,使他能夠更充分地理解他人并參與“親社會”行動。但基恩指出對移情力量的強調不僅可能是虛幻的,而且實際上也是危險的。例如,“失敗的移情”會使人產生幻滅感、消極避世和處事冷漠(Keen,2007:54-55)。德爾加多將虛假或膚淺的移情描述為一種自由幻想,幻想自己了解對方,而實際上卻是通過將自我強加于他人來重現(xiàn)權力等級關系(Delgado,1996)。簡而言之,爭論的關鍵問題是:移情與正義之間有什么關系?

        通過質詢差異性和同一性產生的動態(tài)機制是一種探索移情與正義之間關系的方法。有些移情闡述,特別是那些支持移情產生親社會行為的,取決于這一主張,即移情有助于通過共享情感使“他者”變成“相同者”。較為復雜的移情狀況更偏重同一性;例如,霍根認為“情境移情”,即基于相似經歷尤其是相似的痛苦經歷而產生的移情,比“范疇移情”,即基于相同身份而產生的移情更為重要,因為前者用于彌合主體和群體之間的表面差異(Hogan,2003:150)。雖然我不愿意完全低估移情的倫理潛力,但關于移情重視同一性而輕視差異性的標準觀點是有問題的。有兩個原因:首先,移情依賴于共同情感的觀點低估了意識形態(tài)在這種移情體驗中的潛在規(guī)范功能。其次,一些對情感的描述低估了主體性本身的復雜性,只認為個體是原子化的和離散的,并非與群體和系統(tǒng)有辯證關系,而且相對來說沒有充分考慮主體可以具有不同定義。在這種情況下,所感知到的情感同一性的作用就可能使等級差異神秘化和永久化。

        移情可以起到規(guī)范性的作用,不僅規(guī)定人們應該感受到什么,而且還界定是誰能夠感受,或者是誰構成感受的主體。例如,將敘事視為產生移情不可或缺之部分的雷米·德貝斯(Remy Debes)認為,移情從定義上講是規(guī)范性的。他將他人情感的可理解性與產生這種情感的評價合法性區(qū)分開來。如果我們和他人的解讀、闡釋和價值體系不一致,我們就未必有相同的感受。但是,德貝斯斷言,“作為敘事結果移情并非只是為了確定‘為什么’產生情感,而且還根據(jù)‘為什么’——即依據(jù)敘事中提供的理由——來接受這種情感,而接受這些理由,乃是因為和敘述者感同身受”(2010:224)。

        另外一種研究移情與正義之間關系的方法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個體之間的感情可能不足以解釋多元共存的系統(tǒng)中主體的不同類型。即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像我們自己一樣“有能力感受”,或者如果我們想象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感受主體也不一定等同于政治、經濟或法律主體;他們之間雖有關聯(lián)但非等同。約翰遜做出了有益區(qū)分,即“抒情和法律可能被視為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確定何謂‘人’”;“抒情”主體是“感性的、主觀的、個人的”,而“法律”主體是“理性的、有權利的、體制化的”(Johnson,1998:550)。

        我們可能會在抒情和法律主體之外添加第三個術語或類別:“具身”(embodied)主體,其中包含的主體要素既不是普遍承認的“個人的”,也不是 “體制化的”,而是未被承認的和/或被認為是非自主的。這種具身主體性可能包括過去幾十年來討論的身份諸要素:性別,種族,酷兒戀,認知,殘疾,情感和操演(巴特勒意義上的操演)。

        3.0“有色女性”

        我在這里分析的小說包括德賽(Anita Desai)的《白日悠光》(1980),埃米切塔(Buchi Emecheta)的《二等公民》(1974)、《聘禮》(1976)和《為母之樂》(1979),海德(Bessie Head)的《當烏云密布時》(1968)、《馬魯》(1971)和《權力問題》(1974),霍奇(Merle Hodge)的《咔咔嚓嚓,猴子落下》(1970),湯亭亭的《女勇士》(1975),托妮·莫里森的《最藍的眼睛》(1970)和《秀拉》(1974)。雖然這些文本的創(chuàng)作、出版和接受的具體語境差異很大,但在倡導跨越種族和民族邊界的非白人女性主義者的政治動員下,它們都關注意識形態(tài)問題和審美策略問題。在美國、英國以及一些后殖民國家,這樣的文本事實上成了第三世界女作家用英語發(f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學聲音。此外,盡管文本的語境不同,文本卻都明顯批判性別壓迫和種族壓迫。20世紀80年代的作家,包括沃克(Alice Walker)、西斯內羅斯(Sandra Cisneros)和唐加姆布加(Tsitsi Dangarembga),甚至還有90年代以及90年代后的作家,也都關注這些小說的文學策略和政治問題。而且,這些小說的共同審美策略,相比于20世紀70年代其他有色女性/第三世界女性作家的作品,例如韓裔美國作家車學敬(Theresa Hak Kyung Cha)、哈格多恩(Jessica Hagedorn)、瓊斯(Gayl Jones)的和莫爾(Nicholasa Mohr)的作品更為引人注目。盡管她們的作品也探索類似的問題,但在一代人之后才受到女性主義和族裔研究學者的關注。

