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鵬,顧 歡,李 陽,李 林
(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連云港 222061)
燃氣計量表是國家規(guī)定的強制檢定計量儀器,其設計制造技術水平與質量穩(wěn)定性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燃氣普及率的不斷提高,國內燃氣表需求量高速增長[1-2]。燃氣表的巨大市場需求,對燃氣表裝備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提升燃氣表的制造裝備水平,實現(xiàn)數字化、智能化制造。
由于燃氣表結構復雜、品種多樣、裝配精度要求高,燃氣表生產制造智能化實施難度較大,故燃氣表生產仍主要以人工為主,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產品返修率高,因此其生產制造能力遠低于市場需求。為此,本文對燃氣表成表自動化裝配部分進行研究。設計了一條包括9個作業(yè)模塊的燃氣表成表自動裝配生產線,對提高裝配效率,減少操作人員數量,提高成表裝配質量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燃氣表是一種依靠燃氣的壓力對外做功,通過傳動鏈推動計數器組件進行精確計數的一種計量裝置,是用于我國工用及民用燃氣流量貿易結算的強制檢定計量儀表[3]。燃氣表結構組成如圖1所示,由圖可知燃氣表主要由上蓋、下蓋、封圈、機芯組件、計數器組件等幾十種零部件組成,零部件種類多,結構復雜,零件制造及裝配工藝工序較多,裝配精度要求高。
圖1 燃氣表結構組成Fig.1 Structure composition of the gas meter
燃氣表成表裝配是指將組裝好的機芯體組件裝入到上下蓋中并壓封,其主要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燃氣表成表裝配工藝Fig.2 Gas meter table assembly process
燃氣表成表自動裝配生產線根據裝配工藝及最優(yōu)生產節(jié)拍的選擇設計了整體布局[4-5],如圖3所示,共包括9個生產模塊:導軌輸送模塊、上蓋上料模塊、上蓋內軸涂油模塊、磁鋼組裝與裝配模塊、上蓋涂膠模塊、機芯上料與裝配模塊、下蓋上料與裝配模塊、封圈上料與裝配模塊、成表碼垛模塊[6]。本生產線采用帶有工裝板的直線導軌對工件進行輸送,然后工件被自動送入各個工位并裝配零件,整個裝配過程連續(xù)依次進行,且各工位并行流水線作業(yè),大大提高整體效率。
圖3 生產線布局示意Fig.3 Production line layout
圖4 導軌輸送模塊示意Fig.4 Guide rail conveyor module diagram
成表自動裝配生產線的工作過程:三坐標機械手將上蓋放入導軌輸送模塊的工裝板上,并移動到下一工位;機械手對上蓋內軸涂油;磁鋼組裝設備將磁鋼體與磁鋼內外套組裝成一體,然后機械手抓取磁鋼組涂油,再裝配到上蓋中;涂膠機對上蓋涂膠;機械手抓取出氣管,對出氣管上下端涂油,然后裝配機械手將出氣管裝到機芯上;機芯裝出氣管后,機械手將機芯翻轉180°裝入上蓋;機械手抓取下蓋扣合到上蓋上;將封圈套入下蓋上,然后對封圈進行預彎;預彎后的成表被搬運機械手放入托盤內,當一層托盤放滿后,托盤被碼垛裝置堆疊成垛,堆好的垛由叉車或小車送出。
導軌輸送模塊以步進的方式輸送,7 s為一步,將工件送入下一工位,如圖4所示。工裝板采用直線導軌輸送,輸送方式為環(huán)狀輸送,使得工裝板為連續(xù)式供應。工裝板由氣缸與定位銷定位,特點是輸送平穩(wěn)、定位精度高、使用壽命長、不易損壞、維護成本低。
