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靜靜
以網絡為媒介的信息時代,以短暫、不全面、表象化為特色的“快餐文化”,受到大學生群體的強勢追捧。這一追求速度與索取,忽視文化內涵的行為,勢必深刻影響他們的心態(tài)、價值、觀念與認知等多個方面?!翱觳臀幕币詴r代的新鮮感,迎合了大學生對社會文化的淺嘗輒止心態(tài),也以其豐富、善變、隱性的特征,占據并主宰了其思想與行為。事實上,“快餐文化”呈現(xiàn)出的開放、多元、自由,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但是膚淺的文化觀,過于張揚個性而無視團隊合作的本位意識,甚至拜金、享樂、不求所以然的平庸心態(tài),束縛了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侵蝕了其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理念。為此,要正確、客觀地解讀“快餐文化”及特性,以省思文化的心態(tài),以優(yōu)秀、高雅、積極、上進的理想信念來鼓勵大學生的精神斗志,重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體系。
百度百科上將“快餐”解釋為“由商業(yè)機構提供的即可食用、價格合理,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大眾化餐飲,具有高效、便捷、環(huán)保等特點”。[1]將文化形式比作一種“快餐”,以滿足人們對文化的快速需求,如各類通俗、速成、流行類文化思潮及文化現(xiàn)象。“快餐文化”借助于現(xiàn)代網絡技術進行快捷、迅速、廣泛的傳播。它表現(xiàn)為特殊的文化應用模式,不注重內涵與價值,只強調“快”的文化認知心態(tài),雖具有豐富而多樣的形式,卻陷入無內涵、難以體現(xiàn)文化主流的俗文化。如各類網絡漫畫、泡沫劇、武俠虛幻小說、言情文字,淺陋、媚俗,片面追求娛樂性而缺乏深刻性。
“快餐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是網絡文化、休閑文化、草根文化、商業(yè)文化的共振與融合、交錯與派生。在以網絡、微信為載體的現(xiàn)代信息環(huán)境下,“快餐文化”快速蔓延并瘋狂傳播,似乎已經演變成一種“時尚文化”,對抗著傳統(tǒng)文化。其特征,一是形式具有多樣性。相較于傳統(tǒng)文化更為簡潔、多樣、便捷、高效,尤其是在滿足快節(jié)奏生活,減少接受冗長信息的耐心和精力上,消解了受眾群體的“文化饑渴癥”。[2]如網絡快餐式新聞、在線式閱讀、速成班文化教育等??梢怨?jié)省更多的時間,獲取和傳播豐富多樣的文化信息。二是商品性、娛樂性,缺失應有的“文化營養(yǎng)”。“快餐文化”以其通俗適銷的商業(yè)化模式,最大限度地滿足文化消費群體的需要。如一些網絡選秀節(jié)目、商業(yè)化影視劇、娛樂性的流行音樂等,以“商品”的形式快速傳播,以追求利潤、片面迎合娛樂至上的文化心理?!翱觳臀幕碑a品僅限于對人的感官刺激,忽視情感與思想的熏陶,表現(xiàn)為“文化貧血”。
“快餐文化”雖表現(xiàn)出惡意炒作、急功近利的文化心態(tài),但也不能忽視其貼近群眾、以通俗化方式來滿足受眾文化需求的功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快餐文化”有積極與消極影響。
1.“快餐文化”拓寬了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當今信息獲取途徑豐富多樣,特別是藉由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微博、微信、即時通訊軟件等現(xiàn)代網絡通信技術,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加多元、更加廣泛的信息途徑。如網絡影視劇文化、網絡音樂文化、網絡閱讀文化等,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直觀易懂,能滿足大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在信息爆炸時代,知識更新速度更快,“快餐文化”以其新鮮、貼近現(xiàn)實等特色,能夠被大學生快速獲取并理解應用,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不足。另外,快節(jié)奏的生活,有限的時間,“快餐文化”以網絡化、在線式閱讀、耳機聽讀等,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大學生精神文化發(fā)展。
2.“快餐文化”讓大學生課余生活更趨豐富多彩?!翱觳臀幕笨删徑馍詈蛯W習壓力,感受來自其中的樂趣,特別是在遠離父母,獨自面對生活學習難題時,能從“快餐文化”中尋找宣泄緊張情緒的途徑,滿足審美娛樂需求。[3]如很多大學生通過手機看電影、聽音樂、各類娛樂性節(jié)目、文字。其中反映社會生活、具有思想性的節(jié)目,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辨識力,增進真善美的文化情感塑造。
“快餐文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健康的、缺失客觀審視世界的價值觀,雖然貼近了大學生生活,但弱化了他們的精神情志,甚至降低了文化格調。
