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媚 羅裕旋 吳傳安 楊偉康
1.深圳市龍華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深圳 518109;2.深圳市龍華區(qū)婦幼保健院,廣東深圳 518109
在我國,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營養(yǎng)性佝僂疾病之一,常發(fā)作于骨骺尚未完全聯(lián)合的兒童時期[1]。維生素D缺乏是引起兒童骨骼改變的主要原因,患兒的早期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煩躁﹑睡眠不足﹑易驚以及多汗等,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逐漸出現(xiàn)嚴重的精神神經(jīng)癥狀,同時出現(xiàn)各種組織器官的功能障礙﹑骨骼畸形以及兒童生長發(fā)育緩慢等。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具有較大的影響,同時會對整個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危害[2-3]。本次研究中,為進一步提高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診斷準確率,并減少漏診和誤診率,使用全血鈣聯(lián)合BALP檢測的方法,對我院選取的體檢兒童進行研究觀察,并得到了相對有效的成果?,F(xiàn)研究總結報道如下文所示。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體檢的380例疑似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兒童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兒童均進行全血鈣﹑BALP檢測,并將單純?nèi)}(全血鈣組),結果﹑BALP檢測(BALP組)與全血鈣聯(lián)合BALP檢測(聯(lián)合組)結果進行對比。本次研究已經(jīng)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兒童占200例,女兒童占180例;年齡最小者為3個月,最大者為10歲,平均年齡為(3.26±1.56)歲;兒童區(qū)域分布情況:城區(qū)兒童占210例,城中村兒童占170例。
診斷標準:均符合我國佝僂病防治協(xié)作組制定的臨床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體檢中,均為發(fā)現(xiàn)急性感染﹑遺傳性疾病或者肝腎類功能障礙者;檢測前1~3個月,均未服用鈣制劑或者維生素D等制劑;均不存在骨骼的形態(tài)學變化;兒童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肝腎等臟器類功能障礙者;患有急性感染者;存在遺傳性疾病者;檢測前3個月內(nèi)具有維生素D或者鈣藥物使用史;骨骼存在形態(tài)學改變;兒童家屬無意愿納入本次研究者。
全血鈣檢測方法:檢測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進行,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為BH7100Plus型(生產(chǎn)公司為北京博暉創(chuàng)新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選用的試劑均為原廠配套,其中同樣包括稀釋液﹑質(zhì)控液以及定標液。檢測操作嚴格按照標準規(guī)程SOP文件進行。
維生素D檢測方法:采用化學發(fā)光法,儀器為羅氏C602(德國羅氏公司),選用的試劑﹑校準品和質(zhì)控均為德國羅氏公司。檢測操作嚴格按照標準規(guī)程進行。
BALP檢測方法:采用化學發(fā)光法,儀器為貝克曼DXI800(美國貝克曼公司),選用的試劑﹑校準品和質(zhì)控均為貝克曼公司。檢測操作嚴格按照標準規(guī)程進行。
1.3.1 觀察指標 觀察疑似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兒童接受單純?nèi)}﹑BALP檢測的結果與全血鈣聯(lián)合BALP檢測的結果,并對比BALP>250U/L患兒與200~250U/L患兒臨床癥狀發(fā)生的情況。
1.3.2 檢測標準 全血鈣的正常值范圍在1.55 ~2.30mmol/L。BALP的參考范圍在31.89~89.47μg/L。維生素D的參考范圍在50~250nmol/L。
本次疑似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兒童檢測的數(shù)據(jù)用SPSS20.0軟件進行核對,計數(shù)資料使用“%”表示,并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的患兒中,其BALP水平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1歲的異常率為90.00%,最高;而3 ~ 5歲的異常率最低(58.82%),χ2=14.42,P<0.01;而全血鈣組的水平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維生素D組的水平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間患兒的檢測結果[n(%)]
3種檢查方式在不同性別患兒間的檢測結果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間患兒的檢測結果比較[n(%)]
BALP組的檢出率為89.47%,全血鈣組的檢出率為73.68%,維生素D組的檢出率為52.11%,聯(lián)合組的檢出率為94.74%,聯(lián)合組較其他兩組更優(yōu)(P<0.05)。見表3。
表3 三種檢測方式的檢出率比較
BALP>250U/L患兒發(fā)生夜驚﹑多汗﹑枕禿﹑顱骨軟化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發(fā)生率均較BALP值為200~250U/L的患者高(P<0.05)。見表4。
表4 BALP>250U/L與200~250U/L患兒臨床癥狀發(fā)生情況比較[n(%)]
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預防較為簡單,因而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兒童健康的關注以及對疾病預防的投入,使得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發(fā)病率明顯降低,但相對于其他國家,仍然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故此,應加強對該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控制發(fā)病率,提高兒童的發(fā)育成長質(zhì)量[4-6]。
