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迪
張福南下販茶的船,回來時,突遇旋風,翻了。
年前年后,東借西湊的本金,眨眼間,全泡在了水里,孝敬了龍王。
消息傳到張福耳朵里,張福張嘴啞了半天。隨后,兩腳跟踩了棉花似的,往床上一栽,咽氣一般,毫無聲響。
張福家的瞎老娘聽說后,顧不得哭天抹淚,拐棍一個勁兒地戳著地,催人趕緊送一壇子酒過去。老太太說:“不要勸他,越勸越壞!讓他喝酒,引他哭出來!這傻小子在娘胎里只長了一根筋,由他憋著,非出事不可!”
俗話說,天涼,涼不過人心。張福茶船翻了的消息,剛傳到老街,之前借錢的那些債主,就跟趕潮水一般往張福家涌。說是來安慰張家的,但壓在心底兒的話,全跟鏡子似的清清楚楚地照臉上了。
張福也不遮掩,把話照實了說。張福讓家人告訴大伙:“為了販這批茶,家里連床底墻縫都掃了?,F(xiàn)如今,若還有啥看上眼的玩意兒,你們盡管搬去吧。剩下的,我張某人一個子兒都不會欠你們的?!?/p>
起初,大伙還礙著情面,心里像火燒,臉上卻還跟褲帶一樣繃著。哪想,第二天,大伙發(fā)現(xiàn),張福不見了!悄無聲息地跑了!許是擔心人追,還裝模作樣地讓自己的瞎老娘在家守著,誰還把他瞎老娘搶家里去?人們鼓著氣,跟水紋似的一波接一波地涌進張家,進門二話不說,就急吼吼地翻箱倒柜。張福的老母親也不阻攔,只是從屋里摸出一張嶄新的燈草席,鋪在地上,自個兒往上面一坐,一言不發(fā)。照老街的風俗,無論窮富,人死時,都要先放在燈草席上。很明顯,老太太的意思,除了這張草席留給我下地用,其他的,你們看著辦吧。
眨眼的工夫,屋前屋后,房里房外,就跟被狂風刮過似的,連雞窩里的母雞連同雞蛋都被人卷走了。有個來晚了的,背著手,杵在院子中間,仰頭斜望,正盤算著,怎么把院子里的老烏桕樹給起走……
這邊,海爺府里的管家,也把張福失蹤的消息稟告了海爺。
海爺一愣,半天無話。
管家心想,許是海爺覺得借給張福的錢,打了水漂了。要知道,借錢給張福這幾家,海爺借得是最多的。其他人,不過是小打小敲罷了。
管家上前一步,說:“來時,我打聽過了,張福那個破宅子,多少還能值點兒?!?/p>
海爺好似沒聽到,半晌,海爺說:“你趕緊去張福家打聽一下,張福走時,還帶著誰?”
管家應聲而出。
一會兒,管家來報,家里頭,張福的兩個女兒被張福帶走了。
海爺一拍大腿,邊嘆氣邊走到門口,像是對管家說,又像是對外面喊道:“快,把家里頭的伙計都支出去!街頭巷尾,大戶人家,包括青樓妓院,挨個給我打聽!這個倔驢,生意下了水,保不準去賣女兒還債了!找到他,用繩子捆,也得給我捆過來!”
這事兒,還真被海爺猜中了。兩天后,張福和他女兒被人帶到了海爺跟前,爺兒仨蓬頭垢面,跟剛從土里扒出來似的。
海爺沒理張福,而是招了招手,讓丫鬟把張福的兩個女兒帶到大奶奶那邊,好好梳洗梳洗,吃點東西。等她們走后,海爺轉身,三兩步躥到張福跟前,氣呼呼地一把抓住張福的衣襟,問張福:“你小子在干什么?你知不知道你他娘的在干什么?”
張福頭往一邊一扭,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F(xiàn)如今,我還能怎么辦……”說完,張福眼圈一紅。
海爺聽罷,從袖子掏出張福當初借錢的字據(jù),在張福眼前揮了揮,道:“這是你的借款憑據(jù),你小子看清楚嘍!潮水有漲有落,生意有賺有虧,你借的這點錢,我認了!”
海爺邊說,邊把字條刷刷撕得粉碎,朝頭頂一甩,霎時,紙片如同雪花一般紛紛揚揚。
紙未落地,張福已淚流滿面。
末了,海爺托著蓋碗,邊吹著茶水邊說:“你來之前,我已經(jīng)盤算著,讓大奶奶把這兩個孩子收做干女兒了,今后,你再賣閨女,也得先跟她商量商量。”
張福一怔,兩膝一軟,撲通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