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苓 寧夏日報報業(yè)集團
廣義的服務性報道是指報紙媒介版面記載并進行傳遞的所有報道信息,而狹義的服務性報道也稱為服務性新聞或者實用性報道。它是指能夠為社會公共事務或者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中急需解決的非商務性活動所提供的可以無償使用的信息的新聞報道。黨報則是中國共產黨進行政策宣傳,綱領和思想引導的輿論陣地。將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層面的黨報媒體和更多側重為人民群眾生活服務的服務性報道相結合,能夠更好地將黨報媒體報道落到實處,形成“接地氣”的情形。然而,真正實現(xiàn)通過服務性報道讓黨報接地氣則要求黨報在編撰發(fā)展中,追求新的要求。
全國性質的黨報以及各地區(qū)的黨報在人民生活中的各種媒介中都擁有極高的公信力。21世紀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同時也帶動了信息的爆炸,人民生活中的信息數(shù)量極速增多,各種不同層次的信息也實現(xiàn)了爆炸式的發(fā)展,民生類假新聞也成為時代發(fā)展的產物。黨報作為報紙類大眾傳媒行業(yè)中極具公信力的主流媒體,在報道內容中,加入民生新聞類報道,一方面能夠將黨報媒體與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相結合,使黨報內容更加具有時代生活氣息,同時也能夠借助黨報平臺向人民群眾傳遞最真實、準確的新聞信息,便捷人民生活,最大程度減少假新聞給人民生活的負面影響。
服務性報道是對影響人民生活的事件進行的綜合性報道,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在報道中,不僅僅對新聞事實進行報道,同時可以綜合專家意見和相關的各種資訊,全方位的為人民生活提供相關的信息支持。生活化的內容讓黨報擺脫原有直白、空泛的思想觀念表達,更加接地氣。實用性是服務性新聞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更好的維持新聞真實性和活力的重要元素。思想觀念的引導應融合真實的社會案件,以事帶理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思想觀念的升華,提高思想引導的效果。
報紙類媒體是能夠根據(jù)人民生活需求及時調整自身報道內容的媒介形式之一。在黨報新聞的選材環(huán)節(jié),應調研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根據(jù)人民群眾最為迫切的需求,選擇報道的主題,并采訪、整理相關信息,最終實現(xiàn)為人民群眾提供好的服務的根本目的。
新媒體時代降低了媒體行業(yè)的準入門檻,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與突破為信息的傳播與加工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平臺支持。新媒體形式的出現(xiàn)極大的提高了信息的傳遞速度,但同時也與新聞報道泛娛樂化結合,極大地降低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與嚴謹性。網(wǎng)絡假新聞與謠言的制造成本與傳播成本較低,導致許多人為吸引人眼球惡意傳播不良信息。信息的爆炸極大的提高了人民提取真實、有效信息的難度。黨報作為社會主流媒體平臺,在人民群眾迫切需求信息角度附有重要責任。
不同的社會人群對于信息有不同的需求,為了通過服務性報道讓黨報更加接地氣,黨報的新聞素材選取必須結合時下關注度最高的新聞內容進行報道。譬如,針對學生和家長而言,每年的考試政策以及招生政策和自考招生時間和形式都具有一定的變化,成為升學季學生和家長最為關注的內容。針對此類問題的報道,能夠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和家長擺脫混雜信息的限制。
每年的春運是不同城市、不同職業(yè)人群共同的關注焦點,春運期間的購票政策、期間以及春運期間各個站點的列車以及候車都成為牽動人民群眾目光的焦點,因此在春運期間,黨報可以通過開展“春運服務”專欄,提供最新的、最準確的春運信息,為讀者提供相應的出行服務。
同時,國家的高速發(fā)展也會帶來對政策的不斷變革和發(fā)展,如2018年修改個稅法案的修改成為關系每個人的大事件,黨報最為極具公信力的報紙媒體平臺,應根據(jù)人民群眾對此類信息的需求,展開相關的報道,真正實現(xiàn)黨報和社會發(fā)展的融合。
服務性報道是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有效生活指導的報道。好的服務性報道不應僅僅是對已經發(fā)生的確定新聞事件的報道,同時還應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夠以人民群眾的生活為切入點,通過對新聞事實的把控以及對多年新聞發(fā)展脈絡的了解,能會引發(fā)人民群眾關注的事件提前準備以實現(xiàn)對可及新聞事件對人民生活影響的新聞事件后續(xù)發(fā)展跟蹤報道。預測性和追蹤性提高了新聞報道的整體時間跨度,能夠更加全面的從事前、事中和事后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達到綜合的報道效果。以房產稅的出臺為例,居民住房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房產稅出臺前,黨報通過對政策出臺后會對人民生活產生的影響做出具體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專家對政策出臺后的發(fā)展指導意見,為改善民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報道。
最后黨報是黨和政府進行政策宣傳和思想觀念引導的陣地,因此在其報道過程中,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動搖。服務性報道是將黨的思想引導工作與為人民群眾生活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工作的結合,因此,在新聞報道中,不僅僅要注重對新聞事實的報道,同時也要加入對新聞事件中有關黨和國家有關的社會政策規(guī)定的普及,實現(xiàn)政策和事件的結合,擺脫思想政治教育脫離實際的現(xiàn)象,提高黨報的輿論引導和思想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