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 天津師范大學
縱觀歷史,大眾媒介可謂開風氣、開民智的點睛之筆。如媒介環(huán)境學派所言媒介并非是中性的,其對社會和人類文化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新聞工作者,可被看為創(chuàng)造媒介影響的施令官;新聞界,則是生成媒介影響的巨大場域。通過分析1945-1948年南京國民政府后期《申報》、《中央日報》、《大公報》中對新聞界事務的報道,發(fā)現(xiàn)新聞界對于社會開化和民智啟迪方面頗有影響。
南京國民政府后期百廢待興,文化素質亟待提高,對于開化文化,三家報紙皆有助力。
《申報》揭示人民智慧與其閱讀水平的關系,“中國抗戰(zhàn)八年來,人民智慧的提高,很可以從自由區(qū)的新聞和出版事業(yè)的發(fā)達看出來。單純一個地方每天出版的報紙,就有十種之多,其中極好的閱讀的報紙可以實銷到六萬份以上。”[1]報紙為人們提供精神食糧,正如1945年7月新聞協(xié)會上海區(qū)分會總干事魯風所言:“在戰(zhàn)事中,一般人認為物資重于一切,精神次之,實則不然,在戰(zhàn)時中對文化精神更加需要,吾人積極發(fā)揚文化,以精神克服殘酷戰(zhàn)爭?!盵2]
報紙是一種媒介,但其作用決不僅僅是傳播消息?!渡陥蟆吩谄鋭?chuàng)刊75周年時發(fā)專文寫到“報紙為社會教育之工作,有潛移默化之功能。文化愈演進,報紙之需要愈殷;讀者愈廣泛,報紙之效力愈宏?!笨梢娦侣劷鐚τ趫蠹埥袒癖娭饔糜休^為深入的理解。
在這一特殊時期,社會對于文化的渴求不僅限于知識與信息,科技文化更具有實用意義?!渡陥蟆?、《中央日報》、《大公報》在此問題上眼界甚廣,對于國內外先進技術的簡介和詳述都很豐富,《申報》在科學周刊的創(chuàng)刊述旨中寫道:“本報70年來致力于文化事業(yè)的傳承,對于科學發(fā)展,尤所在意,凡有關科學記載,常率先報道,以新國人耳目……目的在灌輸科學知識于一般民眾,裨益?zhèn)€人愛好科學習慣,于潛移默化里,增高國人的科學水準,輔學校教育之不足,是為大眾解惑,非為專家而設?!盵3]
新聞界在爭取社會自由民主方面,引入各國進步的案例,以供民眾比較和思考。
《大眾報》在1945年曾就民主問題進行論述,以日本為案例?!叭毡镜拿裰骰m然有賴于外來的影響與助力,但更需要日本人民的覺醒。不然,民主僅為盟邦的賜獎,則一若浮萍,恐盟軍撤退后,又將被逐漸收拾干凈。因此,在日本走向民主化的道路上,報紙輿論的教育作用實在特別重大?!盵4]此番言論點明報紙輿論對社會價值的啟蒙作用。
此外,新聞界對于言論自由問題頗為重視。“言論自由足以增加知識,宜結人民情誼,提高人民政治興趣,近世憲政諸國,莫不加以保障。我國官吏,且多曾任新聞記者,對于言論自由的價值,當然尤為珍視。正當一國在革命建設的過程之中,必須對于人民善為指導,要使舊的知識不致妨礙新的知識,然后方能與民眾意志齊一,建設新的國家,實現(xiàn)革命目的?!盵5]
1945年《大公報》多次與美國新聞界就此問題進行交流,“新聞自由這幾個字,淺淺看來,好像是在為新聞記者謀便利,求保障,只是為了新聞記者的利益,但若仔細一想,我們就會知道新聞自由這一要求,決不是新聞記者的自私,而是為聰明的人解除屏障,更能使全人類進步而幸福。我們這樣說并不夸大,大家承認言論自由是民主政治的精髓,也可以說言論民主政治是輿論政治。民主政治既然離不開言論,假使無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也就不曾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盵6]此番言論為新聞自由下了一個更為深遠的注解。
在社會形態(tài)尚未形成之際,來自民間團體的社會服務具有人文關懷和實際效用,新聞界在此方面的貢獻頗為顯著。
吳承斌在《中央日報》上曾指出新聞記者應堅守的信條,其中第三條內容如下:“新聞記者信條之三,民生福利急待促進。吾人深信,民生福利急待促進,決深入民間,勤求民虞,宣傳生產建設,發(fā)動社會服務,并使精神食糧普及于農村,工廠,學校,及邊疆一帶?!盵7]新聞團體的這種自發(fā)意識為社會的完善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作用。
此外,《申報》1947年對其舉辦的慈善捐助活動進行了總結。主要項目有:晴霞孤寡貧病救濟金、沙眼防治運動、急癥助金、職業(yè)介紹、慈善救災[8],1948年,申報又再次發(fā)起助學金和貧婦助產活動。申報資助的范圍較廣、資助章程規(guī)范,貧婦助產項目具有先進性,體現(xiàn)出對女性的尊重和人文關懷。
新聞界還多次舉辦報紙展覽活動。據(jù)《大公報》記載“北平記者公會、外勤記者聯(lián)誼會及燕大新聞系為紀念九一記者節(jié),舉辦全國報紙展覽……各種報紙計共千余種,其中名貴者有清末北京之京報、宮門抄、梁啟超之時務報及本報光緒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之創(chuàng)刊號與民十五年九月一日之續(xù)刊號、辛亥革命時期武漢出版類似號外性質之《飛報》《快報》等?!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