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春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鐵機務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
鐵路救援起重機(又稱鐵路起重機,下同),主要用于鐵路機車車輛脫軌、傾覆等行車事故的救援,亦可供鋪軌、架橋、重大建筑構件與設備的安裝及重大貨物的裝卸,是確保鐵路快捷、通暢運輸的重要裝備之一。第一臺蒸汽式救援起重機誕生于1910年,1935年開始內燃機式救援起重機逐漸開始代替蒸汽式救援起重機,發(fā)展至今已有內燃驅動、電力驅動、復合驅動(含內燃電力、內燃液力、內燃液壓)等多種驅動方式的救援起重機。
鐵路救援起重機屬于特種設備,按照原鐵道部《鐵路起重機大修規(guī)程》和《鐵路起重機段修規(guī)程》,鐵路起重機檢修周期一般為:大修8~10年、中修2.5~3年。承修單位根據原鐵道部檢修規(guī)程和要求并編制了各型號救援起重機的檢修范圍及工藝。
目前我國在用的國產救援起重機主要為 100t、125t、160t三種起重等級的機型,截止2011年3月全國18個鐵路局/公司及合資鐵路公司共設置174列救援列車,238臺救援起重機,據最新統(tǒng)計,目前全國救援起重機共約245臺。各鐵路局所屬救援起重機大都委托鐵路起重機制造廠進行大、中修,小修由配屬機務段檢修車間和設備車間負責維修。
現行維修機制主要存在的問題:一是在廠大、中修修程過長,平均8~10個月,有的長達二年之久;二是制造廠制定的起重機大、中修檢修范圍、檢修工藝、探傷范圍等標準不規(guī)范,大中修檢修質量不能達到使用的安全要求,返回后需處理的故障率較高;三是制造廠實施維修的大中修維修費用過高,增加了鐵路局(集團公司)的維修成本支出;四是救援列車與制造廠間的回送距離均非常長,回送安全風險大;五是配屬機務段的起重機維修人員技術不專業(yè)、檢修質量不高。
集中化戰(zhàn)略又稱專一化戰(zhàn)略,其特點是主要針對某種特殊產品、某些特殊客戶群體或某一特定地區(qū)市場。與成本領先戰(zhàn)略相對比,集中化戰(zhàn)略理論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更具有前景,其無需將注意力放在壓縮原材料及人工成本費用上,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提升產品質量,去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差異化戰(zhàn)略相比,差異化戰(zhàn)略旨在提升產品或服務的某些方面,提供獨樹一幟的特點,以此增加在行業(yè)內的競爭力,但集中化戰(zhàn)略能夠大幅度整體提高某一產品質量或對某些特殊客戶的服務,避免整體失調。
集中化戰(zhàn)略的優(yōu)點在于,針對特殊的服務范圍來抵御日益競爭的壓力。具有低成本的特殊產品優(yōu)勢,面對強大競爭壓力時可輕松轉為以攻代守的競爭方式。
2.2.1 增壓器集中修成功實踐
鐵路內燃機車增壓器實行專業(yè)化集中修,是集中化戰(zhàn)略理論的具體體現。過去各段所屬內燃機車的增壓器均由各段檢修車間負責檢修,由于各段內燃機車增壓器檢修時間間隔長,增壓器檢修形不成規(guī)模,檢修人員技術不熟練、組裝工藝不規(guī)范等原因,導致增壓器在使用時頻繁出現各種故障問題,上海局某段僅2005至2008年期間,就發(fā)生了111件次增壓器故障。自實施增壓器專業(yè)化集中修以后,增壓器故障逐年遞減,在近三年因增壓器故障而引起的事故大幅降低。
增壓器維修采用集中化戰(zhàn)略后,增壓器維修呈現規(guī)模化及程序化,增壓器維修的管理更加規(guī)范,維修質量大幅度上升,維修時間縮短,培養(yǎng)了一批專業(yè)的增壓器維修人員及技術人員,為保證鐵路運輸生產做出了貢獻。
2.2.2 徐州鐵路救援起重機檢修基地維修案例
徐州救援起重機維修基地是在上海鐵路局(集團公司)的領導和支持下,徐州機務段、上海鐵路機務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機務段閑置資產,組建專業(yè)化維修隊伍,為上海鐵路局救援起重機及周邊鐵路局救援起重機實施維修業(yè)務。專業(yè)化基地組建以來,共實施救援起重機維修30余臺,平均檢修周期4~5個月,較進廠檢修占用周期減少一半左右,提高了救援起重機運用效率,每臺救援起重機維修成本平均降低近100萬元左右,同時減少了鐵路起重機回送安全風險。
考慮國內救援起重機的總量不高,在行業(yè)中屬于小眾行業(yè),目前救援起重機的維修分散在全國各地,難以實現維修規(guī)模化,專業(yè)檢修設備及技術人員匱乏,導致檢修質量不高、檢修周期長、管理不規(guī)范等現象,本文結合集中化戰(zhàn)略理論,針對救援起重機維修建立專業(yè)維修基地及中、小修采取集中修進行探討。
本文所探討的專業(yè)化維修基地是指在全國范圍內,綜合鐵路線路的鋪設、救援基地的位置及現有維修場地等三方面的因素設立專業(yè)化維修基地。中、小修集中維修分別采取入庫維修和現場維修兩種維修方式。
3.2.1 節(jié)省維修時間
