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云
邳州市邳城中學 江蘇徐州 221300
寫作是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特殊能力,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然而,據(jù)筆者調(diào)查了解,時下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卻不盡人意,表現(xiàn)在教師不能像對待閱讀教學那樣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才智,對每一次作文教學進行精心準備;絕大多數(shù)學生也缺少寫作興趣與激情,將寫作視為應付完成任務的苦差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作文教學本身存在的特點造成的,另一方面則來自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今語文學科引起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的大好形勢下,如何扭轉(zhuǎn)這一現(xiàn)象,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現(xiàn)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相關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立足于學生的心理視角,淺談一下自己的探索與思考。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機是由一個內(nèi)在的心理驅(qū)動,它是由具體的目標所引發(fā)并加以維持的心理活動,是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的主導。同樣,學生寫作亦離不開動機的驅(qū)使。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寫作動機的激發(fā),使之能夠樂于表達內(nèi)心感受。
首先,教師要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認識,使之明確寫作目的。為消除學生錯誤思想,提高學生對寫作的正確認識,教師可以葉圣陶等著名教育家的理論來武裝學生的頭腦,可以巴金、冰心等偉大作家的寫作故事來激發(fā)他們對作文的熱情,使之明確寫作目的,懂得寫作就是為了謳歌真善美,鞭笞假惡丑,是一種有意義的語言行為。如巴金是一位敢于講真話的人,他通過自己的《隨想錄》等作品中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抒寫了人間真情?!按髱煆拇撕θィ恼碌赖屡碎g?!北M管巴金已經(jīng)逝世了,但他留下的文字卻鮮活著,永遠滋潤著后人的心靈。這就是寫作的意義。要讓學生明白,只有堅持寫作,才可以給自己留下思考的痕跡,才可以培養(yǎng)自己對自然、生活及社會變化敏銳的感受力,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自己的思想走向成熟。
其次,要通過評價給予學生鼓勵,使之保持強勁的寫作動力?!秶一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diào):要建立科學而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促進課程不斷發(fā)展;評價不能只盯著分數(shù),還要關注過程,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使之能夠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教師不能獨攬評價大權,學生、家長也可適時適度地參與。語文教師要將多元評價思想充分應用到作文教學中。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良田,在其著述中提出了“作文批閱的人性化策略”,指導思想就是要求改變教師獨攬評價大權的落后做法,擴大閱讀與交流的層面,讓更多的讀者能夠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再次,教師對作文評價的方式應由封閉走向公開。教師可以面向全班動情地朗讀學生作品,使之鼓起自信的風帆。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寫好作文上交給老師,唯一的讀者也是老師。老師批改之后,再下發(fā)給學生進行下一次寫作練習。這樣的操作模式導致學生的作文一直處于“緘默”狀態(tài),而面向全班朗讀,是以有聲的語言面向聽眾公開發(fā)表,這就讓文章?lián)碛辛缩r活的生命。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堅持走好兩條路線,一是“知識路線”,即通過閱讀教材中活生生的例子向?qū)W生傳授一定的寫作技巧,并嘗試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二是“情感路線”,要讓學生對作文的熱愛之情始終充溢在寫作的過程中。兩條路線相輔相成,有了情感的參與,才會有靈感的迸發(fā),富有真情實感的文字才會不由自主地流瀉于筆端,久而久之,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建立起牢固的情感。
為培養(yǎng)學生寫作情感,使之能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喜歡徜徉于語言文字構筑的美妙世界中,借助語言文字去感悟、理解、欣賞、品味;喜歡運用語言文字去抒發(fā)情感、表達觀點,記錄思想軌跡。為達此目的,筆者通過課題研究總結(jié)出以下兩點:
一要善于營造健康、和諧的寫作氛圍。作文課堂教學,不能缺少健康、和諧的氛圍。否則,學生在課堂上就可能會提心吊膽,擔心受到老師指責,害怕受到同學嘲笑,進而喪失寫作熱情。筆者認為,營造健康、和諧的寫作氛圍,教師首先自己要熱愛閱讀、熱愛寫作,以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感染學生。經(jīng)常寫下水文,堅持寫日記,記錄發(fā)生在師生之間的喜怒哀樂。經(jīng)常將自己的文章讀給學生聽,讓學生欣賞、評價。其次,教師要以飽滿的激情與教育智慧投入到作文指導活動中去。教師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心理變化,要盡可能地運用肢體動作和富有情感的語言來評價、激勵學生。教師要以作文活動為媒,建立起牢固的師生情誼。師生友好相處、關系融洽,才會讓學生消除恐懼等不良情緒,進而在寫作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二要善于構建生動活潑、能夠抓住學生心理的寫作課堂。首先,教師要努力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環(huán)節(jié),力求做到指點得方,評價到位,而不是“大而話之”,進行粗線條的指導。指導環(huán)節(jié),可以跟閱讀教學掛鉤,即讓學生從所閱讀的課文中借鑒寫法,學習作者的表達技巧與語言風格。同時,教師不能唱獨角戲,而要讓學生多說,讓學生彼此之間進行思維碰撞與思想交鋒,進而打開寫作思路。其次,可以運用課堂教學媒體來調(diào)節(jié)。比如,筆者在課堂上常常運用希沃授課助手來隨時隨地地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呈現(xiàn)出來,供大家閱讀、欣賞,或?qū)⒁恍┯袉栴}的語段呈現(xiàn)出來,要求大家閱讀并提出修改建議。這樣的教學方式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快捷性與真實性,學生喜聞樂見。
