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夫
復星集團海外收購的步伐并沒有受到此前市場傳聞的影響。按照日前該企業(yè)發(fā)布的最新公告,在全球50多個國家運營著服飾、皮具、鞋具、配飾與香水等產品系列的法國時尚品牌Lanvin已經歸入復星控股旗下。英國《金融時報》因此給出的評論是,這筆交易標志著復星重返國際收購之路。
快樂、健康和富足三大板塊是復星全球化布局的基本圖譜。在富足領域,除了收購德國H&A;與BHF-BANK兩家私人銀行外,復星還以3.45億歐元收購了意大利裕信銀行原米蘭總部,出資2億歐元吃進了葡萄牙最大上市銀行千禧銀行30%的權益,而在此前,復星還完成了對日本東京天王洲花旗銀行中心的收購。不僅如此,作為富足板塊的重要內容,復星先后將日本的地產管理公司IDERA以及巴西的地產基金管理集團RioBravo收入囊中。
與財富領域投資相競速,已經在國內醫(yī)藥行業(yè)做得風生水起的復星用于健康領域的火力同樣密集。除了出資2250萬美元認購了美國腫瘤檢測公司Saladax約30%的股權外,復星完成了對以色列醫(yī)用激光和超聲器械生產公司Alma Lasers95.2%的股權收購。與此同時,復星醫(yī)藥還斥資12.6億美元收購了印度領先注射劑藥企GlandPharma約86.08%的股權,造就了迄今為止中國制藥企業(yè)交易金額最大的海外并購案。
相比于富足與健康板塊,復星在快樂領域的跨國投資顯得更為活躍,其中斥資2500萬歐元以參股方式進入的法國老牌旅游度假村運營商地中海俱樂部目前已在中國投資建設了6座五星級旅游度假村。同時,復星還投資了希臘時尚品牌Folli Follie、美國高端女裝St.John、意大利手工男裝Caruso;與此同時,復星還持有美國好萊塢影視公司Studio8 A約80%的權益,聯(lián)合德州太平洋集團收購了太陽馬戲團,并參與了博納影業(yè)私有化項目;此外,復星以99.98%股比投資了世界第三座、中國首座亞特蘭蒂斯度假酒店,并投資了世界著名高爾夫用品供應商Honma。作為與國內企業(yè)三元股份共同操盤的海外投資成果,復星不久前先后將法國健康食品品牌St Hubert以及Brassica Holdings悉數(shù)收入麾下。
公開資料顯示,啟動全球化戰(zhàn)略以來的6年時間中,復星共發(fā)動了近47起跨國并購,動用資金超過了370多億美元,那么,如此龐大的資金來自何處?除了在香港上市的復興國際以及A股市場的復星醫(yī)藥都是復星全球化的融資平臺外,維系大規(guī)模資金需求的穩(wěn)實后盾應當是復星創(chuàng)設的“金融+投資”雙輪驅動模式,即在盡可能減少銀行間接融資的同時,更多地運用資產管理平臺與保險集合資金投資于全球收購與投資。據(jù)悉,除了旗下建立了復星資產管理集團這一重要的PE投資平臺外,復星還與全球知名的金融機構保德信合資成立了成立了私募股權基金并;另外,復星與美國凱雷聯(lián)手成立了凱雷復星基金。財報顯示,目前復星直接管理的基金規(guī)模達人民幣700億元,間接管理的第三方財富規(guī)模為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
不過,資管平臺所能提供的資金還是十分有限,因此,如其說復星全球化所仰仗的是“金融+投資”驅動,還不如說是“保險+投資”驅動。追蹤發(fā)現(xiàn),自從12年前參股永安財險后,復星在國內染指保險業(yè)的腳步不斷提速,其中,與世界銀行集團旗下國際金融公司在香港地區(qū)合資成立的鼎睿再保險公司,復星持股85.1%;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新華保險的股份,使其持股達到了5.01%;另外,復星還獲準成立了復星聯(lián)合健康保險公司。在國外,除了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合資成立復星保德信人壽外,復星還收購了美國特種保險公司Ironshore80%的股份,實現(xiàn)對該公司完全控股,同時復星以合并方式收購了美國專業(yè)財險及保險管理服務商Meadowbrook;另外,復星斥資 10 億歐元獲得了葡萄牙最大保險集團CSS的80%股份,同時鼎睿再保險收購了加勒比財產保險NAGICO Holdings Limited的50%權益。至此,復星基本上實現(xiàn)了包括壽險、財險、健康險與再保險在內的全覆蓋。
分析發(fā)現(xiàn),之所以對保險趨之若鶩,或者說復星為何推崇“保險+投資”的全球化驅動模式,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國內缺少支持投資型企業(yè)的銀行體系,且銀行大多數(shù)是短期借貸,而險種資金負債期限較長,流動性也相對更強,正好與復星的長期投資相匹配,同時利用自有保險資金參與投資擴張會比銀行貸款和發(fā)債的融資成本更加低廉。最新財報顯示,復星旗下保險板塊目前可投資資產達到了人民幣1700多億元,如果加上復星手中782億元的自有資金,其凈債務率只有只有47.4%,相比于六年前全球化投資起步之時下降了39個百分點。
外界可能關注到了復星試圖依托“保險+投資”的全球化驅動模式以實現(xiàn)企業(yè)轉型的重要訴求。作為國內大型綜合性投資集團,目前復星所涉獵的諸多行業(yè)如房地產、采礦與鋼鐵等都屬于國家調控或者周期性較強的領域,未來伸展空間將受到抑制,同時依靠這些產業(yè)內部的力量實現(xiàn)轉型的概率很低。在這種情況下,復星試圖通過加強對海內外保險或者金融的投資并購完成轉型,甚至希望借助保險的力量打通大健康產業(yè),實現(xiàn)“輕資產”模式的著陸。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復星總資產達人民幣超過5000億元,其中綜合金融板塊總資產占比超過了二分之一。復星轉型的腳步似乎越來越清晰。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與國內許多企業(yè)跨國投資僅僅盯著海外市場有所不同,復星遵循的是“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基本路線,其核心要旨是,不以控股為目的,通過參股或合資合作,引入符合中國經濟未來發(fā)展需要的國際品牌、技術、人才、商業(yè)模式等,在中國經濟成長中創(chuàng)造價值,并與國際合作者分享價值。的確,目前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58.8%,而且位居“居三駕馬車”之首,同時我國人均GDP已達到9000美元以上,未來消費存在著巨大的潛力;重要的是,按照尼爾森發(fā)布的專業(yè)研究報告,消費升級與健康綠色將成為我國市場的核心趨勢,居民對服務型消費與創(chuàng)新性消費將會不斷增加。此外須關注的是,決策層正在踩大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的油門,而且這一領域還存在著值得外資進一步深耕的廣袤空間。以此觀察,復星海外投資的腳步在消費市場與金融和投資市場都踩準了供給側改革的鼓點,并事實上構成了其大面積成功嫁接全球資源的中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