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喜
摘要:目前,我國多以制度設計為工傷保險的理論重點,主要有職工工傷人認定、企業(yè)參保對象、工傷保險賠償和待遇等,大體就是我國職工工傷保險總的框架,為我們能夠正確認識工傷保險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針對國內的工傷保險理論,我們也與國外的工傷保險制度作了一些比較,這對于完善我國工傷保險制度具有積極作用。但目前我國工傷保險體系還存在一定問題,仍需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來改進和完善。
關鍵詞:工傷保險理論;工傷保險制度
一、前言
職工工傷保險泛指職業(yè)性的傷害保險,意味在工作過程中或特殊情況下,因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意外傷害或患病,對以后的生活造成勞動力暫時喪失,或永久性喪失甚至直接死亡的,勞動者會得到一定的企業(yè)補償、國家或社會補償?shù)闹贫?。我國現(xiàn)行的工傷保險制度主要是參照國外的制度所移植的,雖然目前工傷保險制度覆蓋面很廣且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但與薄弱的理論研究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為推動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理論研究,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職工工傷保險的梳理,探討存在的問題,為保險制度的順利開展提供研究方向。
二、我國職工工傷保險理論研究成果
近年來,我國加強了國家法治化的建設進程,特別注重工傷保險制度法治建設,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筆者通過對職工工傷保險制度的研究,認為取得的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工傷保險制度研究方面
由于我國對職工工傷保險制度的理論研究較少,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國內的工傷保險制度得到健全和完善。勞動法、社保法以及民商法都包含有工傷保險法,而工傷保險并不具有單獨的法律條款,可以看出工傷保險法處于的地位比較尷尬,沒有引起過多的重視。我國很多學者在《工商體制》頒布之后提出工傷保險體制需要得到改革的建議,但都缺乏深層次的研究討論以及缺乏對法律的深度剖析。這說明在我國的職工工傷保險理論研究中,可能只有極少數(shù)部分學者系統(tǒng)地研究過,總體上對于工傷保險制度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雖然工傷保險制度可通過評析以及條列解釋來解答民眾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相關疑惑,而且可操作性很強,但從長遠發(fā)展來思考,這對于國內工傷保險制度的整體提升還有很大局限作用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理論的深入研究指導并進行同步發(fā)展。
2.職工傷保險應用研究
著名學者兼記者向春華在其著作《工商理論與案例研究》中指出了工傷構成條件與工傷條成立之間的邏輯關系,基本確立了基礎要件到特殊要件的邏輯,其中因果關系中段和排除工商事由等概念屬于理論的創(chuàng)新。還有學者的《工傷保險理論與案例分析》《工傷保險法:案例分析與問題研究》等著作,它們均以案例分析為主來進行工傷保險理論研究。其中,前者為了法律效果及適用性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是以一些經(jīng)典案例對現(xiàn)存的制度問題及社會關注熱點進行探討;后者則是通過對實際案例的點評對法律效果及適用性進行的探討。作為重要的研究成果,它們的共同目的是為解決遇到類似疑惑或者爭議的受害者提供幫助,以及為一切有爭議的工傷保險案例提供深度的參考。這兩本創(chuàng)新著作,為我國工商制度的完善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力。
三、我國職工工傷保險研究綜述
1.工傷保險與責任保險之間的關系
參照各個國家來看,工傷保險的補償機制有以下方面:首先是社會化保險制度的建立;其次是雇傭單位責任保險制度;最后是工傷保險與責任單位的保險共存機制。而我國的工傷保險主要以社會保險制度為主,以雇傭單位責任保險為輔。我國通過深入的社會研究和探討,認為工傷保險與雇傭單位責任保險需要協(xié)同發(fā)展,構筑一個由政府、雇傭單位、個人組成的三重職工工傷保險體制,為職工提供完善的體系保障。只有這樣雇傭單位保險才能找準市場定位,調節(jié)好與工傷保險直接的關系,促進發(fā)展。
2.國內外比較研究
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對各個國家的工傷社會保險制度進行比較,一是經(jīng)辦機構;二是制度結構;三是資金儲備;四是受益人范圍。比如,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德國和法國在制定建設的差異與優(yōu)劣,再對比國內的工傷保險制度,尋找存在的缺陷。著名學者周慧文女士主要就德國的保險制度體制與中國進行了分析,她提出應從管理、法律、技術、心理、經(jīng)濟等方面分析德國保險制度的特點,從而可以解決國內在管理機構、監(jiān)督機構、人員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四、結語
雖然國內職工工傷保險制度取得了階段性的發(fā)展與進步,但還存在覆蓋面不廣、利益失衡的問題,不能夠滿足人民以及社會對工傷保險制度健全發(fā)展的期望,很多職工在工作受到傷害仍然得不到相應的補償,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繼續(xù)去努力。當然,我們還要加強工傷保險制度的理論指導工作,假如沒有充足的理論基礎和意識作為前提,我們強化制度的意識講話就會被逐漸弱化,制度的完善最終也難以實現(xiàn)。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加入到推動工傷保險制度進步的行列,為我國職工工傷保護權益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