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煜翎 譚 微
1.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長春 130024
2.流利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2
母語在二語學習中的作用一直是語言學家和教育學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對比分析理論指出,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都會遇到母語遷移的問題。母語遷移指當母語的某些特征與目的語相似時,會對二語學習產生有利的影響,即正遷移;反之當母語與目的語的某些特征有較大差異時,學習者往往會無意識地套用母語語言習慣,母語干擾了二語學習,造成負遷移。
英文語篇寫作能力是體現一個英語專業(yè)學習者語言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采訪發(fā)現,連詞使用是大學教師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難點,中國學生難以擺脫中文語言結構和思維模式的影響,導致文章在結構及表義方面不符合規(guī)范。本文將學生連詞使用情況同母語負遷移相聯系,深入分析幾類典型錯誤出現的原因,探討母語負遷移對英語連詞使用存在的影響,以彌補國內當下英漢連詞對比與寫作教學研究的缺失和漏洞。本項研究以某高校英語專業(yè)大二學生為實驗對象,隨機抽取某年度秋季學期期末考試試卷相同命題英語議論文50份,以實證性研究為主,建立小型語料庫,應用語言遷移理論,發(fā)現學生對簡單連詞的使用較為熟練,但使用單一。
英語連詞的種類較漢語復雜,有些連詞引導不止一種從句,導致二語學習者沒能充分認識連詞的句法功能從而受母語影響造成連詞的錯用。此外,對固定搭配、特殊連接副詞掌握不清。以下幾例連詞錯用尤為典型。
錯誤:It’s illegal to sell and to buy others’personal information in secretly.
改正:It’s illegal to sellor to buyothers’personal information in secretly.
此處sell和buy屬于一組反義詞,and所連接的兩個成分應表示并列、遞進、邏輯、連貫、結果、承接、補充等關系,雖然也有表示“相反”“不過”等對比的用法,但通常使用and yet的形式。因此,此處邏輯上應為選擇關系,且“tosellortobuy”比“to sell and to buy”更地道。漢語中“買賣”可以意為“買和賣”(意思是交易行為的買進和賣出,具有同時性),但在英語中習慣用選擇關系詞“or”來代替,更側重詞意本身的對立。
對Because和becauseof的用法區(qū)別認識不清。將漢語連詞“因為”用法錯對等于英語中“because”,“because of”等詞。如:
錯誤:Families and friends give us love and because love,I feel warm,I feel passionate.
改正:Families and friends give us love and because of love,I feel warm,I feel passionate.
Because和becauseof這兩個詞都可以表示“因為”的含義,because屬于連詞,because of是由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介詞。前者錯在Because of用逗號與主句分開,此句逗號后面需要添加子句,并非短語或詞組。because of是復合介詞,但其后須緊跟名詞、代詞、動名詞形式或名詞性從句。同樣,because是從屬連詞,用來陳述某事發(fā)生的原因,引導原因狀語從句,后者將because錯用作介詞詞性。
多年來,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習慣性依據漢語來記憶和使用英語,容易受到母語負遷移影響。在連詞使用這一方面,有些連詞的中文意思差距不大,在用法功能上也有相通之處,但在英語具體使用語境中卻存在差別,學生很容易把中文意思相近的兩個不同用法的英語單詞混用。
錯誤:We want privacy,but,we indeed are exposed to the world.
正確:We want privacy,however,we indeed are exposed to the world.
學生除了會把連詞當成連接副詞使用,有時候還會把連接副詞當成連詞用,如:
錯誤:Also we blanking information is a way to leave out.So,we just do ourselves.
正確:Also,we blanking information is a way to leave out.So,we just do ourselves.
由以上錯誤可以看出,學生混用連詞和連接副詞是因為他們對詞性概念模糊,不能正確區(qū)分連詞和連接副詞之間的詞性差異。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習慣性借用母語來概括不同單詞但具有相同意思的連詞,這是人們根據語言規(guī)律進行歸類的推理過程。語言習得過程中,學習者會根據自己對語言的認識總結規(guī)律,并利用規(guī)律生成新的結構。通過分析however與but,therefore與so的語義可以看出,學生犯錯主要是因為兩者語義類似。以語義統(tǒng)治句法功能的做法在分析型語言中司空見慣,而在綜合型語中卻可能成為過度概括。學習者往往將目標語中超出規(guī)則的現象概括為同類現象,從而引發(fā)偏離規(guī)范的形式或結構。過度概括多半屬于語內干擾,是學習者試圖減輕語言學習壓力而進行規(guī)則假設的結果。
并列連詞和從屬連詞都為連詞,但是在用法上卻不盡相同。并列連詞是連接單詞片語或句子的詞語,并在句法上占同等地位。而從屬連詞則是連接主句和從屬子句,構成復合句的詞語。如:
錯誤:Some think it‘s an easy question for they know what they want in the life.