        正如文獻清晰記載的,這些作家出現(xiàn)之際正值第三世界女性越發(fā)政治化,這歸因于反殖民運動、民權運動、反戰(zhàn)運動、文化民族主義運動、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等政治運動的影響,也歸因于內部批判性別歧視、同性戀恐懼癥、種族主義和資產階級觀念。20世紀70年代見證了女性主義組織活動的相對繁榮。20世紀80年代,關于“有色女性”的理論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戴維斯(Angela Davis)、胡克斯(bell hooks)、洛德(Audre Lorde)、安扎爾朵(Gloria Anzaldúa)、山田美也(Mitsuye Yamada)等,都有著作發(fā)表。在隨后的幾十年,批評家如桑多瓦爾(Chela Sandoval)、恒(Geraldine Heng)、洪(Grace Hong)等一直以各自的方式從事第三世界和/或有色女性的女權主義理論研究。雖然有些應用存在本質主義的風險,但大多數(shù)關于“有色女性”和“第三世界女性”的理論討論,都公然聲稱它們是政治稱謂,旨在闡明外指于社會結構的主體位置,而非內指于生物學或本質的主體位置。

        把“第三世界女性”或“有色女性”作為類別或群體來討論將是本文的要點,這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并不常見,那時有色女性剛剛開始跨種族、跨族裔、跨民族地組織起來。她們共同批判白人中產階級女性主義,批判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父權制,批判殖民主義和新帝國主義,也常批判資本主義和同性戀恐懼癥。

        我的部分論點是:小說用來引發(fā)讀者移情的敘事策略,在構建這個群體和闡明其政治立場方面,發(fā)揮了作用③。在這些文本中,移情的引發(fā)不僅通過等同人物,而且還通過探索塑造但限制人物的社會制度。產生這種雙重移情體驗的關鍵敘事策略,是運用內裂視角,在故事層面的主人公的天真思想和敘述者或隱含作者更為復雜的分析之間,創(chuàng)造一個空間。這些敘事策略產生了雙重移情,此移情旨在探索主體,視此主體為抒情的、個人的、情感的、法律的、機制化的和政治的。

        在描繪共同經歷和社會壓迫時,這些70年代的小說并不只吸引現(xiàn)存讀者群體;相反,在促進移情的過程中,這些小說在跨越民族和族裔邊界,認同某些性別化和種族化的主體性、體驗和情景方面,發(fā)揮了其作用,從而通過閱讀建構了新的群體。這個過程不僅涉及共同的情感,而且也涉及基于身體概念的、對交叉權力系統(tǒng)的共同認可和批判。用霍根的話說,這類讀者從“情境移情”轉向“范疇移情”。所有的讀者都可能或的確感同身受,但有些讀者,因為自己的相似社會地位而分享小說引發(fā)的體驗。這類特別的讀者確定了一新的群體,即“有色女性”或者“第三世界女性”,其基礎不僅僅是那些共同的體驗,也是對產生其相同體驗的社會制度進行批判。

        4.0 “既非白人又非男人”