1.過于強調功利性,對大學生誤導價值選擇。從“快餐文化”的價值傾向來看,以功利性為目標,過于強調個人主義,易誤導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如在就業(yè)壓力下,為迎合社會而壓抑自己的精神需求,為獲取某一職位而不惜脫離自身求知初衷,一些“考證族”不利于實現(xiàn)自我理想,片面追求個人利益得失,忽視對社會應有的責任。
2.過于突出娛樂性,容易消磨大學生的斗志。大學生正處于確立人生價值追求的關鍵期,需要從知識文化的學習中樹立理想信念,明確奮斗目標。但“快餐文化”以過度娛樂、低俗審美為主,干擾了大學生對生活價值的正確認知。諸如一些游戲、音樂、電影等,過于強調休閑娛樂生活體驗,讓一些大學生沉迷其中,喪失了學習的動力,松懈了奮斗精神,更荒廢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一些大學生自制力缺失,極易被“快餐文化”左右。將偶像作為成功的典范,將名牌服裝、豪華轎車、物質享受作為理想,消磨了應有的斗志。
3.過于媚俗而降低大學生的文化格調。“快餐文化”中的媚俗現(xiàn)象突出,大肆宣揚的非主流文化,以淺顯、低俗、心靈雞湯文化來迎合大學生的“文化饑渴”。如一些校園選秀活動、低俗的影視劇文化大行其道,甚至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也在校園中泛濫。這些“快餐文化”,強調時尚的外表,忽視文化內涵,給大學生精神文化生活帶來干擾。
“快餐文化”的功利性取向,容易誤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因此,要從正確文化價值取向培養(yǎng)上,關注他們的文化識別與篩選能力,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學生認識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區(qū)別和厘清兩者的內涵,增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面了解。同時,要貼近大學生實際,了解其心理訴求、文化需求,以積極的“快餐文化”來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對于消極的“快餐文化”,不良的思潮要給予抵制,特別是增強大學生對“快餐文化”的分辨意識。
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大學生文化修養(yǎng),避免遭受“快餐文化”侵蝕的重要途徑。一方面,要加強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學習,如“民生在勤,勤在不匱”中的勤勉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的奮斗精神,位卑未敢忘憂國中體現(xiàn)的擔當精神等等。同時,加強德育環(huán)境建設,組織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如經典閱讀活動、優(yōu)秀影視劇作品賞析等,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格調。
要健全文化市場監(jiān)督機制,特別是在凈化網絡文化、營造校園文化氛圍上,要以主流文化來引導“快餐文化”,用經典文化來提升“快餐文化”,以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來營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文化環(huán)境。同時,加強文化執(zhí)法,尤其是對于腐朽的、有害的、不健康的糟粕文化,要給予嚴厲打擊。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高校后勤管理及學生管理部門,要積極參與并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文化消費心理,利用校園網絡、廣播、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校園文化宣傳社團等,向大學生宣傳健康的、積極的、陽光的理念,增強大學生對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思潮的抵制能力,特別是西方社會的腐朽思想、意識流文化等零散的、缺失深度、沒有歷史感、責任感、擔當意識的消費文化,要以生動鮮活的案例來強化大學生的文化觀。
“快餐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倡導個性,增強學生獨立意識上,“快餐文化”有益處。但嚴格來講,“快餐文化”并不都適宜大學生。要全面挖掘和提煉“快餐文化”的積極作用,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弘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文化育德、文化育人,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思政環(huán)境,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文化鼓舞人,助推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