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成
(承德醫(yī)學院,河北承德 067000)
高校信訪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高校管理層及各職能部門了解高校發(fā)展和師生狀況的有效途徑,同時高校信訪工作還能有效化解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與管理效果,以及高校的美譽度與社會影響力,對高校的建設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在信息化發(fā)展的新時期,高校信訪訴求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信訪工作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此,本文就新時期做好高校信訪工作的新途徑進行了分析,以滿足新時期高校信訪工作的需求。
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高校信訪訴求也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了解和把握新時期高校信訪訴求的特點,才能更加有效的做好高校信訪工作,為高校的發(fā)展提供更加穩(wěn)定有利的內外環(huán)境,促進高校的建設和發(fā)展。
1.1 信訪渠道多樣化 隨著新時期信息化的發(fā)展和普及,信訪渠道也呈現(xiàn)出了多樣化的特點[2]。各類不同的信訪群體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途徑實現(xiàn)信訪訴求,主要的信訪途徑有郵件、微博、微信、QQ和論壇等網絡途徑,還有電話、短信、傳真等通訊途徑,以及通過信件進行信訪的途徑。其中,網上信訪因其傳遞和反饋的速度快以及使用的便捷性,已經成為了現(xiàn)如今高校信訪訴求的重要渠道。
1.2 信訪人員多元化 高校信訪的主體是高校師生。教師信訪訴求集中在職工住房、財務問題、職稱的評定和聘任、科研項目的申請與獎勵、干部的任免、干部的工作作風及干部的違規(guī)違紀等方面;學生的信訪訴求集中在學習深造、入黨評優(yōu)、獎金評定、學業(yè)考核以及學籍管理等方面;此外,師生也會對高校的服務和后勤保障提出信訪訴求,如食堂的餐飲衛(wèi)生與食品安全、宿舍的設施設備與管理、圖書館的書籍與服務、體育場所的設施設備與服務等,這些都涉及到高校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發(fā)展的方方面面。但需要提起重視的是,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不斷加強,高校與社會各界的接觸度進一步提高,這使得高校信訪工作的對象不僅限于在校師生員工,校外人員也成為高校信訪對象的群體,信訪人員的多元化,給高校信訪工作增加了難度。
1.3 信訪的社會影響大 高校是培養(yǎng)社會所需人才的主力軍,肩負著培養(yǎng)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責。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高校與社會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高校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高校信訪主體的維權意識普遍較高,同時,在新時期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再加上信訪的途徑豐富,信訪量逐漸增加,使得信訪訴求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也需要引起高校信訪工作的更多重視。
在當前新的時期,高校面臨著內涵建設的工作重心,在高校實現(xiàn)內涵建設的過程中,信訪工作依然肩負著重要任務。但隨著高校社會關注度的日益提高,高校師生和社會相關人員維權意識的日益提高,高校的新老矛盾、內外矛盾交織錯綜,信訪訴求的內容復雜多樣,信訪工作還存在著突出問題。
2.1 高校信訪工作缺少聯(lián)動體系 在信訪事件發(fā)生之前往往有著這樣那樣的信號和苗頭,這樣的信息需要各部門基層信訪人員及時敏感地捕捉到,但高校的基層信訪人員往往不能真正的發(fā)揮作用,甚至有的高校沒有基層負責信訪的人員,因此,不能及時有效地把信訪工作做在信訪者上訪之前。除此之外,在信訪工作部門接到信訪訴求后,不能只依靠信訪部門把信訪工作做好,而是需要各職能部門或者平行部門的相互聯(lián)動配合,但目前我國高校信訪工作大多缺少信訪工作的聯(lián)動機制,在信訪事件發(fā)生后,往往相互推諉扯皮,在這種情況下,信訪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信訪工作勢必不能有效、順利地開展[3]。
2.2 高校信訪工作隊伍培訓不足 在新時期,信訪工作的信息化勢在必行。而現(xiàn)實中的高校信訪工作,還沒有普遍實現(xiàn)信息化,還沒有構建信息平臺來系統(tǒng)、有效、快速地處理信訪工作,這與目前高校信訪隊伍的情況有關。高校信訪工作的工作人員往往是兼職在做信訪工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已經呈現(xiàn)出培訓不足的缺點,尤其是信訪人員的信息化培訓,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3.1 健全信訪工作體系 為了做好高校信訪工作,需要健全信訪工作體系,搭建起全校的信訪工作平臺,形成辦公室或者信訪辦接訪、機關職能部門或院系承辦、保衛(wèi)部門保障安全的多部門聯(lián)動機制。建立和完善校領導接訪制度,重要信訪案件由校領導親自過問、親自督辦,全校各二級部門主要負責人為部門信訪第一責任人,信訪接待專人專責,設立書記、校長信箱、投訴熱線等舉措保障信訪渠道通暢。
3.2 設立信訪預警機制[4]信訪問題的醞釀、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總有蛛絲馬跡可循,通過建立信訪檔案并分析研判,以及對信訪信息的整理、分類和歸總,對可能發(fā)生的信訪問題提前預警,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調處、早解決,敦促相關部門做好應對預案,進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信訪問題的發(fā)生或者防止信訪問題升級或擴大。
3.3 構建信訪信息平臺 高校信訪工作涉及范圍廣,常常涉及到學校的多個部門或單位,且內容繁雜,如果高校各部門溝通配合不暢,就會降低高校信訪工作的效率,而且增加了信訪工作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整合信訪資源,設立專門的信訪信息平臺,將高校所有單位或部門統(tǒng)一納入到信訪信息平臺,以提高信訪處理效率。同時,信息平臺專門面對師生、社會開放相應功能,將師生和社會各界的信訪訴求通過信息平臺得以消化。
高校信訪工作既是國家總體信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校日常行政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是學校領導緊密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又是廣大師生員工維護自身權益的主要途徑。高校信訪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切實保護學校校園乃至整個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為高等院校進行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提供和諧環(huán)境,關系到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成敗。
在信息化高度發(fā)展和普及的新時期,高校信訪訴求也呈現(xiàn)出渠道多樣化、主體多元化及社會影響大等特點。當前高校正處在社會高度關注、競爭較為激烈、對內對外肩負重責的時期,在這樣的形勢下,再加之新時期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使高校信訪工作面臨更大壓力,呈現(xiàn)出一些突出的問題,如高校信訪工作缺少聯(lián)動體系、高校信訪工作隊伍培訓不足等。
針對高校信訪工作在新時期的新特點,針對高校信訪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好信訪工作就必須健全信訪工作體系、設立信訪預警機制以及構建信訪信息平臺,通過這些途徑,提升高校信訪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從而促進高校的建設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方喆.淺談在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做好高校信訪工作[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7):50-51.
[2]張杰.高校信訪工作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
[3]黃娉婷,李培歡.我國高校信訪工作的困境與對策研究—基于利益表達的視角[J].高教探索,2017(,9):36-40.
[4]都基輝,趙萌,于成文.關于加強高校信訪工作建設的思考[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0,26(3):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