“意志”,亦屬于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詞語,它是指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chǎn)生的心理狀態(tài)。它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xiàn)象,通常以語言或行動來表現(xiàn)。在寫作上,意志表現(xiàn)為在明確的寫作目的的指引下,能夠克服主客觀存在的困難,支持自己努力完成寫作任務,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不同途徑,來增強學生寫作意志,鑄造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品質(zhì)。
一要注重消除畏懼心理,培養(yǎng)寫作信心。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寫作實踐明白:寫作就是“我手寫我口,我筆抒我情”的活動,不是什么高深莫測、令人望而生畏的困難之事;只要每日堅持不間斷地練筆,記錄下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見聞與感悟,慢慢地,思維就靈活了,構思就精巧了,語句就生動了,就會練就出生花妙筆。這是解決思想上的問題,也就是說要在“戰(zhàn)略上藐視作文”。
二要精心設計命題,激活寫作靈感。首先,作文命題要跟生活經(jīng)歷接軌,這樣才能激活學生記憶中儲存的體驗,并在大腦中進行映現(xiàn)、分析、篩選、加工、創(chuàng)造,進而激發(fā)寫作熱情,產(chǎn)生行文靈感,將富有真情實感的見聞感受及心路歷程訴諸文字。筆者通過課題研究,認為教師在命題內(nèi)容的設計上,要克服“大而空”,追求“小而實”,善于從小處著眼,立足于學生成長經(jīng)歷,激發(fā)表達熱情。其次,作文命題要跟學生年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相適切。作文命題也要遵循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來進行。作文命題的難度要適中,跟學生心理相適切,讓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果子”,以體驗到寫作的快樂。再次,作文命題要跟單元閱讀教學的主題相切合。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編選了一組以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課文,這些經(jīng)典散文和詩歌能夠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膩地描寫,并且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在語言運用上,堪稱字字珠璣、膾炙人口。學習完本單元課文之后,就可要求學生也來描寫一下自己眼中的景物變化,以此展示一下自己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文筆和構思上的匠心獨運。
寫作,是學生通過參與社會調(diào)查與實踐,獲取相關素材之后,訴諸文字,來表現(xiàn)自己的見聞、感受與思想、認識的過程,是表達自我與表現(xiàn)生活的需要。作文要寫出新意,富有創(chuàng)意,展示自己的“個性”——這也是學生求異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體現(xiàn)。為此,教師要注重塑造學生寫作個性,引導學生走好創(chuàng)新作文之路,從作文內(nèi)容與表達形式上努力彰顯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
首先,要引導學生積累與挖掘資源,豐富素材儲備?!俺喑赛S綠青藍紫”,生活充滿七色陽光。對于學生所生活的世界來說,美的景觀與美的事物并不缺乏,缺乏的只是一雙敏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和一顆善于感悟的心靈。因此,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完成課本上設置的寫作練習之外,還要圍繞大自然的景物變化、學生在社會上的所見所聞及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來寫日記、周記,記錄下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抒寫自己的酸甜苦辣。這樣,就會讓學生養(yǎng)成觀察、積累的習慣,豐富素材儲備。
其次,要指導學生學會構思,提升謀篇布局能力。作文構思是一種心智活動,其目的是在頭腦內(nèi)部建立文章心理圖式;而寫作則把建立的圖式運用符合語法規(guī)則的語言加以外化,使之能夠為讀者所理解。“構思新穎,不落俗套”,方能體現(xiàn)出學生作文心智不同一般,具有一定的寫作個性。筆者總結(jié)自己的作文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認為常用的構思方法有“抽象式構思”、“類比式構思”、“模型式構思”等。這些構思方式,都可以要求學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運用。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從課本上所習得的構思、表達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謀篇布局的能力。
再次,要錘煉語言的表達,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語言是文章的血肉,有了好的語言,文章才更具可讀性和欣賞價值,才能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綜觀那些出自名家筆下的經(jīng)典美文,無不呈現(xiàn)出鮮明的語言風格,如冰心的柔雅、清麗、情景交融,老舍的幽默、簡練、“京味”十足,汪曾祺的樸素、平淡而又韻味無窮,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欣賞這些名家的語言風格,并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有意識地進行模仿性地運用,進而提升駕馭語言的能力,打造自己的語言風格。
綜上所述,動機、情感、意志、個性等,這些與心理有關的因素,在學生寫作過程中都在發(fā)揮著積極的影響作用。教師立足于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與優(yōu)化作文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心智的成熟與作文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