迄今為止,臨床常根據(jù)兒童的體征﹑臨床表現(xiàn)以及相關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但以上診斷方式易受外界影響,存在較高的漏診率和誤診率。骨堿性磷酸酶(BALP)﹑前膠原肽以及骨鈣素均為骨形成的標志物,均產(chǎn)生于成骨細胞額骨形成期間。其中BALP屬于最常測定的標志物之一,BALP的半衰期較長,大約1 ~ 2d,且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尤其在晝夜間,具有較高的活躍性,測定價值較高[7-9]。血鈣容易受地域性影響,難以準確評價患兒體內(nèi)的營養(yǎng)成分。
本次研究中,BALP組中<1歲兒童的異常率最高(90.00%),3~5歲兒童的異常率最低(58.82%),差異較大,P<0.05;然而全血鈣組中不同年齡組間的差異并不大,P>0.05;BALP組和全血鈣組在男女性別間的檢查結果差異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同樣提示,兩組患兒均存在維生素不足的現(xiàn)象,且與年齡呈反比關系。檢查結果中,BALP組的檢出率為89.47%,全血鈣組的檢出率為73.68%,維生素D組的檢出率為52.11%,聯(lián)合組的檢出率為94.74%,聯(lián)合組明顯優(yōu)于前兩組,P<0.05。以上研究結果可充分說明,BALP檢測的敏感性高于全血鈣檢測,兩種方法聯(lián)合檢測的效果更佳,具有較高的檢出率[10-13]。不僅如此,結果中,不同BALP值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發(fā)生情況各不相同。其中BALP值>250U/L患兒的夜驚發(fā)生率為57.76%﹑多汗發(fā)生率為43.10%﹑枕禿發(fā)生率為26.72%﹑顱骨軟化發(fā)生率為19.83%,均相較于BALP值在200~250U/L間患兒更高,P<0.05。結果可看出,隨著BALP值的降低,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均逐漸消失。說明BALP值可反應患兒的病情發(fā)展情況,并評估患兒的近期治療效果[14-15]。
總而言之,對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兒童,采用全血鈣聯(lián)合BALP檢測的檢出率更高,可有效預防佝僂病的發(fā)病,可在體檢中應用。
[1] 劉非, 容曉蘭, 邱先桃,等. 定量檢測嬰幼兒血清骨堿性磷酸酶對佝僂病診斷能力的比較評價[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6, 24(4):443-445.
[2] 余曉虹, 謝炳林. 鋅劑﹑維生素D﹑鈣劑三聯(lián)療法治療嬰幼兒佝僂病療效及對血微量元素的影響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 10(1):131-133.
[3] 王全光.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在佝僂病患兒中的意義[J].河北醫(yī)學,2017,23(5):867-869.
[4] 韋孟蘭.全血鈣和骨堿性磷酸酶檢測在佝僂病診斷中的應用 [J].海南醫(yī)學,2013,24(3):392-394.
[5] Ting TH, Devnani AS.Vitamin-D-deficiency rickets even with abundant sunlight -A case to highlight emerging problem [J].Med J Malaysia, 2016 ,71(6):354-356.
[6] Ben Ameur S, Silve C, Chabchoub I, et al.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unisian Children with Hereditary 1,25-Dihydroxyvitamin D-Resistant Rickets[J].Horm Res Paediatr, 2017,87(1):23-29.
[7] 林曉燕,曾璐.血清25-羥維生素D對佝僂病診斷的意義[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2(4):823-825.
[8] 王曉燕,金春華,吳建新,等.血清25-羥維生素D在佝僂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2,14(10):767-770.
[9] 裘華興,夏瑞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X線診斷[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28(8):1262-1265.
[10] 于艷.周口市240名0~3歲兒童佝僂病患病情況調(diào)查及血25(OH)D3水平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7):2756-2758.
[11] 金春華,張麗麗,王曉燕,等.血清25-羥維生素D在診斷嬰兒佝僂病的臨床意義[J].北京醫(yī)學,2013,35(10):824-827.
[12] 楊穎麗,邸祿芹,劉玲,等.低血磷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23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3(11):1349-1350.
[13] 李國波,連大華,歐萍,等.0~7歲兒童骨堿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檢測相關性分析[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2,18(3):77-78.
[14] 李小珊,徐玉琪,姜柳嫻,等.6例佝僂病活動期25-羥維生素D3等指標的臨床報道[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6):159,166.
[15] 楊海紅,劉艷,羅列芳,等.嬰幼兒期反復呼吸道感染與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關系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6,37(8):1978-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