        基恩描述了作者所采用的三種策略移情。其一,“界內型策略移情”(bounded strategic empathy),它作用于“因為有共同經歷而感到彼此熟悉的群體內部成員”(Keen,2007:xiv);其二,“大使型策略移情(ambassadorial strategic empathy),它解決選擇群體外成員的問題,旨在培養(yǎng)他們對群體內成員的移情”(同上);其三,“宣傳型策略移情 (broadcast strategic empathy),它通過普遍化表達來強調相同的脆弱性和希望,從而召喚每個讀者與群體成員感同身受”(同上)。本文所研究的作家,既運用了“大使型”移情,也運用了“宣傳型”移情。然而,由于他們所書寫的制度圍繞著某些種族和性別化的身體問題,故事和人物有可能變得更熟悉,也更容易讓那些有著共同社會身份標記(即種族和性別)的讀者產生移情,他們的讀者移情在創(chuàng)造基于共同社會定位基礎的“范疇”方面發(fā)揮了作用。或者再用基恩的話來說,“界內型策略移情”的內部讀者是旨在引發(fā)了“大使型移情”和“宣傳型移情”的敘事策略的交叉產物。為了引發(fā)這樣的反應,這些文本傾向于通過某一特定人物或多個人物,來運用第一人稱和/或第三人稱有限視角。正如基恩指出的那樣,通過第一人稱人物敘述或展示人物視角的第三人稱敘述,內部視角的使用往往鼓勵人物等同,并且也促進讀者移情。這種第三人稱敘述要么在整個文本中固定于一個人物的視角,要么在不同人物的視角之間轉換變化(2007:96)。

        此外,在這些小說中,移情的激發(fā)不僅僅是通過等同人物,而且還通過探索塑造但限制人物的社會制度。讀者受邀移情于文本,或者移情于隱含作者對社會制度的批判或憤怒。創(chuàng)造這種雙重移情體驗的關鍵敘事策略,是運用內裂視角,在故事層面的主人公的天真思想和敘述者或隱含作者更為復雜的分析之間,創(chuàng)造一個空間。這種分裂視角一般有三種形式:(1)“當下”的敘述者和行為中年輕時的主人公(通常為小孩);(2)處于敘事視角內外交替的兩個(或更多)女性人物;(3)第三人稱敘述者與人物之間的視角。

        首先,兒童敘述者與成人敘述者之間的距離使文本能夠反映意識形態(tài)對兒童敘述者的影響,尤其是那些與種族/族裔及性別相關的意識形態(tài)?!哆沁青赅?,猴子落下》和《女勇士》就是這方面比較突出的例子。在《咔咔嚓嚓,猴子落下》中,我們可以識別出第一人稱敘述者“蒂”至少有三個不同但非完全獨立的聲音:成人敘述者,最初的兒童敘述者,以及年齡稍大的孩子敘述者(見于小說的第二部分)。 她有很多名字:她大名叫辛西婭,小名叫蒂,漂亮“自稱”叫海倫。這些名字反映了她的童年、她的教育和她的階級位移的不同意識形態(tài)指向。同樣,在《女勇士》中,兒童敘述者的強烈情感和成人敘述者或明或暗的追憶之間也是分裂的。比如,兒童敘述者對母親故事的初始理解與成人敘述者對這些故事的解讀就形成了對照。

        其次,在一些文本中,內視角在兩個雙重女性人物之間交替,通常一個人物遵守某些文化規(guī)則,另一個則不遵守,或反之遵循別的規(guī)則。這種雙重性使得文本一方面突出了對意識形態(tài)訓諭相互沖突的解釋,另一方面也探索了每個女性自由的共同結構限制。在某種意義上,這種雙重性允許一個女人嘗試不同的路徑、態(tài)度等,并且在許多情況下能夠體驗到性別、階級、種族施加于她的限制。在《秀拉》中,奈爾循規(guī)蹈矩,做了一切母親想讓她做的事;秀拉則不同:上了大學,偷情濫交,獨身主義,對母親也不夠孝順。盡管她們選擇不同,但奈爾最終孤獨憤世;秀拉則不滿、逃避、走向死亡。這兩個女人選擇的不同道路,有助于凸顯她們因未能攜手對抗借助種族和性別差異來限制她們的結構性力量而遭受的損失。

        第三種常見內裂視角例子存于第三人稱敘述者和與之關系非常密切的人物之間。海德經常使用這種技巧,有時語氣莫名的形而上;《權力問題》和《馬魯》中的第三人稱敘述者都與主人公關系密切,但敘述者常插入評價。同樣,在埃米切塔的《二等公民》中,敘述者切斷與艾達的密切認同,進而直接評論當時的處境,有時還直接與讀者對話。莫里森是這三種技巧的大師。《最藍的眼睛》大部分由克勞迪婭以第一人稱敘述。小說的第一部分“秋”,在九歲的克勞迪婭以現(xiàn)在時態(tài)敘述和成人的克勞迪婭以過去時態(tài)敘述之間轉換。小說結尾時敘述者正值“當下”,批評自己和同伴通過與佩科拉對比來實現(xiàn)自我定義。