磁鋼組裝與裝配模塊是將零散的磁鋼外套、磁鋼內套及磁鋼體組裝成組件后裝入上蓋。磁鋼組裝與裝配模塊由轉動工作臺、振動盤、托盤送料裝置、裝配機械手、磁鋼組裝配機械手、自動涂油裝置組成,如圖5所示。
圖5 磁鋼組裝與裝配模塊示意Fig.5 Magnetic steel assembly module diagram
轉動工作臺由減速機帶動,分割器傳動,可進行間歇式轉動。轉動臺上裝有工裝,用來定位工件;振動盤用于輸送磁鋼內套及磁鋼外套;磁鋼體送料采用托盤送料裝置,托盤疊層放置,由人工將磁鋼體預裝在托盤上;裝配機械手主要由機座、直線導軌、滾珠絲杠、氣缸、夾料手等部件構成,機械手可以在X與Y 2個方向運動,夾料手可根據零件的種類進行不同的設計,此模塊中有3個裝配機械手,分別為磁鋼裝配機械手、磁鋼內套裝配機械手、磁鋼外套裝配機械手;磁鋼組裝配機械手與裝配機械手類似,不同之處在于機械手前端可進行90°旋轉,旋轉由轉動氣缸控制;自動涂油裝置能夠自動供油,使用與維護方便。
該模塊自動化工作流程:磁組組件自動上料,其中磁鋼外套及磁鋼內套均由振動盤自動上料,磁鋼體為堆垛式上料。第一工位采用機械手對磁鋼內套自動上料移載至轉動工作臺工裝內,利用磁鋼內套異形卡口進行定位;第二工位采用機械手抓取磁鋼放入磁鋼內套后開始轉動下壓,使磁鋼上面的卡槽卡入磁鋼內套相應位置中,如圖6(a)所示。磁鋼裝配機械手上裝有扭矩控制裝置,在磁鋼卡到位后自動停止轉動,機械手縮回,完成磁鋼的裝配,工件被送入下一工位;第三工位主要完成磁鋼外套的自動上料組裝,磁鋼外套由離心上料機上料,由機械手抓取后卡入磁鋼內套上;第四工位機械手抓取磁鋼組,在涂油位置涂油后,機械手轉動90°,將磁鋼組裝入上蓋中相應位置,如圖 6(b)和 6(c)所示。
圖6 磁鋼裝配過程示意Fig.6 Magnetic steel assembly process diagram
機芯上料與裝配模塊由送料小車、輥道輸送機、托盤升降裝置、三坐標機械手、導軌輸送機、振動盤、出氣管涂油裝置、出氣管裝配機械手、機芯裝配機械手組成,如圖7所示。
圖7 機芯上料與裝配模塊示意Fig.7 Movement loading and assembly module diagram
送料小車負責運載裝有機芯的托盤垛;輥道輸送機將托盤垛自動送入托盤升降裝置;托盤升降裝置將裝好機芯的托盤升到工作位置,等待機械手抓取機芯;三坐標機械手抓取機芯放到工裝內,并將空托盤取下放到托盤卸載位置;導軌輸送機將機芯依次送入各個工位;振動盤自動將出氣管送入指定工位;出氣管涂油裝置由1個機械手和2個海綿盒構成,如圖8所示。機械手夾住出氣管中部轉動90°到達海綿盒處,然后上下移動,分別將上下端伸入海綿盒內,使出氣管上下端都涂上油脂;出氣管裝配機械手主要由機座、直線導軌、滾珠絲杠、氣缸、夾料手等部件構成,夾料部分可旋轉并帶有力矩控制裝置。機械手先將出氣管裝入安裝孔,再將出氣管旋到指定位置后自動停止,然后機械手縮回,完成出氣管的裝配;機芯裝配機械手的夾料部分可翻轉180°,將機芯倒扣入上蓋中。
圖8 出氣管涂油裝置示意Fig.8 Outlet pipe oiling device diagram
托盤升降裝置由電機驅動,鏈輪鏈條傳動。鏈條上裝有擋塊,用來放置托盤,如圖9所示。當機械手把最上層的空托盤取走后,下一層的托盤上升到最上層。當裝有上蓋的托盤剩余不多時,系統(tǒng)報警,通知人員補充托盤,何時補充托盤可由人工設定。
圖9 托盤升降裝置原理Fig.9 Tray lifting device schematic
封圈上料與裝配模塊由封圈送料裝置、裝配機械手、封圈預彎裝置組成,如圖10所示。
封圈呈十字交叉方式由人工疊放到一個特制托盤中,由8個立柱固定,此方式可避免封圈相互之間疊層卡?。蝗鴺搜b配機械手的取料手由6個小吸盤構成,可以吸住封圈裝入指定位置;封圈預彎裝置通過氣缸在2個位置預彎封圈,使封圈固定住上下蓋,不讓上下蓋脫落。
圖10 封圈上料與裝配模塊示意Fig.10 Ring loading and assembly module diagram
成表碼垛模塊由成表翻轉機械手、不合格品輸送機、三坐標機械手、托盤送料及碼垛裝置組成,如圖11所示。
