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昌元
很難想象:一個家庭請一個保姆,因她占用一間臥室,以房租的名義從發(fā)給保姆的工資里收回多半。這樣做了,你還能留住她。
最近,北京的房租大幅上漲。就筆者單位所處的北京甘家口地區(qū)來說,從中介那里已經找不到每月租金在5000元以下的成套住房了。這讓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外來務工人員壓力大增。他們要么降低住房條件,要么節(jié)省其他開支,不管怎么說,生活質量下降了。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只能常年擠住在工棚、地下室、蜂巢一樣的合租房里。
租房困難的另一原因,是租售結構不合理。正如中國房地產業(yè)協(xié)會會長劉志峰著文所說,我國城鎮(zhèn)租賃住房占比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租房,尤其是在工作單位附近租到合適的房子,更是難事。
許多新近加入一線城市的人,買房是奢望,租房也租不起。我們不禁要問某些城市:是想留住這些人呢,還是想趕他們走?我們能不能像對待保姆一樣,把他們視作家庭成員?
剛入職的年輕人也好,外來務工者也罷,都揣著夢想,懷著熱忱,把自己常年工作和生活的這座城市當作事業(yè)騰飛的基地或第二故鄉(xiāng)。他們是這座城市最具活力的因素,也是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能。如果他們因基本居住條件沒有保障而傷心離開,將預示著城市的沒落。
如果城市相關方面簡單地把以上歸因于“市場”,無動于衷,只能說,這個城市不厚道!
前些年,房價因資本炒作而節(jié)節(jié)攀升。在明確房子“只住不炒”的定位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資本漸漸止步于買房。但種種跡象表明,它們已經悄悄潛入租房市場。
對于資本炒作,政府就沒有辦法了嗎?手段應該多的是,比如:充分透明房源信息;嚴查中介機構收房、囤房,不許其阻隔租賃雙方見面、不許其介入價格談判;政府在不同區(qū)域推出自己的租賃房源,合理定價,廣泛宣示。
上海市解放之初,資本家囤積居奇,坐地漲價,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依靠中國共產黨強有力的領導和社會資源,成功地將他們打壓下去。只要以人民為中心,敢于作為,一定會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