        小說的其他部分通過第三人稱敘述者來聚焦佩科拉的視角(Morrison,2000:40, 44-58)。然而,第三人稱敘述者卻從佩科拉的內視角退出,以凸顯造成她痛苦的制度。例如,當佩科拉去亞克波斯基先生的商店購買糖果時,敘述交替于佩科拉的思想、亞克波斯基的視角和敘述者的元評論之間。一方面,佩科拉體驗到了那種她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受,潛意識里,她感到那男人“完全沒有把她當人看”。另一方面,敘述者向我們讀者發(fā)問:“一個52歲的白人移民店主,嘴里散發(fā)著土豆和啤酒味…… 總是茫然若失,感覺遲鈍的樣子,怎么能注意到一個黑人小女孩呢?”(Morrison,2000:50)。敘述者邀請我們不僅移情于佩科拉甚至亞克波斯基,且移情于敘述者為她倆身處非人化的種族制度和性別制度之中而感到的痛苦。整個場景使用的現(xiàn)在時態(tài)使故事時間和敘述時間難以分辨,使佩科拉的“過去”和敘述者的“現(xiàn)在”難以分辨,這場景所包含的意義已經超越了那個時刻。接著,敘述者建議我們應該如何不僅感受人物的情感而且還感受處境:佩科拉離開商店之后,有一瞬間心里感到憤怒——但是羞愧很快又占了上風。換句話說,我們不僅受邀體驗亞克波斯基的視而不見,佩科拉的羞愧和憤怒,而且還體驗了敘述者的評價,即認為憤怒是對這種處境更恰當?shù)姆磻?/p>

        同樣,在《秀拉》中,第三人稱敘述者也跳出了奈爾和秀拉的視角,直接評論她們的總體處境。在所謂的“心理敘述”中,敘述者這樣描述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

        所以,當她倆[奈爾和秀拉]相遇時,先是在栗色大廳中,后來隔著跳繩相望,她們感到舊友重逢時的愜意和舒暢。因為她倆都在多年前就發(fā)現(xiàn),自己既不是白人也不是男人,所有的自由和成功都沒有她們的份,于是她們便著手創(chuàng)造自己。她們的相遇是幸運的,因為相遇讓她倆彼此相助成長。(Morrison,1982:52)

        其它各種小說也用小人物來提供視角,這些小人物的視角與主要人物和/或人物敘述者的視角截然不同,敘述者“我”會對這些形成對照的視角進行或明或暗的評價。這類故事中的小人物或宣揚父權制,或宣揚民族主義或者文化民族主義;他們也/或明顯存于社會認可邊界之外,因而關注這些邊界。在背景和地點方面,這些文本極少直接提及或解釋具有民族歷史意義的公共事件。德賽的《白日悠光》,與薩爾曼·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形成了對照,《午夜的孩子》中抒情主體服從于法律主體(且其身體主要比喻為國家),而《白日悠光》敘述上將1947年印巴分治置于比姆和塔拉的家庭動蕩之中。與《午夜的孩子》相比,《白日悠光》的政治含義并不遜色,相反,在那個歷史時刻,影響塔拉和比姆的是父權制,這個父權制的形態(tài)是她們的哥哥拉賈的失落欲望。從多種意義上說,這些小說都是家庭小說,都高度關注私人空間和身體。

        雖然階級和性欲是有色婦女女性主義理論的核心,這些問題卻不是我這里討論的小說所表現(xiàn)的核心。雖然有色婦女女性主義理論很多都重點關注女同性戀和窮女人,但是很多文本卻正式將中產階級異性戀視角自然化。例如,有幾部小說的敘事策略邀請讀者移情于中產階級主人公,而非窮人。比如《最藍的眼睛》,讀者被鼓勵與中產階級成年女性克勞迪婭產生認同,而不是與貧窮、瘋狂的佩科拉產生認同。

        這些缺失以某些方式寫進了人人接受的術語,即 “有色女性”和“第三世界女性”,二者凸顯了性別和種族。在某種程度上,有色女性作家不太想顛覆規(guī)范的中產階級異性戀女性氣質,因為她們只是盡力打斷西方/白人中產階級的女性氣質,這種女性氣質的界定在很多方面都敵視她們。但與早期的有色婦女女性主義理論相比,這類小說將讀者的移情更多地聚焦于性別和種族制度的具身主體,而不是經濟或性制度的法律主體。因此,這類小說中作為抒情主體的“有色女性”就面臨一種危險,即恢復資產階級異性戀的和種族化的女性氣質,并且/或者與之同流合污。

