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琳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 青島 266061
混凝土自從其誕生以來,便作為建筑工程當中的重要材料,現(xiàn)在任何一個建筑工程都離不開對于混凝土的應用。而作為大體積混凝土材料往往被運用在水壩施工、高樓建設、橋梁建設等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當中,因此大體積混凝土質量的好壞將決定著整個工程的成敗。加強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將能夠有效預防因氣溫、濕度、混凝土性能或人為因素所引起大體積混凝土質量問題,及時彌補大體積混凝土質量缺陷,確保重點工程的順利施工。
所謂的大體積混凝土便是混凝土結構實物超過1立方米的大體量混凝土,其主要特征便是擁有較大的體積,能夠滿足工程項目對于大體量混凝土的需求。通常而言,大體積混凝土會被應用在建筑施工規(guī)模較大的工程,如:水壩施工、高樓建設、橋梁建設等重點工程當中。而大體積混凝土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受各種綜合因素以及自身性能的影響,其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升溫比較快。因此,難免會發(fā)生一些問題,常見情況會造成混凝土裂縫的發(fā)生,從而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的質量。
面對上述問題,只有充分做好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完善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質量性能的檢測,才能夠保證大體積混凝土質量安全。做好混凝土質量控制及時發(fā)現(xiàn)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或變形,積極采取質量安全保障措施,解決大體積混凝土質量問題。最終能夠讓大體積混凝土能夠更好的應用在我國施工建設當中。
(一)內外部溫度差異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過程當中外界溫度變化往往不能夠很好的掌控。隨著外界氣溫的不斷變化,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容易受外界氣溫的影響。當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大體積混凝土可能會因為外界氣溫突然降低而造成混凝土內外部溫差變化過大而導致溫度裂縫的出現(xiàn)。
(二)水泥水化熱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以后,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截面厚度,水化熱的過程中釋放熱量,而短時間內熱量受混凝土截面的阻擋,無法散發(fā)很好的到外界。水泥水化熱的過程能夠讓混凝土的內部溫度大大超過外部,進而會引發(fā)較大溫度應力,在這種溫度應力的作用下,使混凝土表面產(chǎn)生裂縫,降低混凝土自身的強度。
(三)運輸問題
大體積混凝土的運輸也是造成其質量問題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種情況往往是由于運輸搬運的不規(guī)范所導致的。在使用大體積混凝土時,長距離的運輸容易造成混凝土性能的下降,可能會產(chǎn)生混合物沉積的現(xiàn)象。在運輸?shù)幕炷吝M入項目以后不及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混凝土的離析。此外,運輸途中的天氣問題如雨雪低溫天氣,也會對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一)優(yōu)化混凝土材料配比
科學的混凝土材料配比能夠保證混凝土自身性能的發(fā)揮,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想要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就需要優(yōu)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減少大體積混凝土在使用過程當中的水熱化現(xiàn)象。在進行混凝土配比時應到要做到因地制宜,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需求添加不同成分的混合料使混凝土適應工程項目的基本需求。針對水泥水熱化現(xiàn)象,需要工作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調配好水泥的用量。針對混凝土收縮現(xiàn)象,可以加入膨脹劑以此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此外,還可以根據(jù)大體積混凝土的用途來優(yōu)化混凝土材料配比,以此滿足大體積混凝土不同工程項目的需求。
(二)控制澆筑方法
大體積的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當中,容易受到內外部氣溫的影響造成溫度裂縫的出現(xiàn)。在澆筑完成之后,還會因為水泥水熱化使混凝土表面產(chǎn)生裂縫。這些都是澆筑過程當中混凝土容易發(fā)生的質量問題,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澆筑方法將會極大影響到水泥的性能。在普通混凝土澆筑中,往往采用的是一次性澆筑的方法。而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使用普通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會造成內外部溫差過大。在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一般會采用分層澆筑的方法,以此來降低水化熱高峰,便于散熱。在分層澆筑的過程當中,為了保證混凝土密實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振搗,避免出現(xiàn)混凝土塌陷不密實的現(xiàn)象。振搗要能夠控制在一定頻率內,既不能漏振也不能過振,這都將會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
(三)完善運輸
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問題,對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也擁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完善混凝土的運輸環(huán)節(jié)十分有必要。在進行混凝土運輸?shù)倪^程當中,首先要選擇有運輸經(jīng)驗的運輸司機,熟悉運輸線路盡量避免長距離的運輸。同時要能夠采取相應措施確?;炷猎谶\輸過程當中能夠充分的攪拌。此外,要注意避免極端天氣運輸混凝土,防止極端天氣對混凝土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當運輸混凝土運送至目的地后,要能夠及時對混凝土性能進行檢驗,確保其符合施工的相關要求。
(四)完善后期養(yǎng)護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為了保護混凝土結構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養(yǎng)護。一般養(yǎng)護的最佳時間,為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的十小時,養(yǎng)護實際情況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為4-5周。養(yǎng)護的內容便是維護混凝土使其表層完整平坦,防止表層破壞。養(yǎng)護過程中為了保持新建混凝土濕潤,可以利用毛氈等吸水性較強覆蓋材料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覆蓋。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建筑工程量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工程需要運用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而這項技術的運用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制約,稍有不慎便會導致混凝土表面裂縫的出現(xiàn)。在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當中要做好質量控制,要能夠積極采取措施預防混凝土裂縫的出現(xiàn),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