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時間之矢
---時間的起點是來自于130億年前的大爆炸。
---而未來已經發(fā)生,只是人類被困于時間之矢的方向之中,難以預測。
---并且由于意識的產生被神經傳輸耽誤了時間,所以我們能感受到的自我其實一直都生活在過去。
---你高考用到的物理定律只是暫時的統(tǒng)計定律,不為別的,只因為宇宙的傾向是走向無序,一切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失效。
謠言粉碎機
不是假食品,是假視頻
《震驚!肉松面包上的肉松竟然是棉花做的!》
這個標題你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啊?因為這個視頻,八成被你媽轉發(fā)給你過,告誡你以后不要再吃肉松面包了。
類似的視頻還有很多,套路都差不多:一個聽聲音就覺得很有生活經驗的大媽,把一盆食物擺在桌上,用手隨意拾取,發(fā)現里面有不太合常理的地方,經過一系列堪比柯南的行為,發(fā)出“你看這,全是假的”“這都沒法吃”“黑心的商販啊”……的感慨。
然而,真有這么多亟待曝光的“假食品”嗎?其實,需要曝光的是假視頻。
1 塑料紫菜
有人把紫菜泡發(fā)后,從中揀出幾片在鏡頭前徐徐展開,稱這些紫菜是“用塑料垃圾袋做的”。你這紫菜都發(fā)成那樣了,我就想知道,誰家塑料能吸水???再說了,用塑料做成紫菜的成本,其實比紫菜本身還要高。
2 寄生蟲大蝦和注膠大螃蟹
一個大媽剪開對蝦的頭,里面有—長條白色物體,大媽表示這是寄生蟲,以后再也不昀蝦了。視頻里的白色物體,其實是蝦的雄性生殖腺中的輸精管,成熟后會呈現白色。另一個視頻里,—個男子買了—堆公蟹并煮好,在視頻中一只一只地掰開,看到里面都有透明的膠狀物質,他開始念叨是黑心商販注的膠,其實那是蟹膏啊。
3 塑料粉絲
燒一截粉絲,便稱其為塑料做的。粉絲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本來就很容易點著的好嗎?本質上講,人類對淀粉的消化吸收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溫和的燃燒。塑料在旁邊不開心了: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個個都要來冤枉一下?
這類視頻成套路地扎堆出現,說明謠言正在搭著小視頻的順風車迅速傳播,快手、微博、微信等都成了謠言重災區(qū)。背后的動力很簡單,越是危言聳聽的東西越會給他們帶來流量,只要持續(xù)生產就好。
大媽,下次您再遇上這種所謂的問題食品,請先把有毒的螃蟹煮透,塑料紫菜和粉絲泡發(fā),打個碎雞蛋進去煮開解毒,我馬上帶著醋上門親口處理。
科學的扯淡
再不學習,連“狗”都比不過
青年說:“父母總是讓我好好學習,說這是科技時代,不進步就會被淘汰,連狗都不如。我覺得他們也太夸張了,難道我的智力還不如狗?”
禪師默默地掏出一個圍棋棋盤,叫青年比上一局,然后,扭頭對里屋說:“阿爾法狗,是時候出來了?!?/p>
阿爾法狗的算法到底有多快?去年,棋手柯潔參戰(zhàn)的時候還信心滿滿,但今年面對升級版“阿爾法狗”,這個圍棋界最強少年最終苦戰(zhàn)落敗。
圍棋的棋盤到了現在被定為19*19的矩陣,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黑白交替著布下戰(zhàn)局,算上所有的行棋可能,有10的170次方種棋局的推演方式,而我們整個宇宙中的原子數也只有約10的80次方個。我們沒有辦法窮舉出圍棋的所有可能行棋方式,因此,人類在下棋的時候會大量地引入“直覺”這種只有人類會有的操作方式。
機器不會產生直覺,但可以建設一個深度神經網絡,用來模擬人類的直覺。你要輸入上百萬個棋局,讓“阿爾法狗”學習人類如何做出落子的決定。但是,人類會緊張,會疲勞,會懷疑自己,機器卻不會。所以,“阿爾法狗”贏了,卻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阿爾法狗”雖然具備最高博弈技巧,但它不能進行精神交流,不能讓人產生惺惺相惜之感。圍棋之所以被雅稱為“手談”,是因為人類能夠通過對弈來進行精神交流,是一個人格和另一個人格無聲的對話。柯潔在對戰(zhàn)“阿爾法狗”之后再與其他人對弈倍感興奮,也正是這個原因。
柯潔在對戰(zhàn)后的發(fā)布會上流下眼淚,他說: “超越它我這輩子也許是不可能了,但我覺得我能夠改變自己,超越自己”。
這一行淚,不是為一局棋的失敗,而是為人類極限之外的事物。這,正是人類和人工智能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