圖11 成表碼垛模塊示意Fig.11 Table palletizing module diagram
成表翻轉機械手從輸送機上抓取裝好的燃氣表翻轉180°后放到另一工位上。其次,可將不合格產品抓取到輸送機上輸送至回收區(qū);三坐標機器人從輸送機上夾取裝好的燃氣表放到托盤上;托盤送料裝置將空托盤從下層送往上層,實現(xiàn)托盤的供應,新的托盤由工人從料架下方放入;托盤碼垛裝置將放滿燃氣表的托盤從裝料工位送往碼垛工位。最上層托盤下有兩排滾輪,推料裝置由鏈輪鏈條帶動,推動托盤到達指定工位,如圖12所示。碼垛工位的托盤一層一層往下降,實現(xiàn)托盤堆疊碼垛。碼完垛的托盤由叉車或送料小車運走。
按照生產線的布局規(guī)劃,最終實現(xiàn)的燃氣表成表自動裝配生產線如圖13所示。
該自動裝配生產線的控制系統(tǒng)采用西門子的PLC S7-300型控制器+威倫觸摸屏[7-8],用于執(zhí)行指令輸入、手自動控制切換、參數設置、裝配產量與質量統(tǒng)計、監(jiān)控畫面顯示以及故障原因顯示等[7]。生產線實地安裝調試投入運行后,經過幾個班次試生產,各模塊結構穩(wěn)固,運行穩(wěn)定,節(jié)拍均在10s以內,依據此生產節(jié)拍可輕松完成年產300萬只表的生產任務。
圖12 成表碼垛流程示意Fig.12 Table palletizing process diagram
圖13 自動化生產線現(xiàn)場實物Fig.13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 site physical map
本文設計了一種包含9個生產模塊的燃氣表成表自動裝配生產線,與現(xiàn)有的手工裝配相比具有諸多優(yōu)點。生產線主體采用帶有工裝板的直線導軌輸送形式,以西門子PLC為主控系統(tǒng),各個模塊并行流水線作業(yè),大大提高整體效率。該自動裝配線攻克了小型異型工件自動裝配不易實現(xiàn)的難題,實現(xiàn)了整個成表裝配過程的全自動低能高效運行。該生產線在企業(yè)的投入使用,促進了燃氣表裝配行業(yè)更好地實現(xiàn)生產自動化、操作規(guī)范化,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1]沈文新,東濤.膜式燃氣表產業(y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展望[J].中國計量,2009,25(12):31-32.
[2]遲國敬,廉偉方,李長纓.中國燃氣表市場容量需求狀況分析[J].城市燃氣,2011,20(3):19-24.
[3]崔學智.膜式燃氣表設計及生產技術研究[D].上海:上海理工大學,2005.
[4]姜帆,楊振宇,何佳兵.自動化裝配設備的總體設計[J].機電工程技術,2011,40(7):131-133.
[5]李紹炎,鐘健,熊偉棠.自動化裝配生產線結構原理及節(jié)拍優(yōu)化設計[J].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7(1):22-24.
[6]陸春元,繆玉芳,吉孫佳,等.壓力表機芯自動裝配生產線的研究與設計[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13,1(12):145-148.
[7]陳海霞.西門子S7-300/400 PLC編程技術及工程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8]李偉光,林思引.基于機器人的不銹鋼廚具拉伸成型自動生產線構建[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2,1(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