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胡達·阿米亥
風雅頌不僅屬于詩經(jīng),離騷也不僅僅是屈原的楚辭,當風騷結合,世界變得詩意盎然。詩歌不分國界,無論古今,都是靈魂所渴求的節(jié)奏。風格多樣的中外詩歌與讀詩心得貫穿古今,讓你走入詩的領域并愛上詩歌。
精確的痛苦,模糊的歡樂。我在想,
人們在醫(yī)生面前描述自己的痛苦是多么精確。
即使不曾學會讀寫的人也是精確的:
“這兒是抽痛,那兒是絞痛,
這兒是擠痛,那兒是燒痛,這是刺痛,
那個——噢,是隱隱作痛。這兒,就在這兒,
對對?!睔g樂總是模糊的。我聽到有些人
在成夜的尋歡作樂之后說:“真是太棒了,
我開心得快色上天了?!奔词棺ブ钪骘w船
飛到太空的宇航員,也只會說:“太好了,
妙極了,我無話可說了?!?/p>
模糊的歡樂,精確的痛苦——
我想用精確的刺痛,描述幸福
和模糊的歡樂。我在痛苦中學會了說話。
薦詩|李小建
精確的痛苦,模糊的歡樂。人們對痛苦總是有著非常精確的感受,因為痛苦是強烈的,持久的。痛苦有別,豐富而多樣,人們總是清楚地知道身體和內(nèi)心的那些痛苦,明白痛苦的來源,準確地描述出痛苦的感受,“這兒是抽痛,那兒是絞痛,……這是刺痛,那個——噢,是隱隱作痛”。甚至有人給痛苦的程度分了級,不同的痛苦對應不同的等級,可以測量,非常精確。
佛經(jīng)說,人有七種痛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人生在世,總要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痛苦,逃不掉的。即使求一醉解千愁,麻木也有麻木的痛苦。
而歡樂,則是短暫而模糊的,像一團霧氣,人們沉浸其中,感到開心、興奮、狂喜,最多就是如此。這種歡樂和那種歡樂,好像并沒有什么不同。人們也并不會去在意這些,只需要知道自己是歡樂的,就夠了。
歡樂大抵是相似的,而痛苦,人各有異。痛苦讓人強烈而清醒地感受到自身的存在,而歡樂則讓人忘記自身的存在。但是詩人想要用精確的刺痛,描述幸福和模糊的歡樂。因為這是世人對詩人和詩歌的要求,也可以說是詩人的責任。人們要求詩人用精確的詩句來描述出他們“無話可說”時的微妙感受。
“我在痛苦中學會了說話”,這是痛苦的饋贈。詩人經(jīng)歷過痛苦和歡樂之后,通過詩歌精確描述并傳遞出來,才能給讀詩的人帶來強烈的內(nèi)心感受與共鳴。這就大概是所謂的“共情”和“感同身受”吧。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幸福和模糊的歡樂,你會怎么說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