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舒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焦慮抑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該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10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比較護理后血糖和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FPG(5.16±0.41)mmol/L、2 hPG(7.33±0.70)mmol/L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SAS(37.9±3.2)分、SDS(40.1±3.3)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心理護理;糖尿??;血糖控制;不良情緒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b)-00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n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anxiety emotion of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204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2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the ment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ood glucose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FPG and 2 hP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5.16±0.41)mmol/L and (7.33±0.70)mmol/L, which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37.9±3.2)points and (40.1±3.3)points, which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men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diabete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Mental nursing;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Adverse emotion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同時也身心疾病?,F(xiàn)代醫(yī)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1],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都與各種不良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一方面,不良情緒會對人體產(chǎn)生應激性刺激,以致應激性激素分泌量增多,抑制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增高,另一方面,持續(xù)的高血糖可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各種感染或并發(fā)癥發(fā)生,極易引起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調適心理,保持心理平穩(wěn),對控制血糖,減少不良心理產(chǎn)生有促進作用。該研究對2015年7月—2017年7月該科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探討心理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焦慮抑郁心理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4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2]。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各102例,觀察組男55例,女47例,年齡50~82例,平均(66.3±2.1)歲,病程7~20年,平均(9.6±1.1)年,對照組男60例,女42例,年齡51~80例,平均(64.7±1.9)歲,病程7~19年,平均(9.3±0.9)年。排除心肝腎功能異常、嚴重感染、惡性腫瘤及精神、智力異常者?;颊呔橥獠⒔?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運動、飲食、病情監(jiān)測、用藥等方面。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①從環(huán)境上,保持病室的安靜、舒適、通風,針對患者的喜好播放喜歡的音樂、戲曲,用交談、看書、讀報的方式分散注意力,促進患者身心放松,減少煩躁、焦慮情緒,利于病情控制。②從宣教上,定期為患者開展講座,發(fā)放糖尿病宣傳冊,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并發(fā)癥的危害及低血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進行針對性健康指導,認真對待疾病,提高治療依從性。③從心理、情感上,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不適,多與病友交流,放松心情,消除患者不良心態(tài),囑患者家屬多關心、鼓勵患者,強化患者的情感支持,并向家屬進行宣教,說明家庭環(huán)境和支持對穩(wěn)定患者情緒和病情的重要性,樹立患者對治療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
1.3 觀察內容
觀察患者護理前后血糖和焦慮、抑郁情緒變化情況。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3]和SDS(抑郁自評量表)[4]進行評定,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明顯。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血糖比較
兩組護理前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FPG、2 hPG較對照組明顯降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比較[(x±s),mmol/L]
2.2 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全球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據(jù)國際糖尿病聯(lián)合會統(tǒng)計[5],2015年全球共有約超過4億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達8.8%,預計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6.42億。科學研究顯示[6],人的情緒受大腦邊緣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大腦邊緣系統(tǒng)具有調節(jié)內分泌和植物神經(jīng)功能,焦慮、抑郁的心理因素可通過大腦邊緣系統(tǒng)和植物神經(jīng)影響胰島素分泌,使血糖水平增加加重,而增高的血糖又可加重患者心理障礙,形成惡性循環(huán)。據(jù)報道[7],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質量。
心理護理是在護理過程中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通過語言、表情、態(tài)度和行為影響并轉變患者的不良心態(tài)和行為,從而促進疾病轉歸和康復,減少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由于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血糖監(jiān)控,而且隨著病程的延長,患者治療依從性差,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因代謝紊亂而引起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患者會因此產(chǎn)生焦慮、煩躁、消極、抑郁等不良心理,而這些不利心理都不利于控制糖尿病。該研究認為,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調節(jié),正確認識和對待本病,對疾病控制、恢復健康起著決定性作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傾聽患者心理的訴說,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安慰、鼓勵患者放松心情,減輕恐懼、焦慮,使患者明白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對治療和家庭的重要性,重建治療的信心,進而積極配合治療,控制血糖,促進康復。通過對該組病例進行分組護理,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FPG(5.16±0.41)mmol/L、2 hPG(7.33±0.70)mmol/L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37.9±3.2)分、SDS(40.1±3.3)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與張燕峰[8]報道的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 SAS、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等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美莉.心理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的影響研究[J].母嬰世界,2015,8(1):347.
[2] 李騫.心理護理干預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臨床分析[J].當代護士,2015,8(1下旬刊):45-46.
[3] 劉軒.老年糖尿病并抑郁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J].當代護士,2015,9(1中旬刊):165-166.
[4] 何蓮芬,樊玲玲,鄧怡,等.心理護理對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效果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1(9):98-99.
[5] 李敏,鮑麗佳.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3(31):75,120.
[6] 何愛瓊.心理護理對1型糖尿病患者負性心理和血糖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4(2):206-207.
[7] 趙博,楊靜,劉楠.心理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響[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6(13):131.
[8] 張燕峰.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緒變化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33(13):230-231.
(收稿日期: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