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阮靈麗
古代故事
《論語·衛(wèi)靈公》中有一段寫得非常有意思的文字,將孔子接待盲樂師的情景描繪得惟妙惟肖,歷歷如在目前:
有位名叫冕的盲人樂師來拜訪孔子。孔子聞聲便趕忙迎上前去,攙扶著盲人,往屋子里慢慢地走。走到臺階前,孔子便提示道:“這兒是臺階,抬腿!”進到屋子里,來到席子前—— 那時候人們是席地而坐的—— 孔子又對盲樂師說:“這兒是坐席,請坐!”等到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一一向盲樂師介紹道:“某某坐在這兒,某某坐在那兒……”
等到樂師冕走了,子張就問道:“老師,對盲人就該這么講話嗎?”孔子說:“是呀,這就是對待盲人應(yīng)有的方式?!?/p>
固相師之道也
智慧啟迪
從這么一段簡短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
孔子教育弟子不像今天這樣,有固定的課堂,還有固定的時間。孔子的教育是隨時隨地的,是順勢而行的,就像拉家常。有時幾個人坐在一起,也進行隨機的討論。整個一部《論語》就是孔子日常跟弟子談話的記錄。
孔子不光重視“言傳”,更重視“身教”。從這段文字中,我們看到孔子對盲人的照顧真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體現(xiàn)了他的仁愛之心。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鬃拥囊谎砸恍?,弟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就這么耳濡目染,日子久了便懂得該怎么去待人接物,該怎么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