救援起重機的中、小修的維修時間由前期溝通時間、無火回送時間及入庫維修時間等部分組成。目前各鐵路局(集團公司)配屬救援起重機的中修多數采取返廠修的形式,國內具有救援起重機大修維修資質的廠家僅有三家。按照全國約245臺救援起重機來算,根據鐵道部關于救援起重機大、中修規(guī)程測算,每年每廠進行30臺次的大中修。各廠維修工作量較大,導致整個維修時間較長,一般維修耗時約8~1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建立專業(yè)化維修基地采取集中中修,可以為各廠減輕工作壓力,并有效的降低整個維修時間。采取就近入庫維修,節(jié)省回送時間;增加維修基地數量,降低各廠維修工作量,可將整個維修時長縮短至5~6個月。
小修維修時間為7天左右,其中僅前期溝通及回送便需5天左右,占整個維修時間的一半以上,維修效率不高。集中化維修小修采取現場修方式,救援起重機維修時間減少了前期溝通及來回無火回送耗時,僅需2天左右即可完成整個小修作業(yè)。
3.2.2 降低維修成本
鐵路救援起重機中、小修費用主要由人工費、設備使用費、能源費、配件費等部分組成,采取集中修后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降低人工費。同時可將現有閑置設備盤活,從而降低設備使用費。就近維修基地維修可減少無火回送距離,降低能源使用費。集中維修后零配件可實現批量采購,降低配件采購費。
3.2.3 提高維修質量
組建救援起重機維修基地后,技術及作業(yè)人員需進行統(tǒng)一培訓考試,達到要求后方可上崗工作。定期與國內外救援起重機生產廠家及維修廠家進行技術交流,從而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由專業(yè)隊伍維修質量要比目前各機務段檢修車間及設備車間對救援起重機的附帶維修更加專業(yè),維修質量更加可靠。
3.2.4 降低安全風險
小修可以實施現場修,僅需少量專業(yè)人員帶上專用工具趕赴救援起重機現場,由救援基地人員負責配合維修即可,無需再采取無火回送方式將機車送至指定段站進行小修,可將無火回送路途中安全風險降為零風險。3.2.5維修過程可追溯
專業(yè)化集中修將根據維修實際設立專人專崗,并詳細記錄全部檢修過程,可避免由外廠或各段檢修人員不固定而導致的檢修過不可追溯性,便于設備使用損耗統(tǒng)計及維修故障排除。
救援起重機均為百噸級全液壓系統(tǒng),因此維修基地除具備有大噸位行車外,常規(guī)機車檢修設備外還需要較為完善的液壓檢修設備。為降低成本,提高閑置設備利用率,可將維修基地選址為閑置的機務段檢修車間或車輛段檢修車間。
目前在用救援起重機多為內燃液壓混合動力型,因此維修基地的建設需同時考慮內燃機車技術資源及液壓技術資源。維修基地的建設可考慮主要負責內燃機車維修并具有液壓技術資源的局內檢修車間,便于技術及檢修人員的配置。
鐵路起重機中修入庫維修,各救援起重機需進行回送至檢修地點,小修采取現場修,檢修人員需盡快趕赴各救援列車駐地,因此,維修基地建設中交通便利性極為重要,基地選址可考慮檢修范圍內的鐵路交通樞紐城市。
集中化維修,各救援起重機維修均由同一個檢修基地負責,可對每臺救援起重機的維修進行全過程詳細記錄,為每輛救援起重機建立中、小修檢修檔案。通過檢修檔案,可實現對救援起重機整個檢修過程回放,定位至每個檢修工藝細節(jié),并可根據檢修記錄去進一步完善現有檢修范圍及工藝。
集中化檢修可配合信息共享平臺,排除救援指揮中心、救援基地及救援維修基地三者之間溝通障礙,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可掌握局內所有救援起重機的實時質量狀態(tài),提高各救援起重機的使用率。
對救援起重機中、小修維修模式進行了探討,針對救援起重機維修耗時間長、費用高、維修質量低及安全風險大等問題,運用集中化戰(zhàn)略理論提出救援起重機建立專業(yè)維修基地采取集中修的建議,并分析了集中修的優(yōu)點,為構建專業(yè)維修基地提供了參考依據。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救援起重機的維修質量及效率,提升鐵路救援能力,促進中國鐵路的安全快速發(fā)展。
[1]甘信富.60t伸縮臂鐵路救援起重機大修淺析[J].科技視界,2013(10):58-58.
[2]范思圣.鐵路起重機的作業(yè)區(qū)域[J].起重運輸機械,2009(4):52-56.
[3]王培武.救援用鐵路起重機適應青藏高原的技術對策[J].鐵道機車車輛,2005,25(2):22-24.
[4]范思圣,張力群.鐵路救援起重機[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5]金強.建立上海鐵路局鐵路救援起重機維修基地的探索與思考[J].上海鐵道科技,2013(4):90-91.
[6]吳艷華,王富章,李芳.鐵路救援基地層級規(guī)劃選址模型[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3,13(3):86-93.
[7]程煜.內燃機車增壓器故障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J].上海鐵道科技,2009(2):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