        5.0 移情、女性主義和敘事學

        在近幾十年里,“有色女性”甚至“第三世界女性”的身份類別可以并且已經被用于探討晚期資本主義中的消費主義、個人主義的多元文化主義,部分是因為上一節(jié)所述的移情敘事構造、主體性和意識形態(tài),部分也因為未考慮具體敘事。正如文獻清晰記載的那樣,尤其是80年代見證了世界性的抵制社會運動。同時,文化邏輯和市場邏輯迅速轉化為更具靈活性、流動性和“世界性”的形式。表面上看,非白人女性作為主體和客體融入了這全球化的消費主義世界,而作為文字主體也融入了這一世界新秩序;比如《經濟學人》雜志的一則廣告展示著一位亞洲女性乘商務座飛行。這則廣告是在請求女性不要拒絕而是欣然接受自己的性別和非白人特征。但幾頁之后,我們也可能看到展示異國情調的亞洲空姐廣告,或者極力推薦在自由貿易區(qū)雇傭敏捷、順從的第三世界女性的廣告。在這種矛盾的背景下,第三世界女性也可以在文學市場中起到移情對象的作用。換句話說,閱讀第三世界女作家的小說,可以而且的確為普通的和/或受過良好教育的世界性讀者提供了某種文化資本,尤其在大學課堂里甚或成為新自由主義主體的重要培訓基地。

        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能夠說明這種有色女性主體性商品化問題。這例子見于這些女作家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幾部小說的新版本。這些小說的第一版展示了某種抽象畫。但是在其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的版本,卻常在封面上展示一張女人照片,有時候打扮得花枝招展、魅力四射。這類玉體出現(xiàn)在《不安之地》《聽寫者》《咔咔嚓嚓,猴子落下》《女勇士》和《白日悠光》的新版本中。這種戀物癡迷既適用于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也適用于西方的少數(shù)民族女性?!段缫沟暮⒆印?、《看不見的人》或《萬有引力之虹》的新版,卻沒有類似的變化。我們在《瓦解》的封面并未看到充滿異國情調的男性模特,其身體使我們可能聯(lián)系到主人公和作者。換言之,能引發(fā)抒情主體和法律主體敘事移情的同一文本,也能夠服務于晚期資本主義的消費主義自由多元文化邏輯。這些封面對第三世界女性身體的包裝和對象化,其實是通過原子化的離散抒情主體,以一種主導的、自然化的移情概念,在向市場宣揚他們的“人性”。

        這些小說——連同它們邀請讀者移情的特殊敘事策略——被納入常規(guī)創(chuàng)作,以某些方式(即種族的、性別的和民族的)創(chuàng)作一種有限的、規(guī)范性的抒情主體觀念和法律主體觀念。這種對他者的移情商品化構成了一種主體性拜物教和觀光。中產階級有色女性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國際消費主體的目標,被推銷給他者,也成了他者的消費對象。通過混淆經濟和性制度,此女性可用來遮掩有色女性的狀況(尤其是貧困女性和/或有色女同性戀)。在多元文化市場上,這些小說所引發(fā)的明顯移情,在某種程度上將其商品化過程神秘化,因為用抒情術語來說,這些小說在市場上銷售,從而被讀成戴上“人”的光環(huán)(Coykendall,2011)。個人的讀者移情可能真真切切,并且讀者可能體驗到主人公不同環(huán)境中痛苦時的真實感情。但是,如果這種移情仍然處于抒情主體的層面,而犧牲了法律主體或某些法律主體性(例如性別與階級),那么讀者的移情不僅未能彌合差異,而且還參與準許和加劇產生這些差異的、等級化的、具剝削性的法律、經濟和政治制度之中。

        我在這里討論的小說中的移情,可與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其他小說形成有效對比,其中包括《柯爾基多拉》和《聽寫者》?!犊聽柣嗬返闹魅斯珵鯛柹种频湫偷闹挟a階級讀者的移情;她背負的性暴力史如此凸顯,以至這小說經常被描述為“野蠻”小說。同樣,20世紀90年代以及之后的批評家也欣然接受《聽寫者》,因為它不僅批判了帝國主義和父權制,而且還批判了意識形態(tài)主體形成過程。莫爾的小說描寫貧困女性和各種性行為,但由于它們的目標讀者是年輕成年人,所以敘事的功能截然不同。它們不像湯亭亭或莫里森的小說那樣,創(chuàng)作一種深切的抒情主體的內在性,卻無情地強調性和經濟制度,正是這些制度不僅影響了貧窮有色女性的生活,同時也影響了她們所屬群體的生活。然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并沒有阻止這些小說在晚期資本主義多元文化消費主義中被挪用和工具化;《聽寫者》和《柯爾基多拉》的新版本封面同樣也突顯有色女性的身體。

