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豪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了設立國家憲法日,確立了憲法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的核心地位,使憲法具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規(guī)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國家的根本制度,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大力推進科學立法、文明執(zhí)法,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依憲執(zhí)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維護憲法權威,捍衛(wèi)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弘揚憲法精神,讓憲法成為人民共同的信仰。
拉倫茨說過,“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睉椃ㄊ且磺凶匪莨_公正的象征,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一個國家的精髓。只有真正地了解憲法,學習憲法,才能真正地依憲治國,融入到法治社會當中。憲法見證了新中國的歷史變遷,它記載著共和國民主政治的進程,是中國人民對民主政治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成果。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后制定了四部憲法,分別是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現(xiàn)行憲法施行30多年來,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一路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保駕護航,它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將憲法植根全體人民心中,才能讓憲法信仰蓬勃生長,凝聚起依法治國的強大力量。
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明代著名政治家張居正說“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法律的終極目的就是被深入實施、深入民心。只有通過實施,才能使憲法,才能體現(xiàn)出憲法的核心地位,才能樹立憲法權威,彰顯憲法價值,才能讓憲法真正走進人民的心中,塑造起共同的憲法信仰。
說起2016年 “中國十大憲法事例”,相信大家一定關注有加。其中遼寧省特大拉票賄選案格外引人關注。45名人大代表罔顧“人民代表”的神圣使命,竟然公開違反憲法拉票賄選!這一事件可謂舉國震驚!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全國人大依據(jù)憲法已對此案做出了公正的處理,從而維護了憲法的尊嚴。
明法者強,慢法者弱。憲法對我們國家,對生活在這個國家里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憲法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多情況下我們會從普通法中尋求幫助,經(jīng)濟活動會翻看《合同法》《公司法》《物權法》,民事活動則依據(jù)《婚姻法》《勞動法》......而忽視了最根本的憲法。憲法不僅僅是治國平天下的工具,更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人民幸福的源泉。因為它一方面制約公權力,一方面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
備受關注的孫志剛案經(jīng)媒體報道之后,在社會上掀起了對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討論,認為收容遣送辦法中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規(guī)定與憲法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相抵觸,應予以撤銷。全國人大常委會經(jīng)過認真研究,撤消了《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 捍衛(wèi)了憲法的尊嚴。
再比如,2004年,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修訂的憲法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其中“對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并給予補償”、“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條款與民生密切相關。憲法修正案實施不久,就出現(xiàn)民眾手持憲法阻止非法強拆,維護合法權益的事件。普通民眾依據(jù)憲法的一次維權比一千次空洞的說教更有實效。
前不久,香港多所大學校園內出現(xiàn)“港獨”橫幅海報,引起各方強烈聲討。針對此種現(xiàn)象,“依法治港”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憲法規(guī)定了人民的言論自由,但是憲法又規(guī)定,每個公民都必須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在香港也不例外!維護憲法更應該成為所有青年學生的必修課!
“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fā)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大在于人民出自內心真誠的信仰”。要讓憲法真正成為一種信仰,僅憑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偶遇”顯然不夠。將憲法意識、憲法精神真正融入到人們的血液中、“刻”進人們的骨子里,在于宣傳,更在于行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韓大元教授說過,憲法不僅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更要成為公眾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憲法進課堂,進教材,進社區(qū),同時在社會的各個治理環(huán)節(jié)和法律的運行中要體現(xiàn)憲法精神,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進一步增強全民的法制觀念,為法治中國的進程再添新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鈣,精神上如果缺了鈣,就會得軟骨病,行不正,站不直?!笔堑模嗣裼行叛?,國家才有力量!如果沒有對憲法的尊重和敬畏,任何人都是不安全的。無論是對憲法頂禮膜拜,還是不以為然,都與制定憲法的初衷相違背,都將導致憲法失去權威或被束之高閣。法學名言講“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信仰憲法就是要讓憲法從神壇走向世俗,由觀念走向行動,融入百姓生活,為民所用,為民造福!讓我們從實踐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憲法才會真正融入公眾的生活,憲法精神才能深入人心,憲法才能真正成為人民的信仰!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山東 日照 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