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 靜
(鳳城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丹東 118100)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因乙型病毒性肝炎引發(fā)的疾病,存在比較多并發(fā)癥,療效較差[1],不能獲得良好預后。現(xiàn)對此次我院收治的6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療結(jié)果進行報道。
1.1 基礎(chǔ)資料:此次我院研究的62例樣本均從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選取,排除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綜合征、肝性腦病等患者,以計算機表法對患者予以組別均分,每31例患者為一組,實驗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5∶16,最大年齡73歲,最小年齡21歲,中位年齡(45.56±3.14)歲,最長病程16年,最短病程2年,中位病程(8.69±1.24)年;參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6∶15,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23歲,中位年齡(44.54±4.57)歲,最長病程17年,最短病程1年,中位病程(8.87±2.65)年。對兩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一般資料予以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不顯著且P>0.05,統(tǒng)計學無對比意義存在。
1.2 方法:參照組患者予以拉米夫定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618;生產(chǎn)單位:安徽貝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治療,口服100 mg拉米夫定,每天1次。實驗組患者予以恩替卡韋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2237;生產(chǎn)單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 治療,每次口服0.5 mg,每天1次。兩組患者均進行12周的連續(xù)治療。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ALT(谷丙轉(zhuǎn)氨酶)、ALB、TBIL、PTA等指標變化情況?;颊呓?jīng)對癥干預之后臨床體征、癥狀均消失,明顯改善肝功能指標判定為顯效;患者經(jīng)對癥干預之后臨床體征、癥狀得到改善,肝功能指標所有變化判定為有效;患者經(jīng)對癥干預之后各項指標無變化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yīng)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研究本次診治的6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所有資料,經(jīng)對癥治療之后兩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經(jīng)對癥治療之后兩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ALB、TBIL、PTA以(均數(shù)±標準差)形式表示,行t檢驗,差異顯著且P<0.05,存在對比分析意義。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實驗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6.77%顯著高于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4.19%,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P值<0.05且差異顯著,統(tǒng)計學存在對比意義。兩組患者用藥之后均不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存在比較高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實驗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ALB、TBIL、PTA等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各項指標差異顯著且P<0.05,分析存在對比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對比
乙型肝炎是因病毒引發(fā)的全身傳染性疾病,會累及患者肝臟,病情比較輕的患者并不存在顯著癥狀,病情進展患者出現(xiàn)乏力、惡心、食欲減退、肝腎功能損害、上腹部不適等患者,也有患者發(fā)生黃疸現(xiàn)象。若慢性乙型病毒性感染進一步發(fā)展,可能形成肝硬化[2-3]。肝硬化患者發(fā)病早期處于代償期,并不發(fā)生典型癥狀,經(jīng)肝功能檢查差異不明顯,但是從肝臟組織學研究中獲得顯著變化,隨著患者病情的進展,逐漸進入到失代償期,形成肝硬化典型表現(xiàn)[4-5]。拉米夫定是對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治療的最廣泛且最早的抑制藥物,經(jīng)研究顯示在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療中拉米夫定可對病毒進行有效抑制,改善患者預后,但是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并不能滿足預期效果。恩替卡韋在治療疾病中存在比較強抗病毒作用,可以快速、強效抑制病毒,顯著緩解細胞炎性反應(yīng),降低轉(zhuǎn)氨酶等生化指標,提升機體PTA與白蛋白水平,對前基因組信使RNA反轉(zhuǎn)錄負鏈、HBVDNA多聚酶等進行有效抑制,影響HBV的復制[6-7]。
經(jīng)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總有效率、ALT、ALB、TBIL、PTA等指標與參照組各項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存在統(tǒng)計學對比意義。
綜合以上結(jié)論,利用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進行治療可以起到抗病毒作用,對病毒復制進行快速抑制,可以改善患者預后,恢復患者肝功能,可以良好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且可以降低不良反應(yīng)率,因此是值得臨床應(yīng)用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
[1] 夏建萍,應(yīng)豪.復方丹參片聯(lián)合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降鈣素原及肝纖維化標志物影響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3):122-124.
[2] 侯山平,周鑫,金成益,等.恩替卡韋對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的作用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1):2404-2405.
[3] 崔敬榮,李秀麗,高風至,等.恩替卡韋治療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 w后血清補體C3、C4的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4):3856-3857.
[4] 張曉紅,吳元凱,曹紅,等.恩替卡韋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并發(fā)周圍神經(jīng)病3例[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9):707-708.
[5] 曾阿娟,丁惠國,劉玉蘭,等.核苷(酸)類似物初始治療對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學及并發(fā)癥的影響:一項多中心、前瞻性、觀察性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15,35(2):80-85.
[6] 竇愛華,徐斌.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三種抗病毒方案長期隨訪療效比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34):4097-4100.
[7] 李小圓,代丹丹,王彬,等.復方半枝蓮湯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觀察[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6,36(z1):202-203.