        在20世紀70年代,這些小說中的移情敘事策略有助于表現(xiàn)一個跨越現(xiàn)存邊界的群體,部分辦法是堅持主體既是抒情的又是法律的,而且,由于某些具身要素的緣故,其法律主體性受到了侵犯。近來幾十年,有色女性作品的銷售(例如,以女性身體為封面來推銷書內故事),利用了這一抒情主體概念和某些法律主體性的方面(尤其是過去的父權制和種族主義),但在其培育消費個人主義霸權與拜金主義的工具化過程中,卻又可能掩蓋了法律主體性的其他方面,比如階級和性。

        因此,回到本文的第一個問題:當出現(xiàn)文化差異問題時,對話通常依賴隱含的群體概念,即群體是固定的,離散的,自治的。例如,范疇移情被視為倫理上不甚需要的結果,因為它基于群體內部,故而基于排他性。但是重視情境移情而輕視范疇移情的情況沒有考慮到大多數(shù)現(xiàn)代群體范疇源自一種情境共性感,至少在過去的某個遙遠的階段是如此。今天,最明顯的、充滿政治色彩的群體身份范疇,包括各種民族主義,源自歷史系統(tǒng)過程,這些過程塑造了無標記規(guī)范(即“西方白人男性”),就跟塑造他者一樣,而且敘事,尤其是18世紀以來的小說,在闡述那些范疇時自然處于中心地位?;氐降诙€問題:通過閱讀產生的移情——以及這種閱讀體驗所帶來的大量的政治、情感、認知等方面的后果——可能引發(fā)社會變革,但這種潛在可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移情和主體性概念,以及取決于這些概念操作的歷史語境。換言之,移情和主體性是復雜概念,隱含了歷史和制度。

        從這個意義上說,擴展我們的移情概念就是擴展敘事理論領域,使之運用女性主義和酷兒理論,緊密交織于其他領域,交織于族裔、后殖民、殘疾問題以及馬克思主義研究。為回應羅賓·沃霍爾的《性別干預》,在理解敘事移情的過程中,敘事理論可幫助我們闡明一種詩學,語境化和歷史化是必須伴隨的過程。歷史、敘事形式和閱讀倫理,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解釋了何以敘事理論須繼續(xù)拓展它探索的文學文本、歷史文本和理論文本,并且必須繼續(xù)采納探索這些文本時獲得的洞見,以使之成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研究領域。

        注釋:

        ① 本譯文源自沃爾霍和蘭瑟主編的2015年論文集(Robyn Warhol and Susan S. Lanser, eds.NarrativeTheoryUnbound:QueerandFeministInterventions.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5)蘇·J. 金(Sue J. Kim)所寫的第七章(“Empathy and 1970s Novels by Third World Women”)。為便于讀者查閱計,注釋和引用文獻除必要外均保留原文,譯時有所刪略。

        ② 欲大致了解各種移情的概念譜系、移情的當代多學科研究以及移情與文學的關系,請參閱Hammond 和Kim(2014)編輯的論文集。

        ③ 而且,不同作家與不同類型的女性主義有著復雜的關系;例如,奇科溫耶·奧孔約·奧古涅米(Chikwenye Okonjo Ogunyemi)特別把布其·埃米切塔劃在了她的女性主義譜系之外,盡管這一點遭到了其他人的質疑。參見Ogunyemi(1989),Sougou(2002)和Haraway(1988,2013)。

        猜你喜歡
        主體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從“我”到“仲肯”——阿來小說中敘述主體的轉變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4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的5個主體
        中國自行車(2018年9期)2018-10-13 06:17:10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27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7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人妻性色av专区0000|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激情玛丽莎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呦系列呦交| 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丝袜足| 白浆高潮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少妇放荡的呻吟干柴烈火动漫| 国产亚洲sss在线观看| 按摩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久久尤物av天堂日日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p| 国产av久久久久精东av| 乱人伦中文字幕成人网站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密殿|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 欧美真人性做爰一二区| 国产自产21区激情综合一区|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av|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97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v| 欧美黑人巨大xxxxx| 成人国产在线播放自拍| 日本黑人亚洲一区二区|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天一区二区一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av| 国产无遮挡aaa片爽爽|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性无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