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倩倩,劉振興
(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BOPPPPS教學模式,起源于歐美地區(qū),是北美高校教師技能培訓過程中推崇的推崇的一種教學模型。由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創(chuàng)建并推行,主要用于教學模式的設計,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教學理念,根據(jù)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為15min以內的特點,將課程按照“起承轉合”分為六個階段,分別為:B(Bridge-in)導入、)O(Objective)教學目標、P(Pre-assessment)前測、P(Participation learning)參與式學習、P(Post-assessment)后測、S(Summary)總結[1-3]。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高職化工類各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兩門課程按照專業(yè)特點及知識結構,重洗組裝與設計,形成的一門完整、統(tǒng)一的新體系課程,涵蓋氣體與溶液、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物質結構、重要元素及化合物、定量分析基礎、酸堿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配位平衡與滴定以及吸光光度法概述等內容,安排兩個學期教學,注重化工基礎理論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團體協(xié)作精神。
但是由于知識點繁多、瑣碎,理論性較強,涉及知識面廣泛,在化學分析當中又有大量的計算,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普遍表現(xiàn)出倦怠、沒意思的情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收獲不到相應的成就感和滿意度,因此,嘗試將BOPPPS教學模式引入《無極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當中,旨在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以該課程中“酸堿指示劑”為例,具體介紹BOPPPS模式教學的細則。
(1)導言:以新聞事件“84消毒液與潔廁靈的混用”,引發(fā)思考:生活中有很多溶液,無法確定其酸堿性,是否有簡便易得的物質快速來指示未知溶液的酸堿性,避免中毒事件發(fā)生?這樣順利引出本節(jié)課主題。
(2)教學目標:在中學化學里,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酸堿指示劑,在這里,結合高職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讓學生了解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變色范圍的推導,建立并形成分析問題的思路;認識指示劑的類型,清楚指示劑在以后崗位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3)前測:根據(jù)本章節(jié)酸堿平衡與滴定前面所學內容,提前在在線學習平臺中發(fā)布預習測試題,要求課前完成,測試內容圍繞對指示劑的認識程度,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指示劑,談談指示劑的指示原理,根據(jù)學生提交的作業(yè)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4)參與式教學:根據(jù)預習內容,請各組學生代表在課堂上匯報各組作答情況,并由其他同學評價,教師做小結。當課堂內容進行到2/3時,讓學生完成趣味游戲“對紫甘藍汁吹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參與度與活躍度,做完游戲,學生觀察到吹過氣的紫甘藍汁變紅,針對這個現(xiàn)象,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原因,并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和學生一起評價,最后引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指示劑變色范圍,達到教學目標要求。
(5)后測:分為兩部分,課堂在線自測和課后測試題。課堂自測主要圍繞本節(jié)課知識點展開,檢驗學習直接效果;課后布置作業(yè)1:設計并制作一種酸堿指示劑,充分鍛煉學生的思考和動手能力。作業(yè)2:搜集信息,結合所學,談論酸堿指示劑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分析崗位的作用和重要性,通過這兩個作業(yè)的完成,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并結合崗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感覺到獲取知識的成就感。
(6)總結:簡單總結知識點,變色原理、變色范圍、分類等,提出問題:如何選擇合適的指示劑?引出下一次課內容。
(1)知識的教授更加系統(tǒng)化;
(2)學生參與度大幅度提高,課堂活躍度增加;
(3)學生知識獲得感提高,提升教學效果。
任何模式都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合理應用,切勿機械照搬效仿,否則達不到預期,事與愿違,應該多種教學模式有效結合,取長補短,使教學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