正確:Somethinkit‘saneasyquestion,fortheyknowwhat they want in the life.
此句中,for作連詞表示“因為”的含義,為與介詞for做區(qū)分,一般置于表結果的子句后面,且用逗號與主句分離,而because則不用。學生對because和for的用法不清晰,單純因為其漢語意思的相近而沒有意識到它們在英語里的不同,從而導致混用。
語料中出現了較多連詞缺失的情況,通過分析發(fā)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漢語意合和英語形合的差別。漢語中作為分句間意義關系形式標志的關聯詞語的出現卻并不總是成句的必要條件,書面上用逗號、分號或冒號來表示。相應的概念在英語中卻需要分出從句和主句,主從關系通過連詞建立,因此連詞的運用具有很強的強制性。除此以外,連詞贅余現象也較為嚴重。受到漢語排比句式的影響,學生易在英文寫作中運用排比句以試圖讓文章更為生動,從而導致了and的重復使用。
錯誤:Peopl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ivacy issues and never be ignorant of phone number and address information and others.
正確:Peopl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ivacy issues and never be ignorant of phone number,address information and others.
表原因的連詞的缺失,如:
錯誤:First,don’t spy on other’s privacy,we don’t have the right to peer other’s privacy.
正確:First,don’t spy on other’s privacy,because we don’t have the right to peer other’s privacy.
由句意可知后一句解釋的是前一句的原因,但中間缺少because等表示原因的連詞,僅用逗號連接。漢語與英語存在較大差別,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常常用漢語規(guī)則寫英語句子。上述的英語連詞缺失現象就可歸結為是受到漢語連詞規(guī)則的影響。我們可以省略漢語連詞,通過語序來體現邏輯關系。如:(因為)她不老實,大家不能再相信她。相反,英語連詞的使用有強制性,不能隨意省略英語連詞。分析結果中顯示許多學生在作文中會隨意省去連詞,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漢語連詞運用規(guī)則的影響。
學生將漢語寫作中排比句式的思維用到英文寫作中,試圖增加文章的生動性。但英語的形合屬性要求句子之間使用連詞,若使用漢語排比句式,則會導致英文排比句中出現多個連詞,使得文章非但沒有出彩,反而累贅。如:
如上文所述,并列連詞and可以連接文法作用相同、結構一致的兩個成分,無論連接的上下文的句法成分是什么,大部分學生都可以自由地構建對等關系。但是連詞前后并列成分時卻出現了語義重復的不規(guī)范現象:
兩個成分語義重復,也就是同一個語義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并用and連接,這種行文方式是受漢語寫作(尤其是中學應試寫作)的影響,漢語中的這種同義詞現象很常見,幾乎成為了漢語使用者的語言習慣,不過學生把這種同義詞意識盲目地運用到英語中就會造成表意冗余或者表意混雜。英文行文很講究邏輯通順以及表意的清晰明了,同一語義不需要再換一種類似的說法闡述第二遍。
錯誤:It’s the basic and fundamental need for spiritual life and for our soul.
正確:It’s the basic need for spiritual life and for our soul.
在以上的例子里學生重復使用的兩個結構幾乎沒有語義上的區(qū)別,漢語寫作中的排比說到底是一個“真”字,理真則“排比”美,重復也是如此。英語是“形合”語言,講究清晰明了的邏輯和表意,不應把漢語“意合”的松散隨性語言習慣照搬過來。英語里幾乎不存在意思完全一樣的兩個詞(除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好比中國人把土豆也叫做馬鈴薯),即便意思完全一樣,在使用中也會逐漸分化出語氣、語場等的不同。學生在沒有對詞義完全辨析清楚的情況下就當作同義詞使用,會混淆語義畫蛇添足。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大綱中應注重連詞用法目標教學,提倡詞匯表達上的準確以及語法使用上的正確性。通過對比分析漢語和英語連詞使用的異同來幫助學生盡可能避免母語干擾,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對連詞使用的